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男生性格各异外貌平凡,放在人群当中恐怕比张柄廉更加难以引人注意。
孙任重是个脸上总是挂着笑脸的乐天派,每当他们几个情绪低落感到前路苦难重重,总是他站出来鼓舞大家继续前行。
李伯杰的个性比较易怒,但同时也是他们当中对所行之事最为坚定之人,此人对他们的敌人完全没有心慈手软可言,是绝对的激进鹰派!
刘严元则是个有些多愁善感的家伙,但只要是与他们目标相关的事情,他经常是最容易注意到细节的那个人。
艾心德在这些人之中是胆子最小的,可正是这份胆怯时常令他们五个人行事更加小心谨慎,毕竟他们在做的事情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对了,哥几个正好帮我看看,这是我刚写的稿子,明早演讲用的。”张柄廉把册子递给孙任重等人。
在死党们的点头和一片夸赞中,张柄廉笑意逐渐收敛,陷入思量。
哪怕现在已是傍晚时分,张柄廉仍然对眼下自身所处的周遭环境缺少一种“实感”,他们的计划进展顺利得不能再顺利。
按理说,他应该跟死党们一样高兴才是,可张柄廉心底就是莫名地感到一股空洞的虚无消解之意。
或许在他心中的预期中,今日他们发动的苦迭塔(法语:军事政变)应当会碰上一些预料之外的障碍才是,像现在这般易如反掌的胜利反倒显得有些空虚乏味。
是的,张柄廉他们成功了!他们对所处的学校发动了一场干净利落的“政变”,现在这所“银缠中学”全校师生的生杀大权,都被在场的学生会元老院之人掌握在手了!(作者PS:校园生活边缘底层学生的最终幻想。(确信))
这一切,还要从去年十月份说起。
银缠中学位于东区市郊,这是一所在虎结市没什么知名度收费还不低的私立中学,其高中部是标准的中考失利者“大本营”。
换言之,能到这所学校上高中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可人类就是这么奇怪又难以理解的生物,即使大家身处境况差不了多少,但总是有人想成为高人一等,想要证明自身远超身边人是条件比较优秀的。
而银缠中学的领导和教职工们亦在中间推波助澜,他们很乐意看到学生们互相竞争,为自己的学校增添知名度,继而更好地赚钱。
毕竟,只有更优越的升学率和分数,才会有更多学生家长愿意把钱和学生送到他们这里。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银缠中学有了一些无法对外明说的“隐形规则”。简单来说,就是考试成绩越好的学生拥有的食宿条件越好,反之亦然。
这种模式当然上不得台面,可根本架不住学生家长们的砥砺拥护,哪怕是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无端压迫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也寄希望能用这种方式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分三六九等,而教师们的薪酬同样受此影响,继而导致各个班级的教师争先恐后地给自己的学生们打鸡血上压力,生怕自己拿的工资少了。
在这种氛围下,校园内教学考试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但这也让银缠中学成为本地学生家长心中的一块好招牌,至少放在私立学校里是这样。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们会遭到何种不公正对待,心生憎恶当然是在所难免。不仅如此,同样是学生犯错,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很难做到处事公允。
比如去年十月,刚入学的张柄廉等人就受到了这种不公,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污蔑!
一日傍晚,张柄廉他们与几个学习中等的同学共同负责打扫教室。原本两拨人相安无事,可到了最后关头,那些中等生就开始使坏了!
擦洗教室窗户,这一步可以说是做卫生的学生们最抗拒的工作,却又是这所病态学校检查卫生的重中之重。
因为嫌麻烦,那些中等生便开口要挟张柄廉等人帮忙把原本他们负责的窗户擦干净,否则他们就要向班主任告张柄廉等人的状。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欺负人,张柄廉他们当然一口回绝,但那些人就是充耳不闻地溜之大吉。他们这些人,就是抱着班主任会向着自己说话才有的底气,这就是他们成绩好带来的特权!
翌日,他们的班主任果然因为此事对张柄廉他们破口大骂,完全无视了身后黑板上醒目的卫生人员安排写了什么。
这位人高马大,看着一身正气的还算俊朗的中年男人,为了一己私利将所有罪责归咎在张柄廉一个人身上。
那个人,当着全班人的面睁眼说瞎话,却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为张柄廉辩驳实情。
张柄廉永远忘不了那名老师歇斯里地的丑态和那几个同学小人得志的嘴脸,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将会为了那一日的小人得志,偿还何种惨绝人寰的代价。
事后,张柄廉被这名老师叫到教室外边罚站。而就在他满腔仇怨无处宣泄之际,孙任重等人从教室里出来陪张柄廉一同罚站。一开始,张柄廉甚至都不认识这几个同学,于是询问他们来由。
一番交流下来,张柄廉惊异地发觉这四个人跟他十分合拍,有类似的理念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这就是他日夜期盼的朋友!
于是,他们五个人顺理成章地成为无话不谈的死党。也是在那一天,有些常人难以接纳的阴暗想法在张柄廉心中生根发芽,他立志要毁灭这种不公正的校园铁律!
他要创造一个属于成绩不好受压迫学生们的“伊甸园”!(作者PS:一只粉毛小狗表示很赞。(迫真))
早在入学前的暑假,张柄廉的双亲便抛下他去了外地打工,即使他们不说张柄廉也明白,他们这是打算放弃自己这个儿子独自快活!
对此,张柄廉的反应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太过平静了,仿佛这一切早已注定。
或许,他们之间所谓的亲情早已名存实亡,只是此前张柄廉不太愿意承认罢了!
从那以后,张柄廉心中除了那份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再无它物牵挂……
直到他结识了孙任重几人,并在之后创下“学生会”这番“伟大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