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央,潇湘馆内灯火微明。林黛玉坐在案前,眉心红痣隐隐泛着淡光,眸中却是一片清明。自上次王夫人借香料之事试探后,她便愈发谨慎行事。为防情绪波动影响诗社比试时的发挥,她在绛珠灵韵空间内炼制“静心丹”,以求心境平稳。
紫鹃轻手轻脚地将一盏温茶放在她手边,低声问道:“姑娘,今日风向偏西,炉火又不太稳,要不要暂缓?”
黛玉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手中的一卷《丹韵赋》上。书页间墨香清幽,字里行间透出几分玄机。她合上书,轻轻吐了口气,“不能再拖了。再过两日便是诗社之期,若不提前调理好心绪,怕是难以应对。”
她说罢,起身走向屏风后的密室。那是一间极小的净室,平日用来焚香静坐,如今却被她用作炼丹之所。室内设有一方石台,台上摆着一只小巧的丹炉,炉身通体碧绿,乃是从空间中寻得的灵器——“青玉凝香炉”。此炉需以灵力催动,方可稳定温度,控制药性。
她盘膝坐下,指尖轻点炉沿,灵泉之力缓缓注入其中。炉内火焰忽明忽暗,药草清香随之升腾而起。她闭目凝神,灵识沉入炉中,感知每一分药性的变化。
时间悄然流逝,炉火渐稳,丹香也愈发浓郁。然而,就在此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紫鹃站在窗边,神色一紧,压低声音道:“姑娘,赵姨娘往这边来了。”
林黛玉眉头微蹙,迅速睁眼,掌心一翻,一道灵力打入炉中,将火焰压至最低。她起身走到窗边,掀开一角帘幕,果然见赵姨娘正从回廊那头缓步而来,面上带着一贯的笑意,眼中却藏着几分探究。
“这香……怎生如此异样?”赵姨娘停在院门口,微微侧耳,鼻尖轻嗅,似有所觉。
紫鹃急忙放下帘子,转身告知:“姑娘,要不要先熄炉?”
林黛玉摇头,语气冷静:“来不及了。你去前厅候着,就说我在调新香方,不可打扰。”
紫鹃应声而去,林黛玉则迅速取出一小瓶熏香粉,洒入另一只香炉中。顿时,一股熟悉的花露香气弥漫开来,与先前的丹香混杂一处,竟掩盖了几分异样。
片刻后,外头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紫鹃略带惊讶的声音:“赵姨娘,您怎么来了?”
赵姨娘笑吟吟地道:“我方才路过,闻到一股奇香,倒像是什么名贵香料,一时好奇,想来瞧瞧。”
紫鹃陪笑道:“原是我们姑娘新配了一款香方,说是能宁神安气,还未曾呈给老太太呢。”
赵姨娘哦了一声,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屋内,“可否让我见识一下?”
紫鹃刚要开口,屋内已传来林黛玉柔婉的声音:“原来是赵姨娘来了,恕我不便起身相迎,还请见谅。”
话音落下,林黛玉已披衣而出,面色柔和,举止端庄。她朝赵姨娘微微福身,随后示意紫鹃奉茶。
赵姨娘打量着她的神情,又嗅了嗅空气中的香气,似乎并未察觉异常,便笑道:“林姑娘果真心思细腻,连香都调得这般讲究。”
林黛玉淡淡一笑,端起茶盏递过去:“不过是我闲来无事,翻了些旧书,试着调配而已。赵姨娘若喜欢,改日我送些过去。”
赵姨娘接过茶盏,笑容更深了几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她又寒暄几句,才告辞离去。临走前,她回头望了一眼潇湘馆的方向,嘴角微微扬起。
待她走远,紫鹃才松了口气,“姑娘真是镇定,方才我都捏了把汗。”
林黛玉却只是轻声道:“她不过是顺路探看,真正麻烦的还在后头。”
果然,翌日清晨,荣禧堂那边便传来消息——王夫人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婆子前来,说是听闻潇湘馆近日有异香传出,疑心有人私藏“妖术”之物,特来查问。
紫鹃闻言脸色一变,忙道:“姑娘,咱们该如何应对?”
林黛玉神色平静,吩咐道:“你去取一包昨日调好的香粉,交给她们查验。另外,派人去寻二小姐,请她代为在老太太面前解释一二。”
紫鹃点头应命,匆匆而去。
不多时,两名婆子已至门前,神情严肃。领头的那位姓周,是王夫人身边的老嬷嬷,素来行事利落,言语犀利。
“林姑娘,我家太太听说你房中有异香飘出,恐是用了什么不妥之物,特命我们前来查问。”
林黛玉站于门前,神色从容,语气温和:“多谢太太关心。那香乃是我前几日调的新方,确有宁神之效,并无不妥之处。”
说着,她示意紫鹃递上香粉,“这是成品,请两位妈妈带回,若有疑问,尽可呈报太太。”
周嬷嬷接过香粉,打开嗅了嗅,脸上并无波澜,但眼神却多了一丝深意。
她沉吟片刻,忽然抬眼看向紫鹃:“你家姑娘近来常闭门不出,是否身体不适?”
紫鹃一怔,正欲回答,林黛玉已抢先一步微笑道:“我身子一向孱弱,这几日确实歇息较多。多谢太太挂念。”
周嬷嬷点点头,不再多言,收了香粉,便带着人离开。
待她们走远,紫鹃才忍不住道:“姑娘,我看她们分明是冲着您来的。”
林黛玉望着她们离去的方向,眸中闪过一丝冷意,“王夫人果然不肯罢休。”
她回到房中,关上门,再次进入绛珠灵韵空间。炉火早已熄灭,炉中静静躺着三枚碧绿色的丹丸,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她取出一枚,细细端详,心中却浮现出昨日赵姨娘离去前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不会就此罢休的。”她喃喃自语。
这时,神秘书架上的《丹韵赋》忽然翻动一页,一行新的小字浮现:
“香引祸,祸藏势,势起风云。”
她心头一震,随即轻轻合上书册,眼中光芒一闪。
这一夜,潇湘馆内烛影摇曳,风声穿庭。林黛玉倚窗而立,望着天边一轮残月,思绪万千。
她知道,自己虽已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但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而她,必须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