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当文字吻过代码
本书标签: 轻小说  校园 

第二章 错位的选修课与代码里的星子

当文字吻过代码

九月的午后,阳光把江大的教学楼晒得暖洋洋的。苏晚吟抱着一本《西方现代派文学史》,站在公告栏前,眉头微微蹙着——她选的“创意写作实践”课被调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跨学科创新实践”的选修课。

公告栏前挤满了选课失利的学生,抱怨声此起彼伏。“这课听着就像水课啊!”“听说要和计算机系的一起上,想想就头大。”苏晚吟的心情也跟着沉了沉,她对那些敲代码的东西一窍不通,光想想满屏幕的0和1就觉得头晕。

正准备转身离开,手腕突然被人拉住。许言风风火火地跑过来,额前的碎发都被吹得立了起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三明治。“晚吟!你也被调剂到这破课了?”她嘴里塞满了食物,说话含糊不清,“我刚从教务处打听来的,这课是学校新搞的试点,要中文系和计算机系组队完成项目,据说还要答辩评优,搞不好影响绩点!”

苏晚吟的心更凉了。她看着公告栏上“跨学科创新实践”几个黑体字,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许言还在旁边叽叽喳喳:“听说计算机系的‘大神’顾景深也选了这课,就是那个开学典礼用代码致辞的怪咖,想想和他一组我就……”

“顾景深”三个字像颗小石子,在苏晚吟的心湖里荡开一圈涟漪。她立刻想起图书馆那个把银杏叶叫做“生物残骸”的男生,还有他敲键盘时专注又冷漠的侧脸。如果真和他一组……她打了个寒颤,觉得这门课大概会变成一场灾难。

“希望别那么倒霉吧。”苏晚吟叹了口气,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史》抱得更紧了些,仿佛这本书能给她一点安全感。

顾景深走进“跨学科创新实践”教室时,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他习惯性地找了个靠后的位置,拿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在运行一个小程序——实时统计教室里的男女比例、专业分布,甚至推算出了最佳组队组合。

林宇一屁股坐在他旁边,胳膊肘捅了捅他的胳膊:“大神,听说这课要组队搞项目?我跟你一组呗,我给你打辅助!”他凑过来看顾景深的屏幕,眼睛瞪得溜圆,“嚯,你连这个都算出来了?最佳组合是……中文系女生?”

顾景深的指尖在触摸板上顿了顿。屏幕上的数据分析显示,与中文系学生组队,项目的创意得分会显著提高,而他的算法能力可以弥补对方技术上的不足。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看,这确实是最优解。但他脑子里却不合时宜地冒出图书馆那个女生的脸——她抱着《诗经》时认真的样子,还有被他说“生物残骸”时气鼓鼓的表情。

“随机分配吧。”顾景深关掉了小程序,打开了一个空白的文档,“没必要刻意组队。”

林宇撇撇嘴,显然不信他这套说辞。他贼兮兮地往教室前排瞄了一眼,突然用胳膊肘撞了撞顾景深:“哎,你看那个穿白裙子的女生,是不是上次图书馆跟你抢座位的那个?中文系的,叫苏晚吟,我听许言说的。”

顾景深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苏晚吟正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低头写着什么。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上,镀上了一层浅金色,她写字的姿势很轻,手指捏着钢笔,像在捏着一片羽毛。和图书馆那次不同,她今天看起来很安静,连眉头都舒展着,不像个会为了一片叶子和人争执的样子。

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两秒,就移开了视线,重新看向自己的电脑屏幕。可不知怎么的,刚才那个小程序的分析结果突然在脑子里冒了出来——“最佳组合:中文系女生苏晚吟”。这个结论显然不符合逻辑,他甚至不知道她的专业能力,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

“同学们安静一下!”讲台上传来授课老师的声音,是个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笑容温和,“欢迎大家来上‘跨学科创新实践’这门课。这学期我们的主题是‘沉浸式互动叙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要结合文学创意和技术实现,做一个能让用户参与其中的故事项目,比如互动剧本杀、AR叙事游戏等等。”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苏晚吟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好奇——互动剧本杀?这个听起来好像没那么可怕。她喜欢写故事,也喜欢玩剧本杀,如果能自己设计一个,似乎也挺有趣的。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分组,”老师推了推眼镜,“为了保证跨学科的融合,我会随机匹配中文系和计算机系的同学组成两人小组。大家放心,后续会有专项指导,帮助大家磨合。”

苏晚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千万别是顾景深,千万别是顾景深……

老师拿出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两个系的学生名单。随着他指尖一点,名单开始飞速配对,最终定格在投影幕布上。

苏晚吟的目光死死盯着幕布,当她的名字和另一个名字并排出现时,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苏晚吟(中文系)——顾景深(计算机系)”

旁边的许言倒吸一口凉气,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晚吟,这……这也太巧了吧?”

苏晚吟没说话,只是觉得头皮发麻。她缓缓转过头,看向教室后排。顾景深也正好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撞了个正着。

男生的表情没什么变化,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这个结果对他来说和运行一段普通代码没什么区别。可苏晚吟却从他那双漆黑的眼睛里,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惊讶?还是别的什么?

顾景深确实有点意外。他看着幕布上自己和苏晚吟的名字,脑子里那个不合理的小程序结论再次冒了出来。这显然是概率极低的随机事件,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觉得麻烦,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就像一段本该报错的代码,却意外地通过了编译。

“好了,分组结果已经公布,”老师拍了拍手,“请大家尽快找到自己的组员,互相认识一下,课后建个群,下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项目构思。”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起身寻找自己的组员。苏晚吟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东西,心里把所有能想到的神仙都拜了一遍。许言在她耳边打气:“没事的晚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你负责写故事,让他负责敲代码,井水不犯河水!”

苏晚吟深吸一口气,抱着自己的书,一步一步地朝教室后排走去。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一分。离顾景深越近,她就越能清晰地听到他敲键盘的声音,清脆、规律,像在倒数计时。

“那个……顾同学,你好。”她站在他的座位旁,声音有点小,像蚊子哼哼。

顾景深抬起头,合上了笔记本电脑。“你好,苏晚吟。”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清朗,却比在图书馆时柔和了一些,“关于项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苏晚吟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我……我对互动剧本杀有点兴趣,我平时喜欢写故事,也玩过一些,可以负责剧情和角色设计。”

“嗯。”顾景深点点头,“技术方面我可以负责,比如用AI生成不同的剧情分支,或者做一个简单的互动程序。”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剧本的逻辑必须严谨,不能有漏洞,否则技术很难实现。”

又是这样!苏晚吟心里的小火苗又被点燃了。她皱了皱眉:“故事有时候需要一点模糊和想象的空间,太严谨了反而没味道。”

“模糊和想象不能替代逻辑。”顾景深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用户在互动时会做出各种选择,如果剧情逻辑有漏洞,很容易出戏。”

“可剧本杀的魅力就在于……”

“逻辑是基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又差点争执起来。旁边的林宇看得目瞪口呆,拉了拉顾景深的胳膊:“大神,刚组队就讨论这么激烈啊?要不先加个微信,回去慢慢聊?”

苏晚吟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激动,脸颊微微发烫。她拿出手机:“对,先加个微信吧。”

顾景深也拿出手机,点开了微信二维码。苏晚吟扫了一下,添加好友的申请发送过去,备注是“跨学科项目-苏晚吟”。很快,她通过了验证,顾景深的微信头像是一片黑色的星空,看不到脸,朋友圈一片空白,像他的人一样,透着点距离感。

“我建个群吧,把老师也拉进来。”苏晚吟说着,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着。

“不用。”顾景深突然说,“我们直接沟通效率更高。”

苏晚吟的手指顿了顿,抬起头看他。男生的表情很坦然,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沟通效率,这很符合他的行事风格。可苏晚吟的心跳却莫名快了半拍,总觉得“直接沟通”这四个字,有点不一样的意味。

“也行。”她低下头,掩饰自己的不自在,“那我们什么时候再讨论?”

“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顾景深几乎没有犹豫,“那里环境适合讨论,也方便查资料。”

又是那个位置!苏晚吟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想起那片被他叫做“生物残骸”的银杏叶,还有他低头敲代码时专注的侧脸。她点了点头:“好。”

顾景深站起身,拿起背包:“那明天见。”

“明天见。”

看着他离开教室的背影,苏晚吟才松了口气。许言立刻凑过来,一脸八卦:“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火药味十足?我看你们俩站在一起,空气都要炸了!”

“别胡说。”苏晚吟嗔了她一眼,心里却有点乱。她拿出手机,看着顾景深那个黑色的星空头像,手指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敢点进去看他的朋友圈。

而另一边,走出教学楼的顾景深,也拿出了手机。他看着微信列表里那个新添加的好友,头像是一片银杏叶,和图书馆那片很像。他的指尖在屏幕上停了停,最终还是把手机放回了口袋里。

林宇跟在他旁边,笑嘻嘻地说:“大神,你跟苏晚吟还挺有缘分的啊,不仅抢同一个座位,还被分到一组。我看她对你好像有点不一样哦。”

顾景深没理他,脚步却下意识地加快了些。阳光穿过树叶落在他的身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他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也许,这门“跨学科创新实践”课,不会像他预想的那么枯燥。

第二天下午三点,苏晚吟准时来到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顾景深已经到了,正坐在那里看一本关于AI互动设计的书。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照得根根分明,少了些平时的疏离,多了些安静的温柔。

苏晚吟放轻脚步走过去,把带来的笔记本放在桌上。“抱歉,我来晚了吗?”

顾景深抬起头,摇了摇头:“没有,我提前到了。”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坐吧,我整理了一些关于互动剧本杀的技术案例,你可以看看。”

苏晚吟坐下,拿起顾景深放在桌上的打印资料。上面是一些国外的案例,用AI和程序实现的互动剧情,看起来很复杂,却也很有趣。她不得不承认,顾景深在这方面确实很专业。

“这些都好厉害。”她由衷地赞叹道。

顾景深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技术只是工具,关键还是看故事。你有什么具体的剧情想法吗?”

提到故事,苏晚吟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我想做一个关于‘星象’的剧本杀。主角是一个能看懂星象的女生,她通过星象预测到一场灾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破解的方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目的。玩家的选择会影响剧情走向,最终有不同的结局。”

顾景深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

“星象本身就很神秘,能给故事增加一些浪漫和悬疑的色彩。”苏晚吟越说越兴奋,“而且不同的星象对应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可以给角色设计提供很多灵感。”

“星象缺乏科学依据。”顾景深听完,很直接地指出,“用星象来推动剧情,逻辑上站不住脚。”

苏晚吟的热情瞬间被浇灭了一半。她瞪着顾景深:“这只是故事设定,不需要完全符合科学!就像神话故事里的神仙,难道也要用科学解释吗?”

“神话故事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星象……”

“星象也有自己的逻辑体系!”苏晚吟打断他,语气有点急,“古人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甚至形成了占星学,这也是一种逻辑!”

顾景深看着她激动的样子,突然沉默了。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亮得像有星星在里面闪烁,和他代码里的星空不一样,更生动,更有温度。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可以试试。”

苏晚吟愣住了:“你……你同意了?”

“你的想法有创意,”顾景深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认真,“虽然星象缺乏科学依据,但作为故事设定,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把星象作为一种符号,来推动剧情,而不是真的用它来解释逻辑。”

苏晚吟没想到他会妥协,心里有点惊讶,还有点说不出的高兴。她低下头,掩饰自己嘴角的笑意:“那……我们就以星象为主题?”

“可以。”顾景深点点头,“你负责设计具体的剧情和角色,我来想想怎么用技术实现互动。”他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一个文档,“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程序,让用户输入自己的生日,生成对应的‘守护星象’,然后根据不同的星象,解锁不同的剧情线索。”

苏晚吟凑过去看他的电脑屏幕,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很快,一个简单的程序框架就出来了。虽然她看不懂那些代码,但能感觉到顾景深的专业和效率。

“这个想法不错!”她由衷地赞叹道,“这样用户会更有代入感。”

顾景深的指尖顿了顿,侧头看了她一眼。她的脸颊离他很近,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像某种花香,很清新。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上,有几根调皮的碎发翘了起来,他下意识地想伸手帮她捋一下,手抬到一半又停住了,转而拿起桌上的笔:“具体的星象对应哪些剧情,需要你详细设计一下。”

苏晚吟没注意到他的小动作,点点头:“我晚上回去整理一下,明天发给你。”

“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各司其职,偶尔交流几句,气氛意外地和谐。苏晚吟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设计着剧情的起承转合和角色的性格命运;顾景深则在电脑上敲着代码,构思着互动程序的实现方式。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重叠在一起。苏晚吟抬起头,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突然说:“顾景深,你看,今天的晚霞很好看,像火烧云,在古代,这可是吉祥的兆头。”

顾景深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晚霞确实很美,红色、橙色、紫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绚烂的画。“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火烧云是由于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汽散射形成的。”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确实很美。”

苏晚吟没想到他会承认“很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偶尔也可以不那么理性。”

顾景深转过头,看着她的笑脸。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像盛满了阳光。他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代码运行时突然出现的一个小bug,细微却不容忽视。

“有时候,理性也能发现美。”他看着她,声音低沉了些,“比如,计算晚霞的色彩分布规律,也能找到一种秩序的美。”

苏晚吟被他逗笑了:“好吧,算你说得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图书馆里的人也越来越少。顾景深合上电脑:“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回去完善一下程序框架。”

“好。”苏晚吟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我晚上把剧情大纲发给你。”

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晚风吹在身上,带着一丝凉意。梧桐叶在脚下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学生们的说笑声,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走到岔路口,苏晚吟停下脚步:“我往这边走,明天见。”

“明天见。”顾景深点点头,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才转身朝自己的宿舍楼走去。

回到宿舍,苏晚吟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写剧情大纲。她的心情很好,连指尖都带着笑意。许言凑过来,好奇地问:“跟顾大神讨论得怎么样?没吵架吧?”

“没有,”苏晚吟笑着说,“他其实……也没那么讨厌,挺专业的,还很有想法。”

“哦?”许言挑眉,“这是改观了?我就说嘛,顾景深虽然看起来冷冰冰的,但人应该不错。”

苏晚吟没说话,只是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她想起顾景深低头敲代码时的样子,想起他承认晚霞很美的时候,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在悄悄蔓延,像春天的藤蔓,温柔地缠绕上心头。

而另一边,顾景深回到宿舍,也打开了电脑。他没有立刻继续完善程序,而是点开了苏晚吟刚刚发来的剧情大纲。她的文字细腻而生动,把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都写得很饱满,连带着那些关于星象的描述,都显得格外有吸引力。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落在其中一段描写上:“当猎户座升起时,主角会在图书馆的银杏树下,找到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

顾景深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扬了一下。他想起图书馆那片银杏叶,想起苏晚吟头像上的那片银杏叶,突然觉得,这个剧情设定,似乎也没那么不合理。

窗外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钻石,一闪一闪的。顾景深打开自己写的星空代码,屏幕上的星星随着他的操作,组成了一个猎户座的图案。他看着屏幕上的星象,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苏晚吟说的没错,有些东西,即使缺乏科学依据,也依然有着动人的力量。

就像此刻他心里的感觉,无法用代码计算,无法用逻辑解释,却真实地存在着,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子,在时光里,悄然闪烁。

上一章 第一章 图书馆的“文字”与“代码” 当文字吻过代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剧本里的伏笔,代码中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