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华妃  华妃重生     

第六十五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皇上,臣妾觉得,还是先不用和哥哥说臣妾有孕的事儿了。”

皇上挑眉看她,眼中带着几分探究:“哦?怎么,你不想你哥哥么?他要是知道你有了身孕,不定多欢喜。”

年世兰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体贴:

“臣妾自然想哥哥,可他远在西北,身系边防重任,皇上的江山社稷才是头等大事,怎能因臣妾这点私事让他分心?”

她顿了顿,抬眼望向皇上,眼中带着几分忧虑。

“再说臣妾年纪本就不适合有孕,虽太医说过了三个月会稳些,可谁也说不准往后的事。”

“万一……万一有什么意外,岂不是让哥哥白欢喜一场,还分心误了军务?不如等他凯旋归来,臣妾若能平安生下孩子,再给他个天大的惊喜也不迟。”

她轻轻摩挲着皇上的手背,声音更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臣妾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可凡事总有意外。能少一个人记挂,就少一个人揪心,皇上懂臣妾的意思,对吗?”

皇上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和眼中的恳切,心中的那点疑虑渐渐消散。

他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你说的有道理,是朕考虑不周了。既如此,那就依你,等年羹尧凯旋,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年世兰这才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多谢皇上体谅。”

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稳住了局面,年羹尧的性子如烈火烹油,若真知道她有孕,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动静,皇上本就对年家权势有所忌惮,此刻不提,便是少了一分风险。

“皇上这几日不是刚新封了徐贵人么?怎么没去她那儿坐坐?”年世兰见气氛缓和,笑着岔开话题,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臣妾这儿有了身孕,可不想独占皇上,委屈了旁人。”

皇上被她逗笑了,捏了捏她的脸颊:“你啊,就会说这些大度话。不过是个贵人罢了,哪用得着天天去。陪你和孩子待着,比什么都好。”

年世兰心中微哂,若不是经历过前世的凉薄,她怕是真要信了这温情脉脉的话语。

可如今听着,只觉得这帝王的恩宠,终究是镜花水月,靠不住的。

她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苏培胜一脸焦急地掀帘而入。

“皇上,张廷玉大人有急事儿求见,就在殿外候着了!”苏培胜的声音带着几分慌张,显然是出了大事。

皇上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站起身沉声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出了什么事?”

“奴才听张大人身边的人说,像是……像是运往西北的粮草出了问题。”苏培胜压低声音,额头上渗着细汗。

“粮草?”年世兰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指尖紧紧攥住了衣襟。

西北是哥哥年羹尧驻军之地,粮草出了问题,可不是小事!

皇上按住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安抚:“你歇着,别慌,朕去去就回,明日再来看你。”说罢便跟着苏培胜匆匆离去,龙袍的衣角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噼啪声。

年世兰脸色发白,转身对颂芝急道:“快!马上派人去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西北的粮草怎么会出问题?”

颂芝见她急得身子都在发颤,连忙扶她坐下:“娘娘您别急,仔细动了胎气。奴才这就去让人查,您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她一边说着,一边快步出去安排,不多时便回来了,脸色也带着几分凝重。

“娘娘,打听清楚了。”颂芝低声道,“松阳县令蒋文庆奉旨押送西北军粮,谁知走到半路遇上了敌军流兵,军粮被劫走了大半。”

“哥哥呢?哥哥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受伤?”年世兰最关心的还是年羹尧的安危,声音都带着颤音。

“大将军一收到消息就派兵支援了,听说没伤到要害。”

颂芝连忙安抚道:“只是那蒋文庆贪生怕死,不仅临阵脱逃,还卷走了随船押送的不少银饷。现在消息已经传回京城,将军已经派人去追缉蒋文庆了,应该很快就能抓到。”

年世兰这才松了口气,后背已惊出一层冷汗。

只要哥哥没事就好,粮草没了可以再运,银饷没了可以再补,可哥哥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年家就真的完了

。她抚着胸口,缓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还有别的消息吗?这押送粮草的队伍里,还有旁人牵扯其中吗?”

颂芝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回娘娘,这次随军护送的官员里,还有安答应的父亲安比槐。如今军粮被劫,安比槐作为协送官员,已经被就地拿下了,现在和其他涉案官员一起关着,听候发落。”

“安比槐?”年世兰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倒是巧了,安陵容的父亲也在其中。她现在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怕是只能求到皇后跟前了吧。”

“后宫不得干政,军情更是大事,她就算求到皇后那儿,怕是也没用。”颂芝道,“只是……奴才担心她会求到惠贵人头上。”

年世兰皱眉:“此话怎讲?沈眉庄向来公私分明,不会插手这种事。”

“娘娘有所不知,这次粮案发生在济州地界,而济州协领正是惠贵人的父亲沈自山。”

颂芝解释道:“按照规矩,涉案官员要先由地方官审问,安比槐现在就由沈大人看管。若是安答应求到惠贵人面前,哭诉着让她父亲手下留情,惠贵人重情义,说不定会动容。”

年世兰这才恍然,前世似乎也有这么一桩事,只是那时她心思都在争宠上,并未在意。

她沉吟片刻道:“你去悄悄把这事告诉惠贵人,就说安比槐涉案被抓,现由她父亲看管。话传到就行,怎么做让她自己定夺。咱们没必要插手,也该让她们自己历练历练了。”

颂芝应声而去,年世兰独自靠在软榻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西北粮劫,安比槐涉案,皇后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安陵容走投无路,只能投靠皇后,而皇后正好可以借着安比槐的案子拿捏沈眉庄,一石二鸟。

这深宫之中,真是半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千层浪。

接下来的几日,皇上被西北粮案搅得焦头烂额,连后宫都没踏进一步。

年世兰倒是落得清静,可她也知道,外面早已是人心惶惶。

第三日午后,沈眉庄和甄嬛结伴来访。

刚进殿门,甄嬛便笑着打趣:“还是娘娘这儿最清净,外面的人都快急疯了,也就您能稳坐钓鱼台。”

年世兰让颂芝搬来锦凳,笑着递过一盏清茶:“急有什么用?后宫不得干政,天大的事也轮不到咱们置喙。倒是你们,这几日怕是没少听风声吧?”

沈眉庄接过茶盏,眉头微蹙:“可不是么。现在宫里都在传,皇上龙颜大怒,已经把安比槐和蒋文庆关在了一处,就等着审问定罪了。”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其实前几日我就想着,若是安答应求到我这儿,我总得去探探皇上的口风。可今日一早听说,皇上已经下旨,蒋文庆罪大恶极,斩立决。既然如此,我也就没必要再去碰钉子了,更何况,她也没来找我。”

“她现在自顾不暇,怕是还没腾出手来。”年世兰淡淡道,“不过今日皇后倒是去见了皇上,说不定就是为了安比槐的事。皇后最擅长做这种‘体恤宫眷’的顺水人情,你们往后就知道了。”

甄嬛端着茶盏,若有所思道:“娘娘说的是。只是此事牵扯到西北军务,皇上正在气头上,皇后这时候去求情,怕是也讨不到好。”

“那可未必。”年世兰轻轻晃动着茶盏,茶汤在杯中荡起涟漪,“皇后向来会说话,她不会直接求情,只会说些‘安答应失恃可怜’‘望皇上念及旧情从轻发落’的话,既卖了安陵容人情,又不得罪皇上,这才是高明之处。”

沈眉庄叹了口气:“安比槐押运失职,本就该定罪。只是安答应……终究是姐妹一场,看着她父亲落难,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姐妹一场?”年世兰挑眉,“她当初与你们表现得亲妹情深模样,如今落难却不来找你,可见心里早就没把你当姐妹了。你又何必替她忧心?”她看向甄嬛,“你说呢,莞贵人?”

甄嬛浅笑一声:“娘娘说的是。人情冷暖,落难时才见真章。她既没来求,咱们也不必上赶着操心。只是……”她话锋一转,“娘娘要不要去见见皇上?毕竟此事事关西北,您去关心一下,也合情合理。”

年世兰摇了摇头,语气淡然:“我不去。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避嫌。哥哥在西北掌兵,我若此时去见皇上,说轻了是关心则乱,说重了就是干预军务。皇上心里本就对年家有芥蒂,我何必自讨没趣?”

她看向两人,郑重道:“你们两个也一样,别仗着年轻气盛就什么话都敢说。皇上烦忧时,安静陪伴比什么都强,多说多错。”

甄嬛和沈眉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恍然。

年世兰的话虽直白,却句句在理。

深宫之中,谨言慎行远比一时意气重要。

两人又坐了片刻,说了些闲话便起身告辞了。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年世兰轻轻叹了口气。

甄嬛聪慧,沈眉庄正直,可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光有聪慧和正直是不够的,还得有防人之心和自保之术。

希望这次的事,能让她们真正成长起来。

夜幕降临,养心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皇上处理了一天的奏折,眉宇间满是疲惫。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苏培胜道:“去,传莞贵人来,陪朕用晚膳。”

苏培胜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甄嬛便轻步走进来,身上带着淡淡的百合香,瞬间驱散了殿内的沉闷。

“四郎。”她轻声唤道,走到皇上身边,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奏折,“怎么还在看这些?天都黑了,该用晚膳了。”

皇上拉住她的手,眼中露出几分暖意:“这些日子忙昏了头,都没空见你。今日难得清静些,就想着叫你过来一起用膳。”

他指了指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语气带着几分烦躁,“那些老头子也是,有事没事就爱写折子,啰里啰嗦的,看着就心烦。”

甄嬛拿起一本奏折翻看,柔声安慰:“身为言官,进言纳谏本就是职责所在,四郎不必苛责他们。他们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她转头看向桌案,见上面放着一碗早已凉透的参汤,显然皇上忙得连汤都没顾上喝,心中不由得一软。

“汤都凉了,臣妾让小厨房再炖一碗来,四郎垫垫肚子。”

皇上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不用了,有你在身边就好。”

他看着甄嬛清澈的眼眸,心中的烦忧似乎消散了不少。

“今日和你说说话,倒比喝什么参汤都管用。”

甄嬛浅笑盈盈,拿起银筷为皇上布菜。

“那四郎就多吃些,吃饱了才有力气对付那些奏折。”

上一章 第六十四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