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风经过的夏天
本书标签: 校园  双向暗恋  少年心事     

第十七章:星河长明

风经过的夏天

深秋的云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林远和江叙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这一次,他们不是匆匆过客,而是带着满心的期待与使命。

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一场规模盛大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交流大会”即将在这里举办。消息一经传出,不仅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学者、制作人,甚至有国外的民族音乐研究团队慕名而来。林远和江叙作为这场活动的核心策划者之一,全程参与了筹备工作。

活动举办地选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大型广场,四周搭建起充满彝族特色的装饰,彩旗飘扬,灯笼高挂,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活动开幕前一天,林远和江叙早早来到现场,检查各项设备和流程。

“林远,舞台灯光调试得差不多了,但音响设备那边还有些小问题。”工作人员焦急地跑来汇报。林远皱了皱眉,立刻跟着工作人员前往音响控制室。

在控制室里,技术人员正满头大汗地调试着设备,各种线路交织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林远凭借着多年的演出经验,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这个功放的连接线好像有问题,换一根试试。”他指着其中一根线路说道。

经过一番折腾,音响设备终于调试完毕。林远长舒一口气,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广场上,为整个场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

江叙在另一边忙着安排参演人员的彩排顺序。这次活动不仅有“星火”乐队,还有来自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团体,大家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表演,从苗族的芦笙演奏到傣族的象脚鼓舞蹈,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华。

“阿依莫,你们乐队的节目安排在第三个,等会儿可以先去后台准备一下。”江叙找到阿依莫说道。阿依莫穿着崭新的彝族服饰,银饰在夕阳下闪烁着光芒,她笑着点头:“放心吧,孩子们都准备好了,这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夜幕降临,活动正式开始。舞台上的灯光瞬间亮起,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主持人用热情洋溢的话语介绍着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台下的观众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第一个节目是侗族大歌表演。一群身着传统侗族服饰的歌者走上舞台,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仅仅凭借着纯净的人声,便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那片宁静的侗寨,让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紧接着,“星火”乐队登场。阿依莫的女儿抱着改良后的月琴,站在舞台中央,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骄傲。随着一声清脆的月琴声响,音乐缓缓展开。这次他们带来的是一首全新创作的歌曲《星河之路》,歌曲中融入了彝族古老的祭祀音乐元素,同时结合了现代电子音乐的节奏,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的活力。

林远和江叙站在后台,紧张地注视着舞台上的表演。看着台下观众们投入的表情,他们知道,这首歌成功了。当歌曲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观众甚至站起来欢呼。

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热烈的反响。然而,就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瞬间倾泻而下。原本热闹的广场瞬间变得混乱起来,观众们纷纷寻找避雨的地方,工作人员也手忙脚乱地保护设备。

林远和江叙看着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心急如焚。他们知道,这场活动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如果就此中断,实在太可惜了。“不能让活动就这么结束!”江叙大声说道,“我们把演出转移到室内,附近不是有个大礼堂吗?”

林远立刻明白了江叙的意思,他迅速组织工作人员通知参演人员和观众转移场地。尽管雨下得很大,但大家都齐心协力,有序地进行着转移工作。阿依莫和“星火”乐队的成员们也主动帮忙,安抚观众的情绪。

当所有人都转移到大礼堂后,活动继续进行。虽然场地变小了,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最后一个节目是所有参演人员共同合唱的一首融合了各民族音乐元素的歌曲《共筑星河》。在歌声中,人们忘记了外面的风雨,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强大力量。

活动结束后,林远和江叙站在大礼堂门口,看着渐渐停歇的雨。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服,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次活动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却让我看到了大家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支持。”林远感慨地说。

江叙点点头:“是啊,而且这次活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民族音乐融合创新的魅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回到住处,林远和江叙收到了许多来自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反馈。大家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其中,一位知名音乐评论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场‘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交流大会’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它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让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交流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伴随着新的挑战。活动结束后,林远和江叙收到了许多商业合作邀请,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业和娱乐公司。这些合作邀请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但大多都要求他们按照商业市场的需求进行音乐创作,甚至对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过度商业化的包装。

面对这些诱惑,林远和江叙再次陷入了思考。他们深知,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商业利益的驱动,否则就会失去其本质和灵魂。“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初心。”江叙坚定地说,“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的是真正的热爱和尊重,而不是将其当作赚钱的工具。”

林远表示赞同:“没错,我们要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寻找那些真正认同我们理念的合作伙伴。”于是,他们婉拒了大部分商业合作邀请,而是将精力投入到与一些文化机构和公益组织的合作中。

他们与一家文化基金会合作,开展了“民族音乐进校园”项目。林远和江叙带着“星火”乐队走进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和高校,为学生们举办音乐会、开展音乐讲座。在课堂上,他们不仅传授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还讲述民族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各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一所偏远山区的小学里,当“星火”乐队演奏完一首彝族民谣后,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举起手:“老师,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歌,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多好听的音乐啊!”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林远和江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除了“民族音乐进校园”项目,林远和江叙还开始筹备一个线上民族音乐平台。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各民族的音乐作品、文化故事以及音乐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

为了收集素材,林远和江叙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深入到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走访民间艺人,记录下那些即将失传的古老音乐和故事。在一个壮族村寨,他们遇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艺人,老人向他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壮族乐器——马骨胡,并讲述了这种乐器在壮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会演奏马骨胡的人已经不多了,我希望你们能把它的声音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老人握着林远的手,眼中满是期待。林远和江叙郑重地点头,他们用专业的设备录制下了老人的演奏和讲述,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收录到线上平台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线上民族音乐平台终于上线了。平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上线首日,注册用户就突破了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在平台上分享着自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感悟。有人留言说:“这个平台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原来民族音乐如此丰富多彩!”还有人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我了解到了很多民族的文化,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

随着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林远和江叙收到了越来越多民间艺人的投稿。这些投稿中,有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融合创新的音乐尝试。他们认真聆听每一个作品,为优秀的创作者提供展示的机会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支由蒙古族青年组成的乐队。这支乐队将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与摇滚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音乐风格。林远和江叙被他们的作品深深吸引,决定帮助他们进行推广。

在林远和江叙的努力下,这支蒙古族乐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他们登上了各大音乐节的舞台,用独特的音乐风格征服了无数观众。乐队的主唱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林远和江叙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也让更多的人听到了蒙古族音乐的新声音。”

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音乐人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发光发热,林远和江叙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正在产生积极的影响,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林远和江叙再次回到了云南的那个彝族村寨。此时的村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星火”乐队的影响下,村里建起了音乐教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民族乐器和音乐创作。

阿依莫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村口迎接他们,孩子们手里拿着自己制作的小乐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娃娃们,你们看,现在村里的音乐氛围越来越浓了,好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音乐梦想。”阿依莫高兴地说。

林远和江叙走进音乐教室,看到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的音乐作品和照片。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递给林远一张乐谱:“老师,这是我自己写的歌,您能帮我看看吗?”林远接过乐谱,认真地看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那天晚上,村寨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星火”乐队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表演节目,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林远和江叙坐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相视一笑。

“你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江叙说。

林远点点头:“是啊,这只是开始,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民族音乐的星河会越来越璀璨,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夜空中,繁星点点,宛如一条星河,而他们,正走在这条星河之路上,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不懈努力着,让那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上一章 第十六章:余韵长歌 风经过的夏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