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原理》06
张子墨咬紧后槽牙,目光死死黏在那道匆匆跑远的背影上,喉咙里挤出一声低骂:“怂货!”尾音压得极轻,像是怕被人听见似的。
夜幕像一块沉重的黑布,悄无声息地笼罩下来。军训第一天的训练刚结束,新生们三三两两地围坐成圈,有人揉着酸痛的腿低声抱怨,有人仰头灌水。几位教官拖着音响和话筒大步走来,扬声问道:“谁会唱歌跳舞?上来露一手!”
张子墨忽然觉得后颈一阵冰凉,凉意顺着皮肤蔓延到全身。他闻到一股熟悉的花露水气味,清甜又带着一丝辛辣。他没动,任由那股香气在身边氤氲开来,心里默默祈祷这味道能沾在衣服上,好挡住那些烦人的蚊虫。
喷洒声渐渐停下,张子墨才缓缓举起手,声音不大但清晰:“我会唱歌。”
“想听什么?流行歌就行。”张子墨笑着问。
“多远都要在一起!!!”人群里突然冒出一声大喊,紧接着其他人跟着起哄,“对对对,唱这个!”
他深吸一口气,嗓音缓缓流淌出来。悠扬的旋律很快吸引了周围的教官,他们站在一旁安静聆听,眼神中透着意外的赞赏。
“你能不能——不离开呢——”高音部分他轻轻驾驭,真声直上,带着一丝颤抖却不失力量。唱到这里,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喷花露水的方向,瞳孔骤然收缩,又迅速恢复平静。
是黄朔。
原来他一直记得自己招蚊子的事,这花露水是特意为自己喷的。
等唱完第一首,张子墨的眼眶已经微微泛红,但他低头掩饰得很好,没人察觉。他抬起头,声音略带沙哑:“还有想听的吗?”
“如果可以!!”有人高喊。
“如果爱忘了!!!”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
“说说话!!!”又有人提议。
“情歌!!!”众人七嘴八舌,气氛愈发热烈。
连唱数首后,张子墨的嗓音渐渐发颤,额头渗出一层薄汗。他瞥见黄朔抬手将帽子扣在头上,遮住了微红的眼眶。旁人只当他是被歌声打动,根本没人察觉他的泪水已经在眼中打转。每一首都像在诉说他们的故事,可即便近在咫尺,张子墨始终没勇气上前搭话,甚至连正视对方一眼都不敢。
两个胆小鬼罢了。
开学后第三个月,导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辩论赛和全国实验大赛的消息。
“有兴趣的举手,不举手我就点名了!”导师的目光扫过教室,语气不容置疑。
教室里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黄朔,张子墨,你们成绩不错,这事就交给你们了。”导师直接点名。
“我不同意!”张子墨第一个反对,声音里透着明显的抗拒。
“我也拒绝。”黄朔低声接话,语调淡得像一杯白开水。
“先试试看,不合适再换人。”导师挥挥手,态度坚决。
事情就这么定了。
实验室碰头那天,张子墨心里暗骂了一句逃兵,转身去了其他地方。凌晨一点,化学系最豪华的实验室依然亮着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穿着白大褂,戴着橡胶手套和护目镜,捣鼓面前的一堆实验用品。
“理论上没这么少!”张子墨从草稿纸上抬起头,满脸写着不可置信。
“理论和实践是不一样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朔得意地挑了挑眉,嘴角微扬。
张子墨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声音软了几分:“服了,又让你占了上风!”
黄朔笑了笑,没接话,低头继续摆弄试管。
几天后,实验终于步入正轨。那是他们熬了三个大夜后的成果。再熬一个就是第四个夜晚了。
黄朔歇息的时间比张子墨多了些,因为张子墨始终不愿相信自己的结论是错的。晚上十二点整,张子墨还在埋头计算。黄朔从梦中醒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他身后,目光落在草稿纸上。
“这儿算错了,相对分子质量绝对没有这么小。”黄朔指向一处数字,声音平静却透着笃定。
张子墨一言不发地改正,鲜少地没有跟他争执。他站起来想去拿另一瓶试剂,手还没碰到,浓烈的血腥味突然涌上喉咙。
“噗——”鲜血顺着下巴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张子墨用手撑住桌子,身体摇晃了一下。黄朔眼疾手快,一把搂住他的腰:“去医务室,我背你。”
张子墨还想拒绝,眼前却瞬间一黑,整个人顺着黄朔怀里倒了下去。黄朔弯腰勾住他的膝弯,轻轻用力将他抱了起来,直奔医务室,连白大褂都没来得及脱。
“医生,他怎么样?”黄朔焦急地问,额角渗出一层薄汗。
“胃出血,火急攻心还劳累过度,哦对,还贫血。这毛病有点大了啊。”医生摇了摇头,语气严肃。
医生离开后,黄朔的目光落在张子墨裤子口袋里突然亮起的手机屏幕上。他犹豫了一下,将手机抽了出来。消息备注是奶奶:
墨墨,别熬太晚,奶奶的医药费不用你操心,你爸爸妈妈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