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千珏的房间,她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来到书房,翻开记录着各种谋略与江东局势分析的本子,仔细研读,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提笔在本子上记录下新的想法。
与此同时,孙策已在演武场与将士们一同操练。
他手持长剑,身姿矫健,一招一式尽显英勇。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
操练间隙,孙策还会亲自指导一些士兵的动作,传授他们实战技巧。
用过早饭后,千珏会来到演武场,观看士兵训练。她虽不通武艺,但对排兵布阵和士气鼓舞有着自己的见解。
看到士兵们训练认真,千珏便向孙策提议,在训练之余,可以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增进将士之间的感情,提升凝聚力。孙策欣然采纳,当即决定当晚举办一场篝火晚会。
白天,孙策除了操练士兵,还会与周瑜、吴景等人商讨扩充兵力、筹备粮草以及应对周边势力的策略。
千珏则穿梭在历阳城中,与百姓交谈,了解民生状况,收集民间对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她深知,百姓的支持是他们成就大业的基础。
一次,千珏在集市上听到一位老妇人抱怨城内水井年久失修,取水不便。千珏立刻将此事记在心上,回去后便与孙策商量。
孙策当即安排人手,组织工匠对城内的水井进行修缮。百姓们看到孙策等人如此关心他们的生活,对孙策的好感倍增,主动为军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帮忙搬运物资。
到了晚上,篝火晚会如期举行。
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夜空,将士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击鼓,有的唱歌,气氛热烈非凡。千珏和孙策也加入其中,与将士们一同欢笑。
程普和黄盖看着在人群中与将士们打成一片的孙策,不禁相视一笑。程普感慨道:“想当年,孙将军(孙坚)纵横沙场,如今伯符也已长大成人,有勇有谋,将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实在让人欣慰啊。”
黄盖点头赞同:“是啊,伯符不仅继承了孙将军的英勇,还多了几分谋略,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孙策听到两位老将的话,走上前去,恭敬地说道:“二位将军过奖了,若不是有你们一路辅佐,还有公瑾、千珏姑娘等人出谋划策,我孙策何德何能,能有今日。”
就在这时,周瑜和吴景也来到了篝火晚会现场。周瑜笑着说:“如此热闹的场景,怎能少了我们。”
众人见状,纷纷邀请他们加入。
一时间,众人围坐在一起,或讲述着往昔的趣事,或畅谈着对未来的期许,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孙策主动送千珏回去休息,两人一同走在历阳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千珏,之前没问过,你家在哪?”孙策开口。
千珏停下脚步看向他,“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刚刚突然想起我们初见的时候,你穿着不像普通人家,谈吐文采也不像,就想问一下。”
千珏看着他不语,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解释,“我不是怀疑你!是今晚看到大家在一起,想着你会不会想家?要不要写个家书。”
看着孙策急忙解释而手足无措的样子,千珏笑出了声,“伯符,谢谢你。不过我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
“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伤心事。”
“这有什么好道歉的,走吧,回去睡觉,明天还有的忙。”
“好。”孙策看着走在前方的千珏,这是她第一次叫他的表字,怎么和别人叫他时给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呢?
想不通就不想了,孙策快步跟上千珏,两人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