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渊和沈念在村民们淳朴善良的照料下,逐渐融入了这个陌生而宁静的村落生活。他们虽对过去的一切记忆空白,但彼此间那份源于灵魂深处的亲近感却与日俱增,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羁绊,将两人紧密地系在一起。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轻柔地透过茅屋那略显破旧的缝隙,洒落在他们的脸上时,顾渊和沈念在清脆的鸡鸣声中悠悠转醒。惺忪睡眼对视的瞬间,两人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不禁相视而笑。这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虽带着在陌生环境中的些许羞涩,却满是相互慰藉的温暖,仿佛在这混沌的世界里,彼此就是对方最安心的存在。
起身之后,他们便自然而然地跟着村民们一同投入到每日的劳作之中。顾渊随着村里身强力壮的男人们前往田间耕地,尽管失去了记忆,可他的身体似乎本能地储存着某种力量,挥动锄头时,动作娴熟且充满力量,每一次锄头落下,都带着一股虎虎生风的气势。不一会儿,他的额头便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依旧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劳作间隙,一位经验丰富的年长村民走上前来,赞许地拍了拍顾渊的肩膀,感慨道:“小伙子,别看你啥都记不得了,这干活的本事可一点没落下啊!就凭你这股子劲头,以后准能过上好日子。”顾渊听后,憨厚地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说道:“大叔,我也奇怪呢,一拿起这锄头,就觉着特别顺手,好像以前没少干这活儿。”
与此同时,沈念则跟随着村里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学习各种家务琐事。她那认真专注的模样,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刻入脑海。在厨房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她紧紧盯着老妇人们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用心学习着如何将那些简单朴素的食材,巧妙地烹制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饭菜。第一次尝试下厨时,沈念决定煮一锅粥。她站在炉灶前,略显紧张地往灶膛里添柴,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她的脸庞。煮粥的过程并不顺利,她手忙脚乱地控制着火候,一会儿担心火太大粥会糊锅,一会儿又怕火太小煮不熟。然而,凭借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与生俱来的聪慧,她最终还是成功煮好了一锅粥。当她小心翼翼地把热气腾腾的粥端到顾渊面前时,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仿佛在等待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评判。顾渊接过碗,轻轻吹了吹,舀起一勺粥送入口中。刹那间,一种熟悉而温暖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的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抬头看向沈念,由衷地赞叹道:“这味道,真好喝,感觉好熟悉啊,就好像以前无数次喝过你做的饭一样。”沈念听了,原本紧张的神情瞬间放松,脸上绽放出如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说道:“我也觉得特别神奇,做饭的时候,好多步骤就好像本能地知道该怎么做,就像……就像以前做过无数次似的。”
午后,炽热的阳光稍稍收敛了些光芒,劳作暂时告一段落。顾渊和沈念会携手在村子里悠然散步。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走过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流动的银色丝带。溪水中,五彩斑斓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着,时而欢快地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调皮地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沈念被这生动的景象吸引,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将手轻轻探入溪水中。清凉的溪水从她的指尖滑过,带来一阵舒爽的感觉,她闭上眼睛,脸上洋溢着纯真而满足的快乐,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被溪水带走。顾渊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始终温柔地落在沈念身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他看着沈念那如同孩童般纯真的笑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不由自主地走上前。他弯腰捡起一颗圆润的小石子,手臂轻轻挥动,小石子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扑通”一声落入溪中,溅起一圈圈美丽的水花。沈念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吸引,睁开眼睛,看着那荡漾的水花,不禁咯咯直笑。笑声在溪边回荡,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馨。
日子就在这样平淡而温馨的节奏中一天天悄然流逝。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之下,一些细微却又令人不安的异样开始如幽灵般悄然浮现。偶尔,当顾渊和沈念在田间劳作或是在村子里漫步时,他们会不经意间瞥见有陌生的身影在村子边缘一闪而过。那些身影如同鬼魅般飘忽不定,每当他们试图快步靠近,想要看清楚对方的模样时,那些神秘的身影却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诡异气息。到了夜晚,当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时,他们居住的茅屋周围总会传来一些奇怪的声响。有时像是有人在蹑手蹑脚地走动,脚步声轻微而急促;有时又像是一阵低沉的私语,声音模糊不清,仿佛在密谋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这些异常现象如同一片片乌云,悄然笼罩在顾渊和沈念的心头,让他们心中隐隐不安。然而,失忆的他们,犹如迷失在黑暗森林中的旅人,既无从知晓这些诡异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们只能在这种日益加剧的不安中,继续着看似平静的每一天的生活。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更大的危机或许正迈着沉重而隐秘的步伐,步步逼近,如同暴风雨前压抑的宁静,随时可能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宁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