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解题未完成
本书标签: 现代  久别重逢  女强     

第五章 选择与笔尖的余温

解题未完成

省赛入场券尘埃落定。凌晞小组的方案,凭借其创新性和严谨性(尤其是后期引入的PCI优化策略),在激烈的校内选拔中脱颖而出,毫无悬念地斩获唯一代表名额。捷报传来,研讨室却没有预想中的欢呼雀跃。十五天的高压鏖战,榨干了每个人最后一丝兴奋的力气,只剩下如释重负的疲惫和沉甸甸的成就感。

       表彰大会在周五下午举行。礼堂里掌声雷动,聚光灯打在凌晞身上。她作为组长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象征资格的证书。灯光有些刺眼,台下是模糊的人脸。她平静地致谢,声音清晰却没什么波澜,只简短提及团队协作和思维碰撞的价值。真正的激荡早已在那些绞尽脑汁的深夜耗尽,此刻的荣誉更像是一个必经的节点。

       真正的波澜在王老师办公室。

       “凌晞,坐。”王老师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将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这是首都B大数学系的保送意向书。基于你这次竞赛的卓越表现和一贯顶尖的综合排名,他们提前伸出了橄榄枝。签了它,高考的压力就与你无关了。” B大,顶尖学府的金字招牌,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终点。

       凌晞的目光扫过文件上醒目的校徽和保送条款,指尖在冰凉的纸面上停留片刻。没有想象中的狂喜或激动,只有一种沉静的审视。B大数学系,无疑是顶尖的平台。但保送,意味着提前锁定方向,也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

       “王老师,”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谢谢学校和B大的认可。这份意向书…我可能需要时间考虑。”

       王老师愣住了,眼镜差点滑下鼻梁:“考…考虑?凌晞,这是B大!保送!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他无法理解,这难道不是最优解?

      “我知道A大很好,”凌晞语气平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清醒,“但我想参加高考。我需要一个更全面的成绩单,也想看看自己凭实力能走到哪一步。而且,”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想选择的,可能不仅仅是纯数学方向。” 商科?计算机?更广阔的应用天地?这些念头在竞赛后期处理复杂耦合与优化时,已悄然萌芽。保送如同一条铺设好的笔直轨道,而她想走的,或许是一片需要自己开拓的原野。

       王老师看着她沉静却不容动摇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无奈又带着一丝复杂难言的欣赏:“好吧…你这孩子,主意正。意向书你先拿着,截止期前给我答复。但老师提醒你,高考变数大,三思。”

       “谢谢老师,我会的。”凌晞收起意向书,礼貌告辞。转身的瞬间,她似乎瞥见办公室门外走廊一闪而过的、熟悉的安静身影,但并未在意。

       凌晞放弃保送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高三楼里投下一颗深水炸弹。惊愕、不解、佩服、嘲讽…各种目光交织在她身上。陈晓琳扑上来抱住她:“凌晞你疯啦!B大保送啊!” 李哲推推眼镜,眼神复杂:“有魄力…但也够冒险。” 孙菲菲只是默默递给她一包新买的咖啡糖。

       凌晞照单全收,依旧按自己的节奏刷题、复习、规划时间。外界的喧嚣如同隔着一层玻璃,动摇不了她内心的笃定。她追求的,从来不是别人眼中的“最优”,而是自己定义的道路。

       新年悄然而至。元旦晚会是高三紧绷神经中难得的喘息。教室里张灯结彩,喧嚣热闹。有人唱歌,有人讲笑话,零食饮料堆满课桌。凌晞坐在角落,面前摊着一本习题集,但笔尖久久未落。喧嚣声浪中,难得的放空让她感到一丝陌生的松弛,也有一丝即将告别的不真实感。

        一个身影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带来一阵清冽的气息。

       是江屿。

       他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天鹅绒面的细长小盒子,包装简洁到近乎朴素。

      “恭喜。”他将盒子轻轻放在凌晞面前的习题集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背景的嘈杂。

      凌晞微怔,抬头看他。教室旋转的彩灯光影掠过他清隽的侧脸,神情依旧是惯常的平静无波。

       “谢谢。”她有些意外,拿起盒子,“这是?”

       “纪念。”江屿言简意赅,目光似乎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似乎只是看着桌上的盒子,“竞赛。”

        凌晞打开盒子。黑色丝绒衬垫上,静静躺着一支钢笔。笔身是冷冽的银灰色金属,线条流畅简约,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在笔帽末端镶嵌着一道极细的、深海般的蓝色环线。低调,却透着一种沉静的质感和精准的力量感。非常符合江屿的审美,也…奇异地契合凌晞的喜好。

       “很漂亮,谢谢。”凌晞由衷地说,指尖拂过冰凉的笔身,触感极佳。这不像普通的礼物,更像是一件趁手的工具。

       江屿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没再说什么。他站起身,身影很快融入喧闹的人群,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最寻常的交付。

       凌晞拿起钢笔,拔开笔帽。笔尖是铂金的,打磨得极其精细,在灯光下闪着内敛的寒芒。她随手在习题集的空白处划了一下。墨水流畅涌出,线条均匀锐利,手感沉稳舒适,远超她之前用的任何一支笔。确实是件好东西。

       她没多想,只当是队友间一份得体的纪念品,或者是对她作为组长工作的认可。她将笔帽仔细盖好,重新放回盒子,塞进了书包侧袋。晚会的喧嚣还在继续,关于未来的思考重新占据脑海。

       她不会看到,在笔帽内侧靠近螺纹的、极其隐蔽的地方,用激光蚀刻着一行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英文花体字:

       "For the Unbending Light."

      (致那不折的光芒)

        更不会知道,在教室另一端的阴影里,江屿背靠着墙,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轻轻摩挲,目光穿过晃动的人影,落在那个角落片刻。他手中握着一支同款、但笔帽环线是墨黑色的钢笔——那是他给自己准备的“纪念”。喧嚣的节日气氛包裹着他,而他眼底深处,沉淀着无人解读的寂静,如同深海之下,无声涌动的暗流。

       高三的时光在笔尖沙沙声和倒计时牌翻页声中飞速流逝。保送的风波渐渐平息,凌晞的名字依旧稳定地占据榜首。那支银灰色的钢笔,成了她常用的书写工具,在无数张试卷和草稿纸上留下清晰锐利的痕迹。它沉默地陪伴着她,如同那个送笔的人,安静地存在于背景之中,不曾打扰,却自有分量。

       毕业的骊歌,已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隐隐传来前奏。而关于未来的庞大方程,其复杂的变量与边界,才刚刚在凌晞的蓝图中,铺展开最初的轮廓。解题之路,从未停止。

上一章 第四章 耦合与正项 解题未完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 瓶颈与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