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如约而至。它不再是一个悬在头顶的数字,而是化作了考场上冰冷光滑的桌面、空气里弥漫的消毒水气味、以及监考老师拆封试卷时那细微却震耳欲聋的撕裂声。
凌晞坐在靠窗的位置。清晨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在桌角投下明亮的光斑。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是崭新的试卷纸张特有的、带着微尘的气息。手指触碰到那支银灰色的钢笔,冰凉的金属质感传来熟悉的沉静力量。她拔开笔帽,铂金的笔尖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冷冽的锋芒。
试卷发下。目光如雷达般扫过。语文、数学、理综、英语…熟悉的题型,刁钻的创新点,都在她构建的庞大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之内。笔尖落下,墨迹在答题卡上均匀铺开,沙沙声是唯一的节奏。她的大脑如同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调动着每一份储备的知识、每一丝锤炼出的解题直觉。没有犹豫,没有卡壳,只有行云流水般的推演与书写。效率被压缩到了极致,专注力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一切隔绝。时间在笔尖流淌,思维在纸页上碰撞、迸溅、最终凝结成清晰准确的答案。
考场外,焦灼等待的家长人潮汹涌。王老师在考点外来回踱步,眼镜片后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出口。李哲、陈晓琳、孙菲菲等人也聚集在一起,低声交流着答案,脸上交织着紧张与期待。
江屿独自一人,站在人群边缘一棵枝叶繁茂的梧桐树下。树荫在他清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没有参与讨论,只是安静地望着教学楼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一片刚摘下的梧桐树叶的叶柄。他的神情依旧是惯常的平静,仿佛里面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与他无关的普通考试。只有那微微抿紧的唇角,和偶尔投向出口的、比平时略深的目光,泄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如同一个巨大的休止符,骤然切断了长达十二年的弦音。
教学楼的大门打开,考生如潮水般涌出。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相拥而泣,有人一脸茫然。喧嚣、释放、解脱…各种情绪在空气中剧烈碰撞。
凌晞背着书包,随着人流走出。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起眼。脸上没有狂喜,没有激动,只有一种巨大的、近乎虚脱的平静,以及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空茫感。她做到了。每一科,都发挥到了极致。笔下的每一个答案,都凝结着她全部的心血与智慧。结果如何,已非她能掌控。此刻,她只想呼吸一口没有油墨味的空气。
“凌晞!这里!”陈晓琳眼尖,跳起来挥手。
凌晞循声走去,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如释重负的笑意。
“考得怎么样?”
“最后那道题你选的什么?”
“感觉还行,就是英语阅读有点绕…”
七嘴八舌的询问立刻包围了她。
凌晞简短地回应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边缘。梧桐树下,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站在那里。江屿的目光穿过喧闹的人群,精准地落在她身上。四目在空中短暂相接。没有语言,没有表情。他只是极轻微地对她点了点头。那点头的幅度小得几乎难以察觉,眼神平静无波,却像是一种无声的确认,一种只有他们之间才能理解的、关于巅峰对决后的致意。
凌晞也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一种奇异的、惺惺相惜的感觉在心头掠过,随即被涌上来的疲惫和嘈杂冲散。
毕业的序曲正式奏响。散伙饭、拍毕业照、写同学录…校园里弥漫着浓烈的离愁别绪和青春的喧闹。凌晞平静地参与着,如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同学录上,她留下的字迹如同她的解题过程,简洁、清晰、逻辑分明,带着一种独特的冷感。
在领取毕业证和档案的最后一天,夏日的阳光灼热而明亮。教学楼里人影稀疏,大部分同学已经离校。凌晞整理好最后的东西,抱着一个纸箱,里面是高中三年的书本和笔记,沉甸甸的,像一段封存的时光。
刚走出教室门,在空旷安静的走廊上,她遇到了江屿。
他似乎也刚办完手续,手里没有拿箱子,只背着一个简单的黑色双肩包。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他站在那里,身影挺拔,安静得像一尊雕塑。
“凌晞。”他叫住她,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凌晞停下脚步,看向他。
江屿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方方正正的包裹。包裹不大,但看得出包装得很用心,边角都压得一丝不苟。
“毕业礼物。”他将包裹递过来,语气平淡如常,仿佛只是在递一份作业。他的目光落在包裹上,并未直视凌晞的眼睛。
凌晞有些意外。她接过包裹,入手沉甸甸的,带着纸张特有的分量感。“谢谢。是什么?”
“书。”江屿言简意赅,“之前看你…找过。”他顿了一下,补充道,“《具体数学》。”
凌晞恍然。是那本她曾在书店看过几次、觉得对优化思维很有启发但没舍得买的书。没想到他还记得。一丝微弱的暖意划过心间。“谢谢,有心了。”她真诚地道谢。这份礼物实用、投其所好,符合他一贯的简洁精准风格。
江屿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他侧身让开通道,示意她先走。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再见。”凌晞抱着沉重的纸箱,对他说道。
“嗯。”江屿应了一声,目光似乎在她抱着箱子的手上停留了极短暂的一瞬,随即移开。“再见。”
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煽情的告别。如同他们之间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凌晞抱着箱子,转身走向楼梯口。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
江屿站在原地,没有立刻离开。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个抱着沉重纸箱、走向楼梯口的背影,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转角。阳光落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他站了很久,久到走廊里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然后,他才缓缓转身,背好背包,朝着相反的方向,步伐稳定地离开。走廊尽头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最终也消失在楼梯的阴影里。
凌晞抱着箱子走出教学楼,炽热的阳光瞬间包裹全身。她将那个牛皮纸包裹随意地塞进了装满书本的纸箱最上层。箱子里书本笔记塞得满满当当,包裹被挤压得有些变形。此刻,她满心都是卸下重负的疲惫和对即将开启的漫长暑假的模糊规划,只想快点回家。那本珍贵的《具体数学》,连同包裹里那张被对折得方方正正、隐藏在书页深处、写着那句力透纸背的“For the Unbending Light.”的信笺,就这样被淹没在旧书堆中,如同一个被匆忙归档、尚未启封的重要文件,在时光的尘埃里,静待着未来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一道迟来的光芒,蓦然照亮。
而此刻,高考的锋芒已然收敛,毕业的骊歌悠长回荡。解题少女抱着她沉甸甸的行囊,走向了没有标准答案的、更为广阔的人生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