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目光冷峻,在刘芳怡与戚杏之间逡巡。刘芳怡低着头,心中忐忑,却仍强装镇定。戚杏虽已虚弱不堪,仍努力保持着跪姿,神色坚毅。
皇帝沉默片刻,先看向皇后,问道:“皇后可知此事?”皇后起身,仪态端庄地回道:“陛下,此事臣妾方才知晓,正欲处理。”皇帝微微点头,又将目光落回戚杏身上,语气平和了些,问:“你且说说,究竟为何惹得刘芳怡如此动怒?”
此时的戚杏,汗水混着尘土,将精致妆容弄得斑驳,几缕发丝黏在苍白的脸颊上。她本就秀美的面容,此刻因痛苦而微微扭曲,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却无损她眉眼间的楚楚动人。那原本灵动的双眸,此刻满是疲惫与隐忍,透着令人心疼的无助,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一抹倔强。
戚杏强打起精神,声音虚弱却清晰:“陛下,贱妾与两位姐妹前来给皇后娘娘请安,言行上许有疏忽,引得刘姐姐不快。是贱妾等礼数不周,甘愿受罚,只望陛下莫要怪罪旁人。”
皇帝听了,微微皱眉,转头看向刘芳怡:“刘芳怡,你说她们敷衍请安,可拿出证据?若只是无端刁难新人,这凤栖宫的规矩,你怕是没放在眼里。”刘芳怡心中一慌,赶忙跪下,辩解道:“陛下,臣妾绝无刁难之意。她们请安时态度轻慢,臣妾只是想让她们明白宫中规矩。”
皇帝冷笑一声:“哼,朕看你是仗着位份,肆意妄为。即便她们有过错,也轮不到你擅自罚跪。这宫廷之中,规矩是用来约束众人,而非你打压新人的工具。”刘芳怡吓得浑身发抖,不断磕头:“陛下恕罪,臣妾知罪了。”
皇帝不再理会刘芳怡,看向戚杏,眼中多了几分赞赏:“你倒是有几分担当。起来吧,此次朕便不追究你礼数之失。往后在宫中,谨言慎行便是。”戚杏心中一喜,忙谢恩:“多谢陛下恩典。”
戚杏在沈诗瑶和谢灵玲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双腿因长时间跪地,犹如灌铅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酸痛,她却只能强忍着,不让自己失态。
皇帝看着戚杏艰难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惜,吩咐身旁的太监:“去,传太医来,给这位小主瞧瞧。”戚杏闻言,心中一暖,忙福身谢恩:“陛下厚爱,贱妾感激不尽。”
待太医匆匆赶来,为戚杏简单诊治后,回禀皇帝:“陛下,这位小主只是腿部气血不畅,加之体力消耗过度,并无大碍,回去稍作调养便可。”皇帝点头,叮嘱戚杏:“既无大碍便好,你回月灵宫后,好生休息。”戚杏再次谢恩。
经此一遭,刘芳怡被罚俸半年,以示惩戒。此事在宫中渐渐传开,众人对戚杏的胆识和担当议论纷纷。一些原本对戚杏等人态度冷淡的宫女太监,听闻此事后,也不禁对她们多了几分敬意,在月灵宫的日常事务上,开始给予更多的便利。
戚杏回到月灵宫后,在榻上静养。谢灵玲和沈诗瑶一直守在她身边,满心担忧。谢灵玲忍不住埋怨道:“那刘芳怡实在太过分了,若不是姐姐挺身而出,我们今日都不知该如何收场。”沈诗瑶也附和道:“是啊,这次多亏了妹妹。但经此一事,我们也该明白,这宫中人心叵测,往后行事更要小心谨慎。”
戚杏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此次能平安度过,实属侥幸。往后,我们不仅要谨言慎行,还需相互照应。若遇到难处,切不可独自硬撑。”谢灵玲和沈诗瑶连连称是。
几日后,戚杏身体逐渐恢复。经过这次风波,她意识到,在这宫中仅靠谨小慎微远远不够,还需懂得审时度势,结交可靠之人。于是,她开始留意宫中各宫主子的性情喜好,以及她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日,戚杏听闻淑妃生辰将近,各宫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贺礼。她心中一动,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在宫中拓展人脉、寻求庇护的绝佳契机。与谢灵玲和沈诗瑶闭门商议许久后,三人一致决定精心准备一份贺礼,借此机会与淑妃结交。
为了投其所好,她们四处打听淑妃的喜好,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经过多方探寻,终于得知淑妃对书画情有独钟,尤其痴迷于前朝一位大家的墨宝,平日里常常对其作品赞不绝口。戚杏深知,若能送上一幅该大家的真迹,必定能让淑妃眼前一亮。
于是,戚杏开始施展浑身解数,托关系、找门路。她先是从一位与宫廷有些渊源的老嬷嬷口中,得知在一位致仕老臣家中藏有一幅该大家的画作。随后,她又费尽心思,辗转拜托了多位与老臣相识的官员从中说项。为了增加诚意,戚杏亲笔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表达自己对淑妃的敬仰以及希望能借画作略表心意的想法。
经过一番波折,老臣终于被戚杏的诚意打动,同意将画作借给她作为贺礼。淑妃生辰当日,戚杏三人精心梳妆,身着素雅而不失庄重的宫装,带着那幅珍贵的画作,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前往淑妃宫中祝贺。
踏入淑妃宫,殿内热闹非凡,各宫嫔妃的贺礼琳琅满目地陈列着。戚杏三人在众人好奇与审视的目光中,款步上前,盈盈下拜,献上贺礼。淑妃看到那幅心仪已久的画时,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她迫不及待地展开画卷,细细端详,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难得你们如此有心,本宫很是喜欢这份贺礼。”淑妃抬起头,目光柔和地看着戚杏三人,眼中满是赞赏。戚杏赶忙福身,恭敬地说道:“娘娘喜爱便是我们的福气,听闻娘娘对书画造诣颇深,这幅画也算是找到了真正的知音。”淑妃闻言,不禁对戚杏的言辞颇为满意,与她们三人交谈了许久,言语间甚是亲切。
此后,戚杏等人凭借着这份精心准备的贺礼,成功与淑妃渐渐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