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永和宫成了后宫里最扎眼的去处。
皇上连着几日翻的都是刘贵人的绿头牌,连带着永和宫的门槛,都快被帝王的龙靴踏平了。
这般独宠,自然惹得六宫议论纷纷。
御花园的假山后、各宫的暖阁里,总有人压低了声音嚼舌根:"听说刘贵人当年可是失了孩子的,皇上如今这般疼她,莫不是在补偿?"
"补偿也不该这般没分寸,忘了华贵妃还在翊坤宫禁足么?"
"依我看啊,是皇后娘娘有意抬举,没瞧见这几日皇后见了刘贵人,笑得比谁都热络?"
这些话像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就散得满后宫都是,偏生谁都不敢在明面上说,只敢在私下里窃窃私语,毕竟皇上的心思,最是难测。
直到这日清晨,长春宫的请安时辰,皇后才慢悠悠地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暖阁里烧着上好的银骨炭,空气里浮着淡淡的檀香。
皇后端坐在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宝座上,鬓边的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呼吸轻轻晃动,目光扫过底下垂首而立的嫔妃们,慢悠悠地开口:"前些日子,皇上心情不好,本宫看着都揪心。"
她顿了顿,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汤在青玉碗里漾起浅浅的涟漪:"那时候本宫就说了,不管是谁,只要能哄得皇上开心,本宫都有赏。可这几日,本宫耳朵里总刮过几阵风,说刘贵人这不好、那不妥的......"
刘贵人就坐在那里,她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脸上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仿佛皇后说的不是她,只是旁人的闲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敢接话。
议论归议论,真要在皇后面前承认自己说过闲话,那不是自讨苦吃么?
皇后看着这鸦雀无声的场面,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语气却陡然沉了几分:"如今刘贵人陪着皇上,皇上的心情好了不少,连带着太后都松了口气。皇上开心了,本宫就开心,皇上喜欢的人,本宫自然也喜欢。"
她的目光像带了钩子,缓缓扫过众人:"所以啊,往后都收着些心思。要是让本宫知道谁还在背后嚼舌根,说刘贵人的不是,可别怪本宫不给你们留情面。"
这话听着是维护刘贵人,实则像把刀,生生把刘贵人架到了所有嫔妃的对立面。
皇上喜欢她,皇后护着她,谁不服就是跟皇上、跟皇后过不去。
底下的人心里都亮堂了,脸上却只能堆起顺从的笑,齐声应着"是"。
祺贵人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她原以为上次牡丹亭宴后,皇后会借着机会抬举自己,没承想半道杀出个刘贵人,不仅截了安陵容的恩宠,还占了皇上的眼缘。
这些日子她瞧得明白,刘贵人能得势,全是皇后在背后推波助澜。
同是依附皇后的人,凭什么刘茵茵就能一步登天?
恨归恨,她却不敢表露半分。
刘贵人如今正得圣宠,又有皇后撑腰,她一个小小的贵人,硬碰硬只会落得粉身碎骨。
她只能把这口怨气咽进肚子里,暗暗记在心里,等着日后有机会再算。
皇后见众人都敛了声息,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忽然转向角落里的欣贵人:"对了,欣贵人。"
欣贵人正低着头,琢磨着皇后这番话的用意,冷不丁被点名,吓了一跳,忙不迭地起身,福了福身:"嫔妾在。"
"下个月就是绯昀公主的两周岁生辰了,"皇后的语气放缓了些,带着几分"体恤","虽说绯昀公主养在翊坤宫,可到底你才是她的生母。如今华贵妃在禁足,怕是也顾不上操办生辰宴。"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欣贵人脸上,仿佛真的在为她着想:"你就去一趟翊坤宫,把绯昀接到你宫里住一段时间,好好陪陪她。等过了生辰宴,再把公主送回去就是。"
这话早就在她心里盘算了千百遍。
那日把年世兰禁足在翊坤宫,她就没打算让她轻易出来。
绯昀是年世兰养在身边的,借着生辰宴把孩子接走,一来能断了年世兰借孩子出头的可能;二来,欣贵人是绯昀的生母,母女分离本就容易生怨,让她把孩子接回去,难保不会对年世兰生出不满。
万一欣贵人舍不得女儿,求到自己头上,她正好顺水推舟,拿捏住这个把柄,让欣贵人彻底依附自己,一箭双雕,再好不过。
皇上那边,她也早就递了话,只说"欣贵人思念女儿,绯昀生辰,该让母女多亲近",皇上念着绯昀是公主,又想着年世兰确实在禁足,便随口应了。
欣贵人听着这话,心里先是一喜。
她虽是绯昀的生母,可孩子自小养在翊坤宫,她每月只能去看两三回,每次都舍不得放手。
如今能把女儿接回自己宫里住,哪怕只有一个月,也是好的。
她光顾着高兴,一时竟没琢磨出皇后话里的深意,忙屈膝谢恩:"谢皇后娘娘体恤,嫔妾记下了。"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挥手让她坐下,又说了些无关痛痒的闲话,便散了请安。
欣贵人揣着满心欢喜,往翊坤宫去。
越走近那朱漆宫门,心里却越打鼓。
华贵妃虽在禁足,可那性子,素来是说一不二的,她真会愿意把绯昀交出来么?
翊坤宫的宫门紧闭着,铜锁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周宁海通报后,宫门才缓缓打开,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扑面而来,和永和宫的百合香截然不同,带着股沉稳的贵气。
暖阁里,年世兰正歪在软榻上翻着一本戏文,明慧坐在她脚边的小地毯上,拿着支炭笔在宣纸上胡乱画着,小嘴里还念念有词。
见欣贵人进来,年世兰抬了抬眼,放下戏文,语气平淡:"坐吧。"
欣贵人规规矩矩地坐下,手里的帕子都快被捏皱了,才嗫嚅着把皇后的话说了一遍:
"......皇后娘娘说,绯昀公主快生辰了,让嫔妾接她回启祥宫住些日子,过了生辰宴再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