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敲击着车窗,形成一道模糊的水幕。许星辰盯着挡风玻璃上蜿蜒而下的雨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车内安静得能听见空调运转的细微声响,以及身旁祁远平稳的呼吸。
三天前,她在祁远车里发现自己大学时期参与的冷门播客后,这个问题就一直盘旋在心头。现在,她终于决定直面它。
"那期播客,"许星辰打破沉默,"你是怎么找到的?"
祁远的手指在方向盘上微微一顿。他们刚从客户会议回来,原本在讨论合同细节,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显然让他有些意外。
"我说过,偶然搜到的。"他的声音平静,但目光没有离开前方的路。
"27期节目,标题是《合同法中的诚信原则分析》,没有关键词优化,订阅量不足五百。"许星辰转头直视他的侧脸,"这种节目不可能偶然被搜到,除非特意寻找。"
红灯亮起,车停了下来。祁远终于转头看她,雨水在他的轮廓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眼神坦率得令人心颤。
"你说得对。"他承认道,"我确实特意找了你的学术作品和公开演讲。第一次谈判后,你的专业能力让我印象深刻。"
"为什么做到这种程度?普通背景调查足够了。"
"因为..."绿灯亮起,祁远转回前方,车重新启动,"我想了解你。不仅仅是作为律师的你。"
这句话在狭小的车厢内回荡,沉甸甸的。许星辰感到一股热流从胸口蔓延到耳根,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面对这个坦白的祁远。
"这不专业。"她轻声说,重复着三天前的评价。
"确实不。"祁远的声音低沉,"但我从未逾越专业界限,对吗?"
许星辰无法反驳。尽管那些特别的关注——酒店套房、专业书籍、深夜简餐——都带着个人色彩,祁远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车停在祁氏集团大楼前,雨势更大了。祁远从后座取出一把黑伞,绕到许星辰这边为她开门。伞不大,两人不得不靠得很近,许星辰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香水味,混合着雨水的清新。
"谢谢。"她低声说,小心保持着几厘米的距离。
刚踏入大堂,苏琪就急匆匆迎上来:"祁总,出事了!"
祁远皱眉:"什么事?"
"《财经前沿》刚发布报道,指控我们在印尼的项目违反环保条例,股价已经开始下跌。"苏琪递上平板电脑,"周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
报道标题刺目:《祁氏集团海外项目涉嫌破坏热带雨林,环保组织拟提告》。配图是郁郁葱葱的雨林和被砍伐的空地对比图,极具冲击力。
许星辰跟着祁远快步走向电梯。危机处理是她的专长之一,但这次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参与——这超出了她作为特别顾问的职责范围。
会议室里,周毅和公关团队正在激烈讨论。看到许星辰跟随祁远进来,周毅明显一怔:"祁总,这是内部会议..."
"许律师留下。"祁远不容置疑地说,走向主位,"现在什么情况?"
公关总监快速汇报:"报道基于匿名'内部文件',指控我们在印尼金矿项目违规砍伐保护区森林。环保组织已经表态支持报道,三家国际NGO宣布将联合起诉。"
"文件真实性?"祁远冷静询问。
"部分真实,但断章取义。"法务部一位专员解释,"我们确实在那片区域作业,但完全在许可范围内。报道刻意混淆了项目边界和保护区边界。"
周毅补充:"更麻烦的是,下周三就是集团债券到期日,如果股价持续下跌,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
祁远迅速部署应对策略:公关团队准备声明,法务部收集证据准备反诉,投资者关系部门联系大股东稳定信心。许星辰安静地做笔记,虽然没人明确她的角色,但她敏锐地捕捉到策略中的几个法律风险点。
会议接近尾声,其他人陆续离开准备各自工作。许星辰犹豫是否也该告辞,祁远却叫住了她:"许律师,能留下帮我看看声明稿吗?"
周毅在门口投来不悦的目光,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关上了门。
会议室只剩他们两人。祁远松了松领带,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你怎么看?"
"有人在故意做空祁氏。"许星辰直接道出观察,"报道发布时间太巧了,刚好在债券到期前。手法也很专业,真假信息混在一起,增加可信度。"
祁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我想的一样。问题是,谁有这个动机和能力?"
"竞争对手?内部人士?"许星辰犹豫片刻,"你父亲...?"
祁远苦笑:"不排除可能性。他反对我最近几个环保导向的决策,认为太理想主义。"他看向许星辰,"你会留下来帮我吗?这超出了你的合约范围。"
许星辰没有立即回答。卷入这种高层斗争意味着站队,可能影响她的职业声誉。但看着祁远疲惫而坚定的眼神,她发现自己无法拒绝。
"当然。"她听见自己说,"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完全透明。我需要知道所有事实,无论多不利。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效策略。"
祁远凝视她片刻,缓缓点头:"成交。"
接下来的八小时像一场高强度马拉松。许星辰协助起草法律声明,逐字推敲以免留下任何可能被曲解的空间;祁远则不断接打电话,稳住各方投资者。公关团队进进出出,带来最新舆情和媒体反应。
傍晚时分,第一波反击开始见效——祁氏官网发布完整项目批文和环保评估报告,直接驳斥报道中的不实指控。股价下跌趋势略有缓和,但仍不稳定。
"我们需要更主动的策略。"祁远在晚餐会议中说。会议室桌上散落着外卖盒和咖啡杯,所有人都显露出疲态。
许星辰提出建议:"起诉媒体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恢复投资者信心。我建议立即邀请独立环保机构实地考察项目,全程透明报道。"
"太冒险了。"周毅反对,"万一他们找到任何小问题,都会被放大。"
"但如果不这么做,市场会认为我们心虚。"许星辰据理力争,"透明是最好的危机公关。"
祁远思考片刻,做出决定:"按许律师的建议执行。联系国际环保认证机构,邀请他们明天就飞往印尼,全程媒体跟随。"
随着各项指令发出,会议室逐渐空了下来。午夜时分,只剩下祁远和许星辰还在整理最后的文件。
"你应该回去休息了。"祁远看了看手表,"明天还有更多硬仗要打。"
许星辰摇摇头:"我再检查一遍法律声明,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祁远没有坚持,只是起身又煮了两杯咖啡。他递给她一杯,手指短暂相触,温度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谢谢。"许星辰轻声说,抿了一口,惊讶地发现这正是她喜欢的口味,加一点糖不加奶,"你记得我怎么喝咖啡?"
祁远在她对面坐下:"我记得关于你的很多事。你喜欢柑橘味香水但工作时从不喷,紧张时会无意识转笔,思考时习惯咬下唇右侧..."
许星辰瞪大眼睛,咖啡杯悬在半空。
"这听起来有点变态,是不是?"祁远自嘲地笑了笑,"我只是...善于观察细节。"
"不,我只是..."许星辰放下杯子,"没想到你会注意这些。"
"从你第一次把咖啡洒在我身上那天起,我就注意到了你。"祁远的声音低沉而真诚,"你的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提出专业赔偿方案。那一刻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
许星辰心跳加速,不知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坦白。她低头整理文件掩饰脸上的热度:"我们...还是专注于危机处理吧。"
祁远点点头,默契地转换回工作模式。他们并肩审阅文件,偶尔交流意见,在专业讨论中重新找到舒适的节奏。
凌晨三点,许星辰终于支撑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朦胧中,她感觉有人轻轻为她披上外套,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珍贵易碎的宝物。
"睡吧,星辰。"祁远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有我在。"
次日清晨,许星辰被电话铃声惊醒。她发现自己躺在会议室沙发上,身上盖着祁远的西装外套,而祁远本人正在窗边低声通话。
"好的,安排专机...不,我亲自去...两个小时后就出发。"他挂断电话,转身看到醒来的许星辰,眼神柔和下来,"吵醒你了?"
许星辰坐起身,外套从肩上滑落。她匆忙整理睡乱的头发:"你要去印尼?"
"嗯,亲自带队环保考察团。"祁远走近,在她身边坐下,"刚刚收到消息,做空我们的基金与李氏地产有密切联系。"
"李檬家的公司?"许星辰立刻联想到庆典上那个红裙女子,"因为你拒绝了她?"
"更复杂。"祁远摇头,"李氏一直想入股祁氏的矿产项目,我拒绝了。现在看来,他们在用这种方式施压。"
许星辰思索片刻:"法律上,如果能证明他们散布虚假信息操纵股价,可以提起证券欺诈诉讼。但需要确凿证据。"
"我会在印尼留意。"祁远看了看手表,"你得回去换衣服了,一小时后还有媒体发布会。"
许星辰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穿着昨天的衣服,头发和妆容肯定一团糟。而祁远看起来依然一丝不苟,除了眼睛里的红血丝,几乎看不出通宵工作的痕迹。
"你真是个机器人。"她忍不住吐槽,"正常人通宵后应该像丧尸一样。"
祁远轻笑出声:"五年MBA加三年投行训练的结果。"他站起身,伸手拉她起来,"走吧,我让司机送你回家。"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许星辰借力站起后却没有立即松开。两人面对面站着,距离近得能数清对方的睫毛。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许星辰开口:"祁远,这次危机过后..."
"嗯?"
她最终没有说完那句话:"...记得给我加薪。"
祁远笑了,眼角浮现细小的纹路:"一定。"
一小时后,许星辰焕然一新地出现在媒体发布会现场。她站在后排,看着祁远在闪光灯下从容应对各种尖锐提问,展现出惊人的沉稳与领袖魅力。很难想象这就是昨晚那个为她披上外套的温柔男人。
发布会结束,祁远直接前往机场。临走前,他特意找到许星辰:"我不在的时候,帮我盯着周毅。他不完全可信。"
"你怀疑他?"
"只是谨慎。"祁远犹豫片刻,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简单道别,"保持联系。"
看着祁远的车驶离,许星辰感到一种奇怪的失落。过去24小时的并肩作战,让她看到了祁远更多的面向——危机中的决断力,疲惫时的坚持,以及那些只对她展露的温柔时刻。
手机震动,林妍的信息跳出来:「听说你和祁远通宵工作了?全公司都在传你们的事,有人说看到他在会议室守着你睡觉...」
许星辰没有回复。她抬头看向祁氏集团高耸的大楼,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临界点上——往前一步,可能是职场与情感的崭新天地;退后一步,则是安全但苍白的生活。
雨水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就像她此刻复杂而明亮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