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风动梧桐时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第四章 旧琴箱里的病历与未调准的音叉

风动梧桐时

暮色漫进琴房时,江野正用镊子挑开吉他音箱的防尘网。林小满抱着物理笔记本站在门口,看见他膝盖上摊着本泛黄的《吉他维修手册》,纸页边缘烫着"陈默"两个钢笔字——和器材室木盒上的笔迹一模一样。窗台上放着半杯冷掉的中药,蒸汽早散成几不可见的白气,混着松香与灰尘在光束里浮沉。

"教导主任昨天给的音箱......"江野头也不抬,镊子夹起块烧焦的电路板,"变压器烧了,得找个旧型号的替换。"他手腕翻转,护腕滑落露出新缠的绷带,渗血的纱布边缘沾着片干枯的梧桐叶碎屑。林小满想起今早路过医院时,看见他从住院部出来,白衬衫领口反着消毒水的冷光。

"我妈说......"她犹豫着开口,指尖摩挲笔记本里夹着的漆包线,"市医院的李医生是她老同学,或许能......"

"不用。"江野打断她,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他不肯用进口药,说那钱够买十把新吉他。"他把电路板扔进废料盒,金属碰撞声惊飞了窗沿上的麻雀。林小满这才注意到琴房角落堆着几个快递箱,上面印着"音乐器材专营店"的字样,发货地址都是同一个山区小镇。

"陆鸣说你上周寄了十二把二手吉他过去。"她走近些,闻到他袖口淡淡的消毒水味里混着机油香,"是给你爸以前教书的学校?"

江野的动作顿了顿,从音箱夹层抽出张折叠的信笺。信纸边缘磨出毛边,上面是稚嫩的铅笔字:"江老师,我们学会弹《小星星》了,王校长说等新琴弦到了,要办森林音乐会。"落款处画着歪歪扭扭的松树,树洞里塞着颗玻璃弹珠。

"他总说山里的孩子手指软,适合学乐器。"江野把信笺夹进维修手册,嘴角牵起抹极浅的笑,"其实是他自己想回去教琴,嫌医院的白墙太晃眼。"他忽然咳嗽起来,身体前倾时,护腕上的金属条刮到音箱外壳,发出刺耳的声响。

林小满慌忙递过水杯,却看见他后颈露出的绷带边缘——那不是普通的医用绷带,而是吉他弦专用的护指绷带,蓝白格子图案和她昨天在器材室看见的存货一模一样。"你的伤......"

"没事。"江野抹了把嘴角,重新拿起电烙铁,"上次拆音箱时被电容电的。"他说谎时会不自觉转左手的戒指,那是枚铜质的吉他拨片造型,此刻正被捻得发亮。林小满想起物理课讲过的电容器特性:储存电荷,也储存谎言。

窗外突然响起教导主任的喇叭声,伴随着乒乒乓乓的响动。两人跑到窗边,看见教导主任正指挥后勤人员搬梯子,目标是操场那棵老梧桐树——树洞周围被缠上了警戒线,昨晚藏在里面的吉他音箱不翼而飞。

"谁把音箱拿走了?"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江野没说话,只是盯着教导主任手里的对讲机,那玩意儿正发出断断续续的电流声:"......市局那边说,近期严查校园周边......"

"是陆鸣。"江野忽然说,从琴盒里拿出个用锡纸包裹的物件,"他今早来过,说查到音箱电路板上有监听模块。"锡纸剥开的瞬间,林小满看见里面是个纽扣大小的芯片,引脚焊着极细的漆包线,和她物理实验用的型号惊人相似。

教导主任的声音透过窗户钻进来:"......这棵树有安全隐患,下午就锯掉......"斧头劈进树干的闷响随之而来,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林小满看见江野的指节捏碎了手里的芯片,金属碎屑扎进掌心,血珠顺着纹路滴在音箱的电路图上,晕开深色的圆点。

"不能让他们锯树。"他的声音低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1978年我爸就是在那棵树下拿到第一个奖杯,树皮里还嵌着他摔断的琴弦。"他猛地站起身,踢翻了身后的工具箱,扳手滚到林小满脚边,映出她惊惶的脸。

就在这时,琴房的门被推开,陆鸣扶着助听器闯进来,手里挥舞着张纸:"教导主任刚收到的通知——市教育局要查'非法社团活动',音乐社在黑名单第一位!"他的助听器发出刺耳的啸叫,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耳廓在暮色里像片燃烧的枫叶。

江野接过通知,纸张边缘的红色印章像道新鲜的伤口。林小满看见他的喉结上下滚动,忽然想起昨天在医院走廊看见的场景:教导主任从缴费处出来,手里攥着叠单据,最上面那张写着"陈默 肺部肿瘤 靶向药申请"。原来那些被没收的音箱、被阻止的排练,都是他笨拙的保护。

"我们得把树洞里的东西全拿出来。"江野突然蹲下身,开始往背包里塞工具,"小满,你去实验室拿点绝缘胶带;陆鸣,你去器材室找扳手......"他的语速极快,像在拆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可怕。

林小满刚跑出琴房,就看见教导主任举着喇叭朝这边走来。她慌忙躲进楼梯间,却听见他对着对讲机低声说:"......老陈的情况恶化了,今晚必须把药送过去......那棵树不能锯,里面有他留给小野的东西......"

夜风突然变大,卷起走廊里的旧报纸。林小满想起母亲病房里的窗户,每到黄昏就会映出梧桐树的影子。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吉他弦,金属丝在掌心弯成弧形,像个未完成的圆。或许有些共振不必出声,有些保护藏在训斥里,就像教导主任地中海反射的阳光,看似刺眼,实则是想照亮被阴影遮住的琴弦。

当她抱着绝缘胶带跑回操场时,看见江野正站在老梧桐树下,手里拿着把音叉。教导主任的梯子就靠在树干上,后勤人员的斧头停在半空,所有人都盯着江野——他将音叉敲击膝盖,清脆的A音扩散开来,震得树上的梧桐叶簌簌作响,那些银白色的背面在暮色里明明灭灭,像无数封被风寄出的信。

"1978年,"江野的声音透过音叉的余震传来,"有人在这里藏过《黄河大合唱》的手稿;十年前,有人在这里埋过高考志愿表;昨天,有人在这里藏了给山区孩子的吉他。"他顿了顿,音叉的振动频率忽然变了,发出一种奇特的共鸣,"这棵树的年轮里,存着三代人的频率,教导主任,你确定要锯断它吗?"

教导主任举着喇叭的手微微颤抖,月光穿过他的地中海,在地面投下光斑,像极了物理课上的衍射实验。林小满看见他喉结滚动,最终放下喇叭,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江野:"你爸让我给你的,说比进口药管用。"

布包打开的瞬间,林小满捂住了嘴——里面是把崭新的音叉,尾部刻着"1978.5.12",正是江野护腕上的数字。江野拿起音叉敲击树干,这次的共鸣声悠长而稳定,震得树洞里掉出个铁皮盒,里面装满了泛黄的乐谱和一张CD,封面上写着《未完成的交响曲》,作曲人:陈默。

远处医院的方向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江野握紧音叉,指腹的血珠渗进刻字里,像给旧时光上了层釉。林小满忽然明白,有些频率永不衰减,有些电路无需导线,就像此刻梧桐叶翻转的沙沙声,和救护车的蜂鸣声,在晚风中形成了奇妙的共振,奏响一首关于守护与传承的序曲。

而在医院的急救室里,江野的父亲正抓着护士的手,喃喃念着:"琴弦......没生锈......"心电监护仪的曲线忽高忽低,像极了琴房里那台破音箱发出的刺啦声,却在某一刻突然变得规律——就像有人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频率,让沉寂的生命重新开始振动。

梧桐树下,教导主任默默收起了斧头,抬头望着被月光镀银的树叶。江野把音叉放进铁皮盒,盖上盖时,听见林小满轻声说:"其实物理里的共振现象,和音乐里的和声学,原理是一样的。"他抬头看她,发现她眼里映着星光,像两枚调准了频率的音叉,在夜色中微微震颤。

风又起了,这次带来了远处琴房的钢琴声,断断续续弹着《小幸运》的旋律。林小满看着江野掌心的伤口,忽然想起他说过的话:音符不会生锈,只要有人记得奏响。而这棵老梧桐树,就是所有未说出口的频率的共鸣箱,等待着风,把它们送往正确的方向。

上一章 第三章 破音箱里的海与未完成的电路图 风动梧桐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