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田柾国:卑俗动物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小李子  欧美风     

000.田柾国

田柾国:卑俗动物

cr.柏林

田柾国,28岁,耶鲁大学艺术史副教授,韩裔美国人。

他的根系一半扎在首尔钟路区的青石板下,一半蔓延在波士顿剑桥镇的红砖巷弄间,像一棵横跨太平洋的古老橡树。

1953年,朝鲜战争后不久,他的祖父背着一只磨损的皮箱走进哈佛校园。箱子里装着一册布满朱笔批注的《论语》和一只有着蛛网裂纹的李朝青瓷茶碗。

多年后,他的父亲在麻省理工攻读建筑学时,邂逅了正研究舒伯特的韩裔德国人音乐系女生。两人在查尔斯河畔的红砖教堂里交换了一对素银戒指,内侧刻着一个小小的韩文“恒”字。

田柾国的童年浸泡在这样的双重文化里。清晨听着母亲用德语哼唱《菩提树》,晚餐时跟着父亲用韩语背诵杜甫的古诗。

他的书架上布罗茨基的诗集与《园冶》相依而立,书脊都被手指磨得发亮。

-

他的学术道路走得像一局精心计算的围棋。

布朗大学的艺术史与东亚研究双学位,耶鲁的博士学位,师从艺术史泰斗罗伯特·哈里森。

答辩那天,他穿了父亲80年代的深蓝色西装,袖口暗绣着几不可见的家族纹章。

“老衣服比新西装更能让人沉下心。”

27岁获得终身教职时破了系里的记录。资深教授亨利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身上有这个时代已经丢失的钝感力。”

他笑笑没说话。

-

日常中的田柾国像块被岁月浸润的胡桃木,沉静中透着温润的光泽。

康涅狄格州橡树街12号的殖民风格老宅是他用积蓄买下的。前院那棵玉兰树据说有百年历史,每年四月,他会收集落在门廊的花瓣,装进祖母留下的玻璃罐,送给街区的老太太们。

“比花店里买的香得久。”

他几乎不用电子设备。书房里的座钟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滴答声恰好能盖过窗外偶尔的车流;写论文时用的是Moleskine硬壳笔记本,钢笔永远是那支磨损的LAMY Safari黑色款。

“金属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比键盘敲击更让思维安定。”

-

二十八岁生日前夜,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站在两种文化交界线上的观望者。”

同事们觉得他“过于严谨”,备课笔记永远用三色标注系统:红笔改逻辑,蓝笔补例证,铅笔记灵感。

学生们却爱他的课,他们说:“田教授讲的不是艺术史,而是藏在画布背后的人生。”

他会指着霍珀的《夜游者》,声音轻柔:“画中那个深夜独坐的人,像极了橡树街上漫步的自己。”

邻居们对他的印象带着一种含蓄的敬意。

亨德逊太太常看见他在黄昏时分修剪玫瑰,戴着磨破了指尖的羊毛手套;卡特先生在图书馆见过他帮年迈的管理员整理古旧画册,动作轻得像怕惊扰沉睡的色彩。

他们知道他在“大学里教书”,却说不清具体教什么,只觉得这位亚裔年轻人身上有种“旧时代的体面”。

雨天会主动帮忙收起门廊的报纸,雪后清扫自家门前时,会不着痕迹地延伸到14号的台阶下,鞋印在雪地里形成一条笔直的线。

-

他对自己的认知近乎苛刻。知道不擅长社交,便坦然接受“孤僻”的标签;明白学术圈的名利场规则,却坚持“论文如同波尔多红酒,等观点完全成熟才能发表”。

28岁这年,生活中最确定的坐标是:周三下午去纽黑文的拜恩斯古籍书店,每月第一个周末给首尔的外祖父打电话,聊最近读过的韩国文学。

以及,隔壁14号那个叫碧翠丝的女孩,总在放学后坐在紫藤架下,校服裙的褶边沾着草屑和彩铅痕迹,眼神专注得像在解读世界的密码。

上一章 000.碧翠丝 田柾国:卑俗动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