第16章 雨痕与涟漪
江南区某摄影棚后台的独立待机室,空气里弥漫着发胶、化妆品和外卖咖啡的混合气味。权志龙陷在宽大但不算舒适的化妆椅里,闭着眼,任由造型师在他发间忙碌。镜前刺目的白光透过眼皮,映出一片晃动的红。
手机在化妆台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Kakao的提示光在镜前灯的强光下有些黯淡。权志龙勉强掀开眼皮,目光扫过,是那个灰色的涟漪头像。
【SongzZ】:[图片]
造型师刚好做好收尾,说了声“辛苦了”便离开了。待机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低沉的送风声。他起身拿起手机点开。
画面并非书房或植物,而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窗外,首尔灰蒙的天空正飘着细密的雨丝,无数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滑落,留下纵横交错、模糊不清的水痕。窗内,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放在窗台上,深褐色的液体映着窗外阴沉的天光和流动的雨痕,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一种被雨幕隔绝的、带着湿漉漉思绪的沉静气息扑面而来。
【GD】:作家nim是被困在雨里写故事?
宋漪回得很快。
【SongzZ】:在街角咖啡馆避难。
【SongzZ】:不过已经决定让故事里的主角淋雨了。
权志龙看着这两行字,脑海里瞬间闪过她沉静坐在窗边,目光穿透雨幕、落在笔下人物身上的画面。他拿起手机,对着化妆镜里自己略显倦容的脸,背景是凌乱的后台一角,挂满衣服的移动衣架,散落的饰品。
【GD】:[图片]
【GD】:正在后台避难。
【GD】:故事外的配角正在等雨停。
他故意用了“配角”自嘲,带着点拍摄间隙的疲惫幽默。
那边几乎是秒回。
【SongzZ】:GD xi的‘雨’,是镁光灯做的?
【SongzZ】:看起来,是比咖啡馆的雨更灼人。
权志龙看着“GD xi”这个称呼和她精准的点评,眉梢微挑。镁光灯的灼热、后台的兵荒马乱、确实比窗外的冷雨更耗人心神。他指尖敲击。
【GD】:作家nim洞察力满分。
【GD】:不过,再灼人的雨,也有停的时候。
他试图传递点轻松,却忍不住又带上了点属于他世界的疲惫底色。
手机安静了几秒。权志龙以为对话告一段落,他正准备放下手机,屏幕又亮了。
【SongzZ】:嗯。
【SongzZ】:就像窗上的雨痕,混乱,但最终都会流走。
【SongzZ】:留下被洗过的玻璃。[图片]
新图片里,依旧是那扇落地窗。雨似乎小了些,窗玻璃上的水痕不再密集流淌,而是汇集成更大的水滴,缓慢地向下滑落。被雨水冲刷过的玻璃显得格外清透,映出窗外湿漉漉的街道和远处高楼模糊的光影,比之前那幅混乱雨痕的画面,多了几分澄澈的宁静。
权志龙怔怔地看着这张照片,心头那点被拍摄榨取的燥意,仿佛也被这“被洗过的玻璃”的意象悄然抚平。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镜子里卸下部分舞台妆、眉眼间倦意更显真实的自己。他拿起手机,点开输入框。一个念头在疲惫和被她抚慰后的松弛感中清晰起来——那个“GD xi”的称呼,像一层薄冰,隔在他们之间。
他斟酌着,指尖带着点试探的勇气。
【GD】:作家nim~
【GD】:窗上的雨痕像不像被弄花了的唱片?
他故意用了那个带波浪线的“nim”,还抛出一个音乐人视角的、略显幼稚的比喻,试图撬动那层称呼的薄冰。
几秒钟后。
【SongzZ】:GD xi的比喻,很有……舞台特色。
她没接“nim”的茬,依旧用着“GD xi”,但那个省略号和那个看似标准实则暗藏调侃的“舞台特色”,让权志龙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缝隙。
【GD】:作家nim~ 这是对混乱美学的致敬!
【GD】:而且,‘GD xi’听起来像在叫品牌代言人……
【GD】:[可怜巴巴.jpg]
他故意把“品牌代言人”说得像受了天大委屈,后面紧跟一个可怜巴巴的表情包。
这一次,回复隔得稍微久了一点。
【SongzZ】:那么,权志龙xi,你的‘致敬’方式就是给称呼加后缀?
她换回了“权志龙xi”这个更正式的称呼,但后面跟了个极其生动的“挑眉”表情包,这简直是她情绪外露的巅峰了。权志龙看着那个挑眉的小人,低笑出声。
【GD】:被发现了!
【GD】:作家nim~ 这是为了表达我对您深刻洞察力和优美文字的崇高敬意!
他故意把话说得极其浮夸,用“崇高敬意”和“星星眼”把调侃进行到底。
这一次,回复快得惊人。
【SongzZ】:志龙xi,你的敬意,有点过于‘沉重’了。
“志龙xi”
权志龙的目光瞬间定格在那三个字上。不再是“GD xi”,不再是“权志龙xi”,而是省略了姓氏,直接称呼名字的“志龙xi”!虽然依旧带着敬语后缀,但这细微的变化,如同窗玻璃上那道最终汇流滑落的雨痕,昭示着某种隔阂的消融和关系的悄然递进。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那行字,镜子里疲惫的眉眼舒展开来,唇角扬起一个真切而放松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