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锋利国际建筑顾问秦墨(创新派)Vs沉稳坚韧本土工程师宋时雨(守成派)。都市百合/破镜重圆1强强联合/专业行业文
——在古建修复领域,她们信奉“修旧如旧”;但在爱情里,她们都渴望“破镜重圆”——
八年后的重逢,是在“城市记忆修复”项目的启动会上。
宋时雨坐在长桌靠前的位置,正低头翻阅着项目初稿,当项目总监清晰念出“首席顾问秦墨女士”时,她握着钢笔的指尖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抬起头,目光精准撞入长桌另一端那双熟悉又陌生的眼眸里。
秦墨。一身利落的烟灰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优美的脖颈,耳垂上一点珍珠光泽,简约而清冷。她唇角噙着公式化的微笑,眼神却像淬了冰的琉璃,带着经过岁月打磨后更加锐利的审视,穿透会议室略显嘈杂的空气,稳稳落在宋时雨身上。
“宋工,久仰。”秦墨微微颔首,声音清越,听不出半分多余的情绪。
“秦顾问,幸会。”宋时雨回应,声音平稳得如同她笔下绘制的建筑图纸线条,只有她自己知道,胸腔里那颗东西,刚刚漏跳了一拍。
真是狭路相逢。
秦墨与宋时雨,曾是建筑设计学院并蒂莲般的存在,亦是势同水火的对手。从作业比拼到金奖争夺,她们用最专业的语言进行最不留情面的厮杀。无人知晓,在那段激烈竞争的青春末尾,某些东西悄然变质。一段地下的、短暂的关系,在毕业前夕仓促开始,又因选择、误解和年轻骄傲的固执,在毕业典礼后骤然断裂。
此后经年,宋时雨扎根本土设计院,成为古建修复骨干;秦墨则扬名国际,以创新和对历史文脉的独特解读见长。宋时雨以为人生轨迹早已平行,直到这个重点项目将她们重新捆绑。她是核心工程师,秦墨是外援首席顾问。
项目启动,硝烟弥漫。会议上,她们针锋相对。
“宋工,这个加固方案过于保守。新型复合材料能在不破坏外观前提下提升荷载。”秦墨语气不容置疑。
“秦顾问,新型材料在本地气候下的长期稳定性缺乏数据支持。老建筑修复,安全性和历史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宋时雨寸步不让。
“历史的真实性不等于固步自封。”
“盲目追求技术前沿而忽略在地性,是另一种傲慢。”
争论常以他人噤声和总监和稀泥告终。宋时雨感到疲惫,不仅因工作强度,更因与秦墨交锋需调动全部心力。她偶尔恍惚,眼前这个锋利如刀的女人,真是当年那个会在她图板角落画下笨拙笑脸的女孩吗?
一次旧剧院现场勘测,宋时雨在摇晃的脚手架上脚下打滑,一只有力的手及时抓住了她。是秦墨。她不知何时跟了上来。
“小心点。”秦墨声音平淡,但抓住她胳膊的手力道很大,指节泛白。目光快速扫过确认她无恙。
“谢谢。”宋时雨站稳,不自在地抽回手臂。那瞬间的靠近和指尖温度让她心跳失序。
秦墨收回手,插进裤袋,视线转向穹顶,语气恢复清冷:“损坏比预想严重,修复方案需调整。宋工有何想法?”
冲突在加班的雨夜达到顶峰。因修复材料选择,争论从会议室持续到只剩两人的办公室。
“你不能因习惯用昂贵‘洋材料’,就否定本土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宋时雨激动道。
“这是科学和风险控制!宋时雨,你为什么总这么固执?”秦墨声音提高,走到窗边看着大雨,“不肯接受更优选择?”
“更优?国外的新就更优?”宋时雨走到她身后,语带讥诮,“秦墨,你忘了我们当初一起研究传统工艺的时候?”
秦墨猛地转身,眼底情绪激烈:“当初?是你先放弃了‘我们’!是你选择安稳,放弃我们一起出国的约定!”
积压多年的旧账被掀开。
宋时雨愣住,酸楚愤怒直冲头顶:“你当时有给过我选择吗?你理所当然认为我该跟你走!你问过我的想法吗?我母亲当时重病,我需要留在她身边!你有关心过我经历什么吗?”
死寂笼罩办公室,只剩雨声哗啦。
秦墨脸上的愤怒凝固,慢慢褪去,转为愕然与无措。“你……母亲?你从没告诉过我……”
“告诉你有什么用?你会放弃机会吗?我们都不会为对方放弃自己认定的路。分开是注定。”宋时雨偏过头,声音疲惫沙哑。
沉默蔓延。雨水湿气和往事尘埃弥漫。
良久,秦墨靠近,微凉的手轻碰宋时雨脸颊,拭去一行泪水。
宋时雨浑身一颤。
下一刻,带着雪松冷香和雨夜微凉的吻落下。初始试探轻柔,带着迟来的笨拙歉意,很快如火山爆发般激烈深入。宋时雨从僵硬抵抗到回应,不甘、委屈和未曾磨灭的眷恋如潮水淹没她。她们像两只困兽,用这个吻倾诉未能出口的质问、埋怨和从未熄灭的余烬。
喘息分开,额头相抵。
“对不起……”秦墨声音低哑颤抖,“我……不知道。”
宋时雨闭眼,泪水再次滑落。
雨夜之后,有些事改变,有些没有。她们未再提起那个吻,也未再情绪失控。工作主轴依旧,争论仍在,火药味淡去。她们开始更心平气和讨论,甚至偶尔采纳对方建议。
秦墨不再强硬要求更换所有材料,同意宋时雨提出局部对比试验的方案。宋时雨也开始认真研究秦墨带来的国际案例,尝试融入新理念。
关系进入微妙脆弱的平衡,像工匠小心修复珍贵古瓷,避免碰碎刚粘合的裂缝。
加班的深夜,宋时雨独自核对数据。秦墨推门进来,拿着两份宵夜。
“吃点东西。”秦墨将一份推到她面前,声音柔和。
“谢谢。”宋时雨接过,指尖不经意相触。
瞬间触碰让两人顿住。空气凝固。
秦墨俯身,一手撑在宋时雨椅背,将她圈住。
“时雨……”久违的称呼让宋时雨心头一颤。
未等她回应,秦墨已吻了上来。这个吻不同于雨夜的激烈,而是温柔缠绵,带着小心翼翼试探和不容拒绝的深情。宋时雨抓住秦墨衣襟,仰头承受。直到她轻轻推肩,秦墨才松开,额头仍相抵,声音低沉:“这次,我不会再放手了。”
项目近尾声,秦墨合约到期,需返回国外。
最后一个加班夜,宋时雨整理最终报告。秦墨推门,拿着两杯咖啡。
“摩卡,多加奶油。”她放一杯在宋时雨桌上。
宋时雨怔住,这是她学生时代最爱的口味,多年不喝。
“谢谢。”她接过,指尖碰到微凉皮肤。
默默喝着咖啡,静谧而尴尬。
“我后天的飞机。”秦墨说。
宋时雨搅拌动作顿住,低低“嗯”了一声。
“这个项目,”秦墨看着窗外夜景,“和你一起工作,虽然……很累,但也很痛快。”
“我也是。”宋时雨真心道。抛开情绪纠葛,秦墨的专业能力和执着让她敬佩,也看到自身不足。
秦墨转身走到宋时雨面前,保持克制距离。
“宋时雨,”她眼神认真,带着罕见脆弱期待,“我们……还有可能吗?”
宋时雨心脏被重击。看着这个曾爱过、怨过、重新了解的女人。时光留下痕迹,她们都不再是当年非黑即白、骄傲冲动的小姑娘。横亘着八年空白、伤筋动骨的分离和各自成型的人生轨迹。
那个吻真实,心中悸动真实。现实同样真实残酷。
宋时雨沉默很久,久到秦墨眼中光黯淡。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迎上目光,声音很轻却清晰:“秦墨,我不知道。”
秦墨睫毛颤动。
“过去不是一句对不起能抹平。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宋时雨顿了顿,“但是……我不排斥,去‘修复’看看。”
不是重归于好,不是破镜重圆的幻象。而是像对待老建筑,正视伤痕残缺,小心翼翼清理、评估,尝试用耐心和新理解,一点点修复彼此关系。修复成什么样子,交给时间。
秦墨愣住,唇角慢慢漾开极浅却真实笑意,驱散眼底阴霾。
“好。”一字千钧。
秦墨离开那天,宋时雨没去送机。她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一架飞机划过云层消失。
摸了摸嘴唇,残留着雨夜吻的触感,微凉,带一丝余温。
手机震动,陌生海外号码信息:
[已落地。镜湖里东侧墙体湿度监测数据,记得每周跟进。另,咖啡还是少喝,你胃不好。——秦墨]
宋时雨看着屏幕,良久,指尖轻摩挲那个名字,回复:
[收到。保重。]
窗外,阳光正好,落在她们共同修复的老建筑群上,青砖灰瓦,焕发新旧交织的独特光彩。
她们的故事,像那栋被修复的旧剧院,帷幕并未完全落下,只是暂告一段落。下一场演出是悲是喜,无人知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