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常言道不长
本书标签: 幻想  小故事大道理 

第十九章 渡口的老艄公

常言道不长

赣江转弯处的渡口总飘着股鱼腥味。老艄公赵满囤撑着竹篙站在船头,粗布褂子被江风灌得鼓鼓囊囊,像面褪了色的帆。他手里的篙竿磨得发亮,竹节处包着层厚厚的浆壳——那是几十年江水泡出来的包浆。

“满囤叔,今儿个汛期要到了吧?”码头上卖杂货的王二隔着跳板喊。赵满囤往江心瞥了眼,浑浊的江水正漫过岸边的青石桩:“夜里得绑紧船缆。”他弯腰解开缆绳,竹篙往泥里一扎,渡船像条泥鳅滑进江里。

船头坐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皮箱上印着烫金的“上海”字样。“大爷,到对岸得多久?”年轻人推了推眼镜。赵满囤的篙竿在水里搅出漩涡:“顺流快,逆流慢,得看江里的水愿意走多快。”年轻人嗤笑一声,从皮包里抽出张报纸:“现在都修大桥了,这渡船早该淘汰了。”

赵满囤没接话。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江里的货船触了礁,他爹就是撑着这船,在浪里捞起七个落水的纤夫。后来爹的腿被礁石划穿,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船能渡人,也能渡心。”

渡船到了江心,年轻人突然惊呼一声——他的皮箱掉进江里,正随着漩涡打转。赵满囤扔下篙竿,一头扎进水里。江水像冰锥子扎进骨头,他摸到箱角时,手指头已经冻得发僵。

“这里面有我留学的文凭!”年轻人在船上大喊。赵满囤把箱子推上船,自己攀着船舷咳嗽,浊黄的江水顺着他的皱纹往下淌。年轻人忙着开箱检查,忽然发现赵满囤的裤脚在流血——刚才扎进江底的竹片划破了皮肉。

“大爷,我给您钱!”年轻人掏出钱包。赵满囤摆摆手,从船尾摸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他把艾草嚼烂了敷在伤口上,绿汁顺着脚踝滴进江里:“民国那时候,有个教书先生在这落水,他怀里揣着全村孩子的课本。我爹救他时,被浪打在礁石上,断了三根肋骨。”

年轻人愣住了。赵满囤重新撑起篙竿,船头劈开的浪花溅在他脸上:“你看这江水,急的时候能掀翻船,缓的时候能养鱼虾。人活着也一样,不能总想着快,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等一等。”

傍晚收船时,王二跑来递烟:“满囤叔,听说县里要在这修大桥了,往后没人坐渡船咯。”赵满囤把篙竿插进船头的铁环里,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桥修起来是好事,可这江里的水,总得有人看着。”

三个月后,大桥通车那天,赵满囤的渡船还泊在老地方。他坐在船头补渔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熟悉的声音。那个上海来的年轻人提着水果站在码头,身后跟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

“大爷,我带医生来给您看看腿。”年轻人把水果放在舱里,“我留在镇上的中学教书了,孩子们说,从来没人讲过赣江里的故事。”

赵满囤的手顿了顿,渔网的线在指间打了个结。江风掀起他的衣角,远处的大桥上车流如织,而渡口的水面上,晚霞正一点点漫过船板,像铺了层融化的金子。

那年冬天,赵满囤在渡口救了只受伤的江鸥。他把鸟养在船舱里,每天用小鱼喂食。开春时江鸥飞走了,却总在清晨飞回船头盘旋。后来年轻人带着学生来写生,画里的渡船旁总跟着只白色的鸟,画题写着:《守望》。

很多年后,大桥几经翻修,宽得能并排跑八辆汽车。但每个汛期来临前,仍有人看见个老人撑着竹篙,在渡口的江面上慢慢游弋。他不是在等乘客,只是想看看,那片养育了几代人的江水,是否还像当年那样,懂得在湍急处留一分温柔。

就像赵满囤常对来写生的孩子们说的:“真正的摆渡,从来不是把人从这岸送到那岸。是让你在过江的时候,看清水里的自己。”

上一章 第十八章 青瓷里的火候 常言道不长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小辫子的秘密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