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大观园中菊花开得正盛,金黄、雪白、深红各色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为即将到来的诗社增添几分雅趣。林黛玉立于窗前,手中握着一卷诗稿,目光却落在庭院深处那片盛开的菊圃上,嘴角微微扬起。
她已非昔日那个病弱无助的少女,灵泉赋予她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是超凡的才思与从容的心境。这一回诗社以“菊”为题,她心中已有腹稿,只待今日一展锋芒。
紫鹃端着茶水进来,见她神态自若,不禁轻声道:“姑娘今儿神色轻松,莫非是胸有成竹了?”
黛玉接过茶盏,浅啜一口,笑道:“不过是一场文墨之争,输赢倒也不必太在意。”
紫鹃看着她眉眼间透出的自信,心头微暖,却又隐隐担忧:“只是宝姑娘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黛玉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她知道,自从上次诗社夺魁之后,自己已然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可她也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午后时分,众人陆续齐聚藕香榭。探春、迎春、惜春皆已落座,李纨执笔准备记录,宝玉亦早早到场,见黛玉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林妹妹来了。”他起身相迎,语气温柔。
黛玉点头示意,缓步走到案前坐下。不多时,宝钗也翩然而至,一身素雅长裙,举止端庄,向众人含笑问好。
“今日题目是‘菊’,诸位可有腹稿?”李纨环视众人,率先开口。
宝钗轻抚袖口,淡然道:“我昨日已拟了两首草稿,还请诸位指教。”
说着,她将手中诗稿递出,众人传阅,纷纷称妙。探春皱眉道:“宝姐姐果然才思敏捷,竟已写了两首。”
李纨看了几眼,点头道:“的确不错,用词工整,意境清幽。”
宝玉虽未说话,但眉头微蹙,目光却悄悄看向黛玉。他知道,林妹妹从不争先,但她一旦出手,往往惊艳四座。
宝钗所作第一首《咏菊》:
疏影横斜处,幽香绕篱边。霜寒犹自傲,不与众芳妍。静对东篱下,心随远梦牵。谁言秋色老,此意最堪怜。
第二首《对菊》:
独坐小庭隅,闲听细雨疏。花残香未减,叶落韵尤舒。不羡桃红艳,偏怜菊影孤。清心常自守,何必问江湖。
写罢,众人低声吟诵,皆露赞许之色,探春叹道:“宝姐姐这两首诗,句句清雅,意境深远,实属难得。”
黛玉不动声色地铺开纸张,提笔蘸墨,脑海中浮现昨夜饮下灵泉水后浮现的诗句片段。灵慧泉水不仅让她思路清晰,更仿佛将天地间的诗意尽数汇聚于心。
她略一沉吟,便挥笔写下:
咏菊
孤芳不染尘,傲骨自生寒。霜重花犹艳,风高志愈坚。不随桃李色,独守晚秋天。谁解其中意,唯有月下眠。
写罢,她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抬眸望向众人。
李纨最先看完,神情微动,随即递给探春。探春读完,眼中光芒一闪,低声道:“这诗……比宝姐姐的更见气骨。”
迎春亦点头:“是啊,句句皆有风骨,不流于俗。”
宝钗原本笑意盈盈,此刻却微微敛眉,指尖不自觉地收紧。她自然听得出来,众人对黛玉的评价已悄然超越自己。
宝玉轻声念诵:“孤芳不染尘……林妹妹这首诗,才是真真正正的咏菊。”
众人纷纷附和,连平日里对黛玉颇有微词的李纨也难得露出赞许之色。
就在此时,王熙凤款步而来,一身锦绣华服,笑声爽朗:“哟,大家好热闹啊!”
众人忙起身迎接,她扫了一圈,目光落在黛玉身上,笑道:“听说林丫头又写了好诗,快让我瞧瞧。”
李纨将诗稿递上,王熙凤接过,粗略一看,笑着点头:“果然是好诗,难怪大家都夸。”
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道:“只是诗社评选,还是要公平公正些,不能偏颇。”
此话一出,众人皆知其意。王熙凤素来八面玲珑,今日这话,显然是在为宝钗撑腰。
就在这时,刘姥姥突然从角落里站起,憨厚一笑:“老身虽不懂诗,但听了几句,倒是觉得这位林姑娘的诗最有骨气,不像那些柔柔弱弱的句子。”
众人一愣,随即哄笑起来。王熙凤脸色微变,却不好发作。
李纨趁势道:“既然众人都觉得林姑娘的诗最佳,那就依众议吧。”
王熙凤只得勉强一笑:“也好,林姑娘确实才华横溢。”
评比结果出炉,黛玉果然夺得魁首。众人纷纷祝贺,宝玉更是满脸骄傲。
宝钗坐在一旁,面上仍挂着微笑,眼神却冷了几分。她缓缓收起自己的诗稿,低声对身旁的李纨道:“林妹妹果然不同以往了。”
李纨点头,却不语。
散场之时,众人三三两两地离去。黛玉收拾好诗稿,正欲离开,忽听身后传来宝玉的声音。
“林妹妹,你的诗……真是令人敬佩。”
她回头看他一眼,淡淡一笑:“不过是信手拈来罢了。”
宝玉认真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欣赏:“你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怯懦。”
黛玉微微一怔,随即垂眸:“人总要成长,不是吗?”
宝玉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总觉得,林妹妹变得越来越陌生,却又让他无法移开目光。
远处,宝钗站在廊下,目送黛玉离去,脸上依旧温婉如常,手中帕子却被她紧紧攥住。
她低声对身旁的侍女道:“去查一查,林黛玉近来都在做什么。”
侍女应声而去,她转身步入亭中,望着满园菊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与此同时,在贾母房中,王夫人正低声吩咐周瑞家的:“林丫头最近太过张扬,你多留意她的行止,莫让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周瑞家的点头应下,悄然退下。
夜色渐深,大观园内灯火点点,风中飘来淡淡的菊香。林黛玉独自回到房中,靠在窗边,望着天际繁星,心中却异常清明。
她知道,今日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在这贾府之中,才情固然重要,但人心更为复杂。她必须步步为营,才能真正立足于此。
紫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替她掩上窗户,轻声道:“小姐今日夺魁,真是让人佩服。”
黛玉转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是坚定:“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紫鹃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她知道,林黛玉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帷幕后哭泣的少女了。
窗外,秋风拂过,带起一阵菊花的清香,仿佛也在为这场诗社的胜局献上无声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