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铭堂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悲剧  撒刀子   

铭堂

到了湖州,我寻遍了城里的药铺和客栈,却没找到货郎说的老妇人和病弱姑娘的踪迹。倒是在一条卖绣品的巷子里,看见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攥着块绣了半只蝴蝶的帕子,针脚里藏着极细微的勾连——那是阿绾教我的辨法,她绣活时总爱在暗处留个小勾,说是怕别人仿了去。

“这帕子是谁绣的?”我蹲下身问她。

小姑娘怯生生地指了指巷尾:“是、是个戴帷帽的姐姐教我的,她说我绣得好,就把没绣完的帕子送我了。她还说,蝴蝶要成对才好看,等她回来,再教我绣另一只。”

“她什么时候走的?往哪去了?”

“前天早上走的,说要去山里找一种开在石缝里的桃花,能治咳嗽。跟她一起的老奶奶背着药篓,说那花只有辰时开,去晚了就谢了。”小姑娘掰着手指,“她们还买了我的桂花糕,说要带到山上去当干粮呢。”

山里的桃花?我心头一动。阿绾曾跟我说过,她幼时在一本旧医书上见过,岭南有种“石上桃”,花期短,只在晨露未晞时绽放,据说能润肺止咳。当时她笑着说:“要是哪天我咳得厉害,就去寻来试试,说不定比你的金疮药管用。”

我顺着小姑娘指的方向往山里走,山路崎岖,沿途果然看见几处被踩折的野草,草叶上还沾着些淡粉色的花瓣碎屑。行至半山腰,一块平整的青石上,放着个空了的桂花糕纸包,旁边散落着几粒杏仁——阿绾向来不爱吃杏仁,说是味道苦,可每次买糕点,总让店家多放些,说我练剑耗力气,吃了能补神。

暮色降临时,我在一处山泉边发现了更确切的痕迹:泉眼旁的石头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狰”字,笔画深得几乎要刻穿石头,最后一笔却突然收了,像是刻到一半被人轻声唤住。

这字迹,我认得。去年在洛阳城外的破庙里,她趁我睡着,就在柱子上刻过同样的字,被我醒来时撞见,她红着脸说:“刻个记号,以后你寻我,就凭着这个找。”

山风渐凉,我坐在青石上,摸出腰间那支新刻的桃木簪。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来,簪头的桃花纹在石上投出细碎的影,像极了她从前总爱画在我剑穗上的图案。

远处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山泉叮咚,像是有人在耳边轻声哼着她常唱的那支江南小调。我突然想起阿绾留的字条里,被划掉的那句“等到来年桃花开”——或许,她不是写不下去,只是想亲自说给我听。

第二日清晨,我顺着山泉往下走,在山脚下的驿站歇脚时,听见两个挑夫闲聊。

“听说了吗?昨天有个老妇人雇了顶轿子,说是要抬着个姑娘去泉州,给的价钱高得很,还特意嘱咐,轿子要铺三层棉垫,走得慢些稳些,说姑娘身子弱,经不起颠。”

“泉州?那地方暖和,倒是养病的好去处。我还看见那老妇人买了包桃花酥,说是姑娘爱吃,路上怕凉了,特意用棉絮裹了三层呢。”

我猛地站起身,驿站门口的桃树正落着花,一片花瓣飘落在我手背上,带着些微的暖意。

泉州。

我摸了摸胸口,那里的伤口早已结痂,只是偶尔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但这一次,痛里似乎掺了点别的东西,像石缝里钻出的嫩芽,带着点不管不顾的劲。

我重新握紧“碎星”剑,剑身在晨光里闪着亮。这一次,我不再是循着她留下的痕迹追赶,而是朝着有桃花、有暖意的地方走去。

或许前路依旧漫长,或许那所谓的“石上桃”根本治不好她的病,或许她只是想找个地方静静待着,不愿再被江湖纷扰缠上。

但只要那半只没绣完的蝴蝶还等着另一只,只要那包被棉絮裹着的桃花酥还在路上,只要我往南走,总能离她近一点。

风从南方吹来,带着潮湿的暖意,像是有人在轻声说:“慢点走,别急。”

上一章 参 铭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