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仿佛指缝间的细沙,抓不住,也留不住。一转眼,楚宁潇重生归来竟已有三年多光景。曾经豆蔻年华的少女,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倾国倾城。
晴光洒落,楚宁潇正慵懒地倚在屋内,手中捧着一卷医书,悠然翻阅。
可没翻几页,屋外就传来脚步声:“公主,公主,娘娘要见你。”
来人正是楚宁潇的贴身侍女------锦葵。
楚宁潇你这妮子,难不成今天有什么喜事,着急忙慌地做什么。
龙套奴婢哪有什么喜事可言,只是啊,恐怕娘娘那边有事要找公主你呢。
楚宁潇母妃可有说找我何事?
龙套这个奴婢不知道,不过公主您过去不就知道了嘛。
当楚宁潇踏入袁嫔的寝室时,只见袁嫔独自一人静坐在内。她的身影在微弱的烛光下显得格外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淀在这方寸之间。
楚宁潇母妃,您找女儿有何事?
袁嫔轻轻将手中的名册递到女儿面前,唇角微扬,语气温和地说道:“看看吧,有没有你中意的人选?”她的目光柔和地落在女儿身上,似是期待,又似藏着些许难以言说的心绪。
楚宁潇轻轻翻开名册,目光一扫,心中便已然几分。册上所列之人,大多为京城中的富有才学之士,然而细究其出身,却也算不得显赫,不过是些清白人家罢了。
“母亲,是在为女儿挑选夫婿?”虽是问句,但语气中却满是笃定。
袁嫔不语,只是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个女儿虽然平日里看起来安静稳重,但还是很聪明的,看得清是非。起码这一点,就比当年的自己强上不少。
袁嫔(修仪)嗯,你自幼聪慧,母妃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你。虽然你还不到十六,但你的婚事还是早些订下为好,不然过段日子恐生变故啊!
稍加思索,楚宁潇便明白了袁嫔心中所忧之事。
前世这个时候,燕国屡次滋扰楚国边境,楚帝遂命大军出征平叛,不曾想,燕国大军竟势如破竹,大败楚国。楚皇无奈,只得搬出燕楚两国昔日所签之和亲盟约,提出以和亲公主及割让城池土地作为诚意,以期平息两国战火。
楚皇膝下子女不少,单是公主就有七个,最年长的是薛妃所出的德康公主楚宁韵,德康公主两年就已经出嫁了,嫁的是辅国将军嫡子,如今尚有孕在身。最年幼的是顺容华所出的七公主楚宁思,如今才刚满六岁。
楚皇虽然女儿不少,但眼下适龄且未婚配的只有四公主楚宁佳和身为五公主的楚宁潇。
楚宁佳与其生母云妃素来深得楚皇宠爱,若真到了必须在云妃母女与楚宁潇之间作出抉择的地步,楚皇定会毫不犹豫地偏向前者,而前世也确实是这样。
楚宁潇母妃,可是因为边境之事?
袁嫔(修仪)不错。朝中有传言,陛下有意择一公主和亲燕国,如今宫中适龄的只有你和四公主,怕是你父皇他会…………
袁嫔终究没能将剩下的话说出口。她深知皇帝的性子,更清楚和亲的人选极有可能落在她的女儿身上。然而,身为母亲,她又如何忍心让亲生骨肉背井离乡,从此天涯相隔?眼下,为楚宁潇尽早安排一桩婚事,似乎成了她唯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可即便如此,她的心却如被一块巨石压住般沉重,连呼吸都显得艰难而滞涩。
楚宁潇母妃,圣意难违,若是他执意要我代替楚宁佳和亲,您又如何阻止得了。况且方才您也说了,如今适龄的只有我和楚宁佳。皇后素来和云妃交好,就算是为了笼络云妃,这和亲之事十有八九也得落在我头上。
楚宁潇更何况那些青年才俊,女儿连面都未曾见过,又怎能断定他们便是良配?焉知他们不是金外其败絮其中之辈。更何况在如此敏感的时期,皇后和云妃又岂会允许会女儿在此时定下婚事。
袁嫔自然清楚楚宁潇所言非虚,然而她的内心却本能地抗拒着这一切——这些年来,她在宫中谨言慎行、步步为营,可到头来,竟连自己一双亲生儿女都无法保全。念及此处,那股深埋于心底的不甘与愤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吞没。
“母妃,”楚宁潇察觉到袁嫔情绪的微妙变化,轻轻握住她的手,想要用自己的温度平复她内心的波澜。
袁嫔(修仪)是母妃无能,连累你与祈舟这些年来受尽苦楚。而今,竟然还要……
楚宁潇没事的,女儿如此聪慧,定能护得了自己周全。况且,如今旨意尚未下达,您也莫要太过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