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水屿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幻想爱情 

镜像回廊的回音

水屿

清理307病房旧址的第七天,我在墙角的砖缝里发现了块碎镜片。阳光折射下,镜片里竟映出条熟悉的回廊——两侧摆满镜子,尽头站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正对着我招手。

“是薇薇的姐姐。”另一个“我”的声音突然响起,掌心的蔷薇印记微微发烫。我捏着镜片凑近窗台,镜面里的回廊愈发清晰,小女孩的身影在镜子间穿梭,裙角扫过地面时,扬起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贝壳。

周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看到镜片里的景象,突然红了眼眶:“这是薇薇总说的‘姐姐的镜子路’,她说姐姐在里面等她。”他指着镜中回廊的地砖,“你看那些花纹,和乡下河边的石板路一模一样,薇薇小时候总跟着姐姐在那儿捡贝壳。”

江屿正在整理奶奶的遗物,翻出个旧录音笔,按下播放键的瞬间,里面传出小女孩的笑声,夹杂着流水声:“姐姐你看!这颗贝壳会发光!”紧接着是落水的惊呼、挣扎的水声,最后归于死寂,只留下断断续续的呜咽:“姐姐……你别走……”

镜片里的回廊突然晃动,红裙女孩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她对着我用力挥手,嘴型在说“救她”。另一个“我”突然抓住我的手腕:“这是薇薇的意识残留!她把对姐姐的执念藏在了镜子碎片里,镜像回廊从来不止是实验牢笼,还是她的念想世界!”

我们跟着镜片的指引来到纪念馆,在“307房旧物展柜”前停住——那里摆着薇薇的布娃娃,娃娃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贝壳。我拿起贝壳对着光看,贝壳内侧竟刻着串细小的字:“镜子会记得一切”。

就在这时,展柜的玻璃突然泛起涟漪,像病房里那面镜子的呼应。红裙女孩的身影从玻璃里伸出手,手里捧着颗发光的贝壳,贝壳的光芒照在布娃娃身上,娃娃的眼睛突然亮起,发出薇薇稚嫩的声音:“姐姐说,贝壳能听到海底的回音,就像镜子能听到想念的声音……”

“所以你对着镜子说话,不是疯了,是在等回音?”我轻声问。布娃娃点点头,玻璃里的回廊开始播放更多画面:薇薇和姐姐在河边捡贝壳,奶奶在灶台前给她们烤红薯,父母转身离开时冷漠的背影……最后定格在实验人员把她拽进地下室的瞬间,红裙女孩的身影突然炸裂成无数光点,融入贝壳的光芒里。

周爷爷颤抖着抚摸布娃娃:“傻孩子,你哪是疯了,你是把所有想念都藏进镜子里了。”贝壳的光芒渐渐变暗,布娃娃的眼睛恢复了黯淡,但娃娃的裙摆上,不知何时多了朵小小的蔷薇刺绣,和奶奶的手艺一模一样。

陈医生拿着检测报告走进来,指着布娃娃里的微型芯片说:“奶奶在娃娃里装了‘记忆储存器’,把薇薇的真实记忆藏了起来,就是怕她的‘疯癫’被当成实验的‘成功证据’。”他顿了顿,声音哽咽,“这才是镜像回廊的真正回音——不是痛苦的嘶吼,是被记住的温柔。”

我把贝壳放回布娃娃口袋,将娃娃轻轻摆回展柜。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展柜的玻璃上映出我们的影子,也映出红裙女孩和薇薇在镜中牵手的幻影,她们笑着向我们挥手,然后渐渐消散在光芒里。

原来所谓的回音,从不是无法摆脱的过去,是那些被叫做“疯癫”的想念,终于被听见的证明。就像贝壳能留住海浪的声,镜子能记住温柔的影,而我们,会带着这些回音,让每个被误解的灵魂,都能在阳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离开纪念馆的第三周,我和江屿踩着乡下的泥土路走进薇薇的村子。村口的老槐树底下坐着几位乘凉的老人,听说我们来打听薇薇的事,都忍不住叹气:“那孩子命比黄连还苦,从小没爹妈疼,好不容易有个姐姐,还走得早……现在连在那边都不安宁。”

按照老人指的路,我们找到了薇薇外婆的老屋。土坯墙爬满了牵牛花的藤蔓,木门上的铜锁已经锈成了绿色,轻轻一推就“吱呀”作响,扬起的灰尘在阳光里翻腾,呛得人忍不住咳嗽。“看样子真的很久没人来了。”江屿用手帕擦了擦门框上的蛛网,“连扫墓都没来过,他们的心是石头做的吗?”

屋里的陈设简单得让人心酸:土灶台上摆着个豁口的粗瓷碗,墙角的木柜敞着门,里面只有几件打补丁的旧衣裳。最显眼的是床头的竹篮,里面装着半筐没织完的毛线,红的、蓝的、白的缠在一起,旁边放着根磨得发亮的竹针——是老人织毛衣时用的。

“这是蔷薇红。”我捡起一团最鲜艳的红线,线团上还沾着干枯的花瓣,和奶奶种的蔷薇一个颜色。江屿突然指着竹篮底下,那里压着张泛黄的照片:薇薇外婆抱着穿红裙子的薇薇,背景是河边的柳树,祖孙俩笑得眼睛眯成了缝。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薇薇七岁生辰,盼她永远像红裙子一样鲜亮。”

我们在木柜的抽屉里找到个没完工的布娃娃雏形,只有光秃秃的身体,没有胳膊也没有脸。“老人肯定是想给薇薇织个新娃娃。”江屿拿起红线,指尖划过竹针上的纹路,“我们帮她做完吧。”

土灶里的灰烬早已冷透,我们就坐在门槛上,借着穿堂风缝补布娃娃。我用红线给娃娃缝裙子,针脚歪歪扭扭,江屿就耐心地帮我修正,她说:“你看这红线,像不像薇薇姐姐的红裙子?像不像奶奶刻的蔷薇纹路?”阳光穿过门框,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地上,和屋里的灰尘一起轻轻晃动。

布娃娃的红裙子渐渐成型时,我突然在竹篮的夹层里摸到个硬纸包,打开一看,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钱,最大的面额是十元,还有几张毛角的纸币,加起来不到一百块。旁边压着张纸条,是老人歪歪扭扭的字:“给薇薇买糖,等她回家。”

江屿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把钱小心翼翼地放回纸包,埋在老屋的桂花树下:“老人家到最后都盼着孙女回家呢。”我把缝好的红裙布娃娃放在床头,娃娃的脸对着照片里的祖孙俩,仿佛在说“我回来了”。

离开老屋时,我们在门上挂了把新锁,把老人没织完的毛线收进竹篮,打算带回纪念馆的“记忆疗愈区”。村口的老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像在替薇薇说谢谢。我回头望了眼那间爬满藤蔓的老屋,突然觉得掌心的蔷薇印记变得温热——

另一个“我”的声音在意识里轻轻说:“你看,红裙子的娃娃会带着外婆的念想找到她的,就像贝壳能听到海浪的回音,毛线能记住温暖的触感。”江屿握紧我的手,远处的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像薇薇和姐姐捡过的贝壳在闪光。

原来所谓的回音,不止藏在镜子里,还藏在没织完的毛线里,藏在压在竹篮下的纸币里,藏在每个记得她们的人心里。而我们缝的红裙布娃娃,终将带着迟到的温柔,在另一个世界找到那个等待了太久的小女孩,告诉她:

有人记得你的想念,有人把你的红裙子,缝成了永不褪色的春天。

上一章 共生体的血色浪漫 水屿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人格裂分的光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