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雨巷变奏
##9.1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只剩下仪器运转的轻微嗡鸣。温昭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组脑电波数据保存归档。超谐波事件过去72小时,她的听力奇迹般地维持在正常水平,但这反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习惯了十几年寂静世界的她,突然被各种声音淹没,连空调出风口的噪音都像雷鸣般刺耳。
"还没休息?"
苏新皓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温昭转身,看到他倚在门框上,手里拎着两杯热饮。自从发布会那晚后,他养成了每晚来实验室"查岗"的习惯,美其名曰监督她作息。
"马上就好。"她下意识调小耳机里的白噪音,"你怎么又溜出来了?林姐知道会..."
"我告诉她来给你当人体实验品。"苏新皓笑着递过一杯蜂蜜柚子茶,"刚收到小七的消息,NeuroSound的CEO辞职了,公司面临跨国诉讼。"
温昭接过杯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那一瞬间,一种奇异的共鸣感再次浮现——即使没有药物辅助,他们之间似乎仍然保留着某种微弱的神经连接。她迅速缩回手,假装整理头发掩饰脸上的热度。
"对了,看这个。"苏新皓掏出手机,播放一段视频,"今天粉丝拍的。"
画面里是他在练习室即兴跳舞的场景。温昭眯起眼睛——视频中的苏新皓每个动作都精准踩在背景音乐的切分音上,甚至连呼吸节奏都与旋律同步,就像能预知下一个音符般流畅。
"你没用节拍器。"她指出关键。
"因为我能'感觉'到。"苏新皓指着自己的太阳穴,"就像脑子里有个收音机,一直播放着你要创作的旋律。"
温昭的笔啪嗒掉在地上。这正是神经耦合的后期症状——共享创作思维。理论上只存在于高度匹配的搭档之间,且需要长期接触才能形成。
"还有更奇怪的。"苏新皓压低声音,"昨晚我梦见一个从没去过的医院病房,里面有个女人在弹钢琴...弹的是《雨巷》的变奏版。"
温昭的血液瞬间冻结。她调出一张照片:"像这样的病房?"
照片上是某医疗机构的宣传册,角落里有个模糊的病房画面,墙上挂着幅梵高《星空》复制品。
"就是这里!"苏新皓瞪大眼睛,"你怎么..."
"李护士今早发来的。"温昭调出邮件,"她曾在'青山国际康复中心'工作,说六年前那里收治过一位'会弹钢琴的植物人'。"
邮件附件是几段监控视频截图。虽然画质模糊,但仍能辨认出病床上的人有一头熟悉的及肩卷发——和苏新皓母亲一模一样的发型。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其中一张截图的角落里,病人手指在床单上敲击的,正是《雨巷》的节奏。
苏新皓的脸色变得惨白:"这不可能...我亲眼看见妈妈下葬..."
"除非..."温昭犹豫了一下,"葬礼是假的?为了保护她不被NeuroSound找到?"
两人同时陷入沉默。十六年前的谜团突然有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母亲当时只是重伤昏迷,而非当场死亡;如果有人秘密转移了她;如果葬礼只是一场戏...
"青山康复中心在哪里?"苏新皓声音沙哑。
"问题就在这儿。"温昭调出地图,"三年前就关闭了,患者资料全部转移。李护士只记得病人编号是LSY-7。"
"LSY..."苏新皓猛地抬头,"妈妈名字的缩写!那些文件...思维唱片里提到的编号!"
他突然抱住头,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温昭赶紧扶住他,感受到他全身都在发抖。当苏新皓再次抬头时,眼神变得异常陌生——冰冷、锐利,充满计算性。
"LSY-7项目不止是音乐疗法。"他的声音低沉了八度,"是生物武器防御计划。母亲发现了NeuroSound在用声波武器..."
话没说完,苏新皓就像断电的机器人般突然昏厥。温昭勉强撑住他下滑的身体,同时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在等待救援的几分钟里,她注意到一个可怕的细节——苏新皓的右手指尖正在无意识地敲击地板,节奏与《雨巷》变奏分毫不差。
##9.2
"短暂性解离状态。"
主治医师将脑部CT片贴在灯箱上,指着其中一块阴影区域:"海马体异常放电,可能是超谐波的后遗症。他刚才说的那些话..."
"只是记忆碎片。"温昭打断道,"PTSD患者的常见症状。"
她撒了谎。实际上,苏新皓提到的"生物武器"与她在思维唱片中听到的母亲警告完全吻合。但病房里可能有监听设备,她不能冒险。
"需要住院观察吗?"她转移话题。
医生摇摇头:"生理指标正常,醒了就能走。但近期避免情绪刺激。"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温昭一眼,"尤其是那种...神经耦合活动。"
温昭耳根发烫。送走医生后,她回到病床边。苏新皓已经醒了,正盯着天花板发呆,表情恢复了平时的样子。
"我刚才是不是..."他犹豫着问,"说了些奇怪的话?"
"没什么重要的。"温昭递给他一杯水,"医生说是超谐波的副作用。"
苏新皓没有接水杯,而是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不,我记得很清楚。LSY-7是防御计划代号,妈妈参与其中是因为..."他压低声音,"我能感知特定频率的声波武器,这是遗传的神经变异。"
温昭倒吸一口冷气。这解释了为什么母亲如此重视培养他的音乐感知力——那不仅是艺术熏陶,更是生存训练。
"还有更多。"苏新皓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我'看见'了一个坐标...北纬31.2°,东经121.5°。"
温昭立刻在平板上查询——那是上海崇明岛东部的一片湿地,卫星图上只显示茂密的树林和几栋不起眼的建筑。
"青山康复中心的新址?"
苏新皓摇头:"不知道。但这个坐标一直在我脑子里闪,就像...就像有人故意放进去的。"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如果母亲真的还活着,且意识清醒到能弹钢琴,那么她是否一直在尝试通过某种方式传递信息?而苏新皓特殊的神经结构,恰好成为了接收这种信号的"天线"?
"必须去那里看看。"苏新皓掀开被子下床,却踉跄了一下。温昭赶紧扶住他,两人的距离突然缩短到呼吸相闻。
"你现在这样怎么去?"温昭皱眉,"至少等..."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苏新皓的瞳孔突然放大,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他缓缓抬手,轻触她的耳廓。
"你...没戴助听器。"
温昭这才意识到,从医院到实验室这一路,她完全依靠自然听力与人交流,甚至能听见窗外树叶的沙沙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超谐波重组了我的听觉系统。"她轻声解释,"但医生说可能是暂时的..."
"不。"苏新皓摇头,眼神变得异常专注,"不只是听力。你的声音...变了。"
他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说点什么。"
温昭困惑地念了一段歌词。回放时,她自己也愣住了——原本沙哑的嗓音变得清亮了许多,几乎接近常人。
"神经耦合不仅能传递信息..."苏新皓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还能修复损伤!这就是妈妈研究的真正意义!"
就在这时,温昭的平板电脑突然亮起,显示收到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一栏赫然写着:LSY-7观察员。
##9.3
邮件内容只有一行字:【今晚23:00,崇明东滩观鸟台。单独来。】
附件是一张照片:一只苍老的手按在钢琴键上,无名指戴着苏新皓母亲标志性的银杏叶银戒。
"陷阱。"苏新皓立刻说,"太明显了。"
温昭却盯着照片细节:"看琴键反射...拍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她放大图片,"而且这个戒指...内侧应该刻着我的名字。"
"你怎么知道?"
"是我送的。"温昭声音哽咽,"2008年生日礼物,刻了'给小昭的苏老师'。"
苏新皓陷入沉默。这个细节外人不可能知道,发邮件的人即使不是母亲,也一定是极其亲近的人。
"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温昭坚决摇头,"邮件强调'单独',肯定有原因。"她指着照片角落,"看到这个医疗监控仪了吗?型号是近几年才有的。如果真是你妈妈,她可能处于某种...受控状态。"
争论到最后,他们达成折中方案:温昭单独赴约,但佩戴隐藏式摄像头和定位器;苏新皓和小七在五公里外的车上待命,一有异常立刻支援。
夜幕降临时,崇明东滩笼罩在浓雾中。温昭穿着防水外套,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观鸟台走去。恢复的听力在此时成了负担——每一处芦苇的晃动、每一只夜鸟的啼叫都清晰得刺耳,让她难以分辨潜在的危险信号。
观鸟台是座破旧的木质结构建筑,楼梯在脚下发出不详的吱呀声。温昭握紧口袋里的防狼喷雾,心跳声大得仿佛能盖过所有其他声音。
顶层平台空无一人,只有一盏忽明忽暗的应急灯。温昭刚要查看四周,一个黑影突然从立柱后闪出!她本能地后退,却听到一个苍老的女声:
"小昭?"
灯光下,坐着轮椅的老妇人缓缓现身。她瘦得脱相,满头白发,但那双眼睛——温昭瞬间认出了这双眼睛。尽管岁月和病痛在上面留下了痕迹,但那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与十六年前分毫不差。
"苏...老师?"温昭的声音发抖。
老妇人点头,急切地伸出手:"他呢?小皓呢?"
"安全的地方。"温昭谨慎地回答,"您真的...还活着?"
"勉强算是。"苏母苦笑,指了指自己的头,"他们取走了我大部分记忆,但核心部分被锁在《雨巷》的旋律里...这是预设的防护机制。"
她从轮椅上费力地拿出一个老式MP3播放器:"拿着,里面有你们需要的一切。NeuroSound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危险的是..."
一声消音手枪的闷响打断了她。苏母肩膀中弹,鲜血瞬间浸透了病号服。温昭扑过去按住伤口,同时听到楼下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走!"苏母塞给她一张磁卡,"B区地下室...声波武器原型机...小皓是唯一能关闭它的人..."
"一起走!"温昭试图扶起她。
"太迟了..."苏母摇头,从轮椅上推下一块隐藏面板,露出一个红色按钮,"我留下拖住他们。告诉小皓..."她按下按钮,观鸟台地板突然打开一个暗格,"妈妈爱他。"
温昭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暗格中的滑道瞬间传送到底层。最后看到的画面,是苏母挺直腰板坐在轮椅上,手指在扶手上敲出《雨巷》的节奏,如同一位即将登台的钢琴家。
滑道将温昭直接送到滩涂边的快艇上。引擎自动启动,载着她驶向迷雾深处。身后,观鸟台在一声巨响中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将夜空染成血色。
快艇储物箱里放着一套干净衣服和一部加密手机。温昭颤抖着打开MP3播放器,里面只有一段录音。苏母的声音伴随着背景里的钢琴声:
"如果听到这段录音,说明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小皓,记住——你的神经结构是钥匙,而《雨巷》变奏是锁孔。当钟声敲响七下时,上海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声波攻击..."
录音在此中断。温昭望向远处燃烧的观鸟台,泪水模糊了视线。十六年的谜团终于揭晓,却带来了更大的危机。而现在,她必须将这一切告诉苏新皓——包括他母亲第二次"死亡"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