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着掠过城市高楼,将冬日的凛冽刻入每一寸空气。然而,在王源和颜书瑶共同构筑的小小世界里,暖意却如同不熄的炉火,持续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温度。他们的日子,是寒风里紧握的手,是玻璃窗上氤氲的雾气,是共享一碗热汤时心照不宣的微笑,是独属于他们的、抵御整个寒冬的温柔宇宙。王源斥“巨资”购入了一个日式暖桌(被炉),美其名曰“提升冬季居家幸福感”。当温暖的橘色灯光亮起,厚实的棉被下热源稳定输出,两人立刻爱上了这个“暖巢”。
起初是“领土之争”:
颜书瑶抱着笔记本电脑缩在一边赶稿,腿伸得老长,占据了大部分“暖域”。
王源抱着一把尤克里里调试音准,试图把腿挤进去:“颜作家,给点地方!我的灵感需要温暖!”
“先来后到!”她寸土不让,脚丫子还故意蹭了蹭他冰凉的膝盖。
几番“交锋”后,两人摸索出了最佳方案:颜书瑶背靠抱枕,盘腿坐在一侧,电脑搁在腿上;王源则侧身躺下,脑袋枕在她的大腿上,尤克里里横在胸前。他的长腿曲起,刚好和她盘起的腿形成一个互相取暖的“结界”。暖桌被下,两人的腿脚交缠,共享着源源不断的热量。键盘的敲击声与尤克里里零散的试音交织,偶尔夹杂着她低头看他时,手指无意识穿过他柔软发丝的触感,和他舒服得快要睡着的咕哝声。冰冷的冬日午后,被炉下这一方小小的、被彼此体温烘烤得暖融融的天地,成了他们最眷恋的港湾。重庆人王源对辣的渴望在冬日达到顶峰。颜书瑶则因近期胃部不适,被医生勒令饮食清淡。
晚餐时分:
王源(眼巴巴看着红油翻滚的火锅):“瑶瑶,就尝一口毛肚?就一口!我帮你涮清汤…哦不,微辣?”
颜书瑶(坚定摇头,舀起一勺自己砂锅里寡淡的鸡汤):“医嘱如山。王先生,请收起你那‘罪恶’的筷子。”
王源(叹气,认命地夹起一片清汤里的白菜):“唉,人生无辣,乐趣减半…” 但下一秒,他变戏法似的从厨房端出一小碟东西——是切得细细的、用香油和一点点盐拌过的雪里蕻。“喏,我妈寄的,说开胃,配清汤正好。”
翠绿的咸菜点缀在米白的鸡汤上,颜书瑶尝了一口,眼睛亮了:“好吃!” 王源看着她满足的样子,心里的那点“无辣不欢”的遗憾奇异地消散了。他心甘情愿地守着她吃完了那锅清汤寡水,甚至觉得那碟小咸菜比红油火锅更值得。爱的拉锯战里,守护对方的健康,最终成了压倒一切口腹之欲的甜蜜砝码。颜书瑶的胃痛在凌晨突然加剧,冷汗瞬间浸透了睡衣。王源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她蜷缩成一团、脸色惨白的模样,心脏像是被狠狠攥住。
“去医院!”他声音绷紧,没有丝毫犹豫。
深夜的急诊室灯火通明,人影匆匆。王源戴着帽子口罩,紧紧握着颜书瑶冰冷的手,陪她做检查、等结果。他替她回答医生的询问,清晰准确;他跑去缴费、拿药,脚步飞快却沉稳;他接来热水,小心翼翼喂她吃药,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
颜书瑶虚弱地靠在他怀里,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和他眼底无法掩饰的担忧与心疼。身体的疼痛依旧清晰,但一种奇异的安心感却包裹着她。在这个充满消毒水味的、令人不安的深夜空间里,他成了她唯一的、坚实的支柱。她甚至能感觉到他握着她手的力道,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守护意味,无声地传递着:“别怕,我在。”
“急性肠胃炎,问题不大,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医生的话让两人都松了口气。走出医院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王源把裹得像粽子一样的颜书瑶塞进车里,俯身替她系好安全带,指腹轻轻擦过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颊,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吓死我了…以后辣的冰的,想都别想!”
颜书瑶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心软得一塌糊涂,主动凑过去在他紧绷的嘴角印下一个轻轻的吻:“遵命,我的守护神。”
整理旧物时,王源翻出一本厚厚的童年相册。颜书瑶立刻来了兴致,两人窝在暖桌下,头挨着头翻阅。
照片A(5岁王源):穿着小军装,一脸严肃地在幼儿园表演节目。
颜书瑶(大笑):“源儿!你小时候表情管理就很到位嘛!偶像包袱从小就有!”
照片B(8岁王源):抱着吉他,眼神亮晶晶地站在少年宫舞台上。
王源(感慨):“第一次登台,紧张得差点忘了词…”
翻到某一页,颜书瑶突然顿住。照片背景是熙熙攘攘的磁器口古镇,小吃摊前,一个扎着羊角辫、举着糖葫芦的小女孩背影格外眼熟。她指着照片边缘模糊的另一个小摊:“源儿!你看这个卖风车的小男孩侧脸…像不像你?!”
王源凑近细看,又翻出自己同期在磁器口的照片——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角度!虽然照片里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都只是背景里模糊的侧影,但依稀能辨认出轮廓。
“天啊…”颜书瑶捂住嘴,“我们…那么小的时候,可能就在同一条街上擦肩而过?”
王源盯着照片,心潮翻涌。他伸出手,穿过暖桌被下,准确无误地握住了她温热的手,十指紧扣。他凝视着她因惊讶而睁大的眼睛,声音低沉而笃定:“不是擦肩而过。是命运埋下的伏笔,让我们在各自走了很远的路之后,终于在此刻,牢牢抓住了彼此的手。” 那些未曾相识的旧时光,此刻都镀上了一层命中注定的金光。
周末,两人心血来潮决定挑战复杂的“冬日暖身锅”。食谱华丽,食材铺满料理台。
颜书瑶负责切配,差点把土豆滚下料理台,被王源惊险救回。
王源掌勺,热油四溅,两人同时尖叫着跳开,场面一度失控。
调味时,颜书瑶手一抖,半罐胡椒粉进了锅,呛得两人眼泪汪汪。
经过一番兵荒马乱,看着锅里颜色可疑、香气复杂(混合了焦糊和过量香料)的成品,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要不还是点外卖”的动摇。
“等等!”王源舀起一勺汤,鼓起勇气尝了一口,表情从视死如归变成惊讶,“…居然…不难吃?”
颜书瑶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眼睛亮了:“真的!虽然卖相惨烈,味道层次…还挺丰富?”
窗外寒风依旧,屋内却弥漫开暖锅特有的浓郁香气和他们劫后余生般的大笑。他们挤在小小的餐桌旁,分享着这锅卖相不佳却意外美味的“杰作”,互相嘲笑对方刚才的狼狈,又为这意外的成功碰杯。混乱的厨房交响曲,最终以一顿热气腾腾、充满烟火气的温馨晚餐作为终章。原来,爱情最动人的滋味,有时就藏在这些不完美却共同创造的意外里。春节临近,小区里年味渐浓。颜书瑶买回红纸和剪刀,兴致勃勃要剪窗花。
“剪个什么好呢?”她对着红纸比划。
王源凑过来,拿起另一张纸和剪刀:“一起?”
两人并排坐在洒满冬日阳光的窗边。剪刀在红纸上穿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颜书瑶剪了一只胖乎乎的小兔子(她的生肖)。王源则剪了一架线条简洁的钢琴,琴键上还坐着一大一小两个抽象的小人儿。
“这是什么?”颜书瑶指着那两个小人。
王源没回答,只是拿起她剪的小兔子,轻轻放在自己的“钢琴”旁边。然后,他摊开掌心,将两幅窗花小心地叠放在一起,举到透光的窗前。暖红的剪影投射在地板上——小兔子依偎在钢琴旁,琴键上的小人仿佛在演奏着无声的乐章。
他侧过头,目光温柔而深远,落在她因专注而低垂的眼睫上:“这是我们家的窗花。以后每年春节,我们都剪一幅新的,把新的故事、新的成员…都剪进去,贴在窗上,好不好?”
颜书瑶的心跳在冬日宁静的暖阳里漏跳了一拍。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将自己的掌心,轻轻覆在了他托着窗花的手背上。指尖交叠的温度,和窗纸上那幅温暖的未来剪影,便是此刻,最郑重的无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