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凡站在合作社门口,望着远处的山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肩上,空气中弥漫着药材晒干后的清香。自从镇领导考察之后,村里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大家不再只是埋头种地,而是开始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在他思索时,一辆白色轿车缓缓驶入村口,在合作社前停下。车门打开,一个穿着浅色风衣、戴着墨镜的女人走了下来,手里提着一台相机包,目光在四周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叶小凡身上。
“你是叶小凡?”她开口问道,声音清亮而有节奏感。
“是。”叶小凡点点头,“你是秦雪?”
“没错。”女人摘下墨镜,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电视台那边说你这边有个直播带货的合作项目,我来看看。”
叶小凡伸手示意她进屋,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这边主要做的是中药材种植和初级加工,现在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但销售渠道一直是个问题。”
秦雪走进办公室,打量了一下屋内的布置。墙上贴着几份手写的计划表,桌上摆着几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不同种类的药材。
“说实话,我对乡村带货兴趣不大。”她开门见山地说,“现在这类内容太多了,很难做出特色。”
叶小凡笑了笑,没有反驳,而是拿起桌上一株晒干的黄精,递到她面前:“你能看出这株黄精的年份吗?”
秦雪接过,仔细看了看:“看样子至少三年吧。”
“五年。”叶小凡轻声道,“根茎粗壮,色泽均匀,断面呈半透明状,这是五年以上黄精才有的特征。”
秦雪挑眉:“你怎么这么确定?”
叶小凡没有回答,而是从架子上取下一个放大镜,将黄精放在光线下仔细观察:“你看这里的纹理走向,还有这个部位的结节密度……这些都是判断年份的重要依据。”
他说话时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感。秦雪看着他的动作,眼神渐渐变了。
“你懂药理?”她问。
“谈不上精通,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叶小凡把黄精放下,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合作社的药材产量、加工流程以及市场分析报告。如果你愿意合作,我可以带你实地去看看。”
秦雪翻了几页报告,发现数据详实、逻辑清晰,甚至标注了每种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和储存方式。
她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不是普通的农民。”
叶小凡也笑:“我只是想让这些好东西被更多人知道。”
—
第二天清晨,秦雪带着助手来到后山药材基地。晨雾未散,露水还挂在叶片上。她一边拍摄,一边听叶小凡讲解各种药材的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
“这种野生灵芝通常只出现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老树根部。”叶小凡指着一棵倒下的古树,“你看它的颜色,边缘泛白,说明刚成熟不久,这时候采摘最合适。”
秦雪蹲下身,用镜头对准那片灵芝:“你们平时怎么采集?”
“手工采摘,避免损伤菌丝体。”叶小凡边说边示范,“然后晾晒三天,再进行低温烘干处理。”
“听起来很讲究。”她抬头看他,“你以前学过相关专业?”
“没正式学过。”叶小凡摇头,“都是自己看书、请教老药农慢慢积累下来的。”
秦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拍摄。她的助手在一旁调整设备,突然低声说了句:“姐,那边那个角落……好像有点奇怪。”
秦雪顺着他的镜头看过去,果然发现一片灌木丛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像是光影反射,又像是某种金属反光。
她皱了皱眉,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转头对叶小凡道:“我们得拍一段溯源视频,让观众看到药材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样更有说服力。”
“没问题。”叶小凡爽快答应,“我可以带你去几个重点区域。”
—
筹备工作很快展开。为了确保直播顺利进行,叶小凡召集了几位村民代表开会,安排出镜人选和拍摄路线。
“我不想上镜。”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摆手,“听说摄像机会把魂魄吸走。”
“那是迷信。”叶小凡耐心解释,“其实就跟拍照差不多,就是记录画面而已。”
“可我还是不放心。”老人坚持。
这时,老村长陈德贵站了出来:“我来带头,给大家做个示范。”
有了村长的参与,其他几位年长者也逐渐松口。叶小凡又安排了几名年轻人作为主力出镜人员,既减轻了老人们的心理负担,也能更好地展现活力。
“记住,只要自然表现就好,不用刻意说什么。”他对即将出镜的村民叮嘱道,“你们平时怎么干活,今天就怎么干。”
—
直播当天,阳光明媚。摄影机架设在药材田旁,背景是一排整齐的晾晒架。秦雪站在镜头前,调试着麦克风。
“各位观众朋友,欢迎来到‘云岭药乡’直播间。”她对着镜头微笑,“今天我们带大家走进一座深山中的合作社,看看那些珍贵的中药材是如何生长、采收、加工的。”
镜头缓缓移动,展示着满山遍野的药材田,还有忙碌的村民们。叶小凡站在一旁,时不时为秦雪补充一些专业知识。
“这株石斛,是我们这里最稀有的品种之一。”他指着一簇附生在树干上的植物,“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只有在湿润、通风良好的地方才能存活。”
秦雪听得认真,还不时提问。两人配合默契,整个直播过程流畅自然。
就在直播进入高潮部分时,一只黑羽鸟突然从镜头前掠过,翅膀拍打的声音清晰可闻。
“什么东西?”秦雪愣了一下。
“可能是山里常见的乌鸦。”叶小凡淡淡一笑,“别管它,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