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写黛玉穿黛玉,月圣仙翻车实录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原创角色同人  叶罗丽之圣级仙子     

垄上异株

写黛玉穿黛玉,月圣仙翻车实录

腊月初,朔风渐紧。北地凛冽的寒意,裹挟着细碎如盐的雪沫子,钻过荣国府重重叠叠的抄手游廊与雕花窗棂。一场不大不小的初雪,将朱门深宅笼上了一层薄薄的素白,却也冻得园中草木尽皆凋零,显出几分冬日特有的萧瑟清冷。

碧纱橱内,暖炉烧得正旺,驱散着窗缝里渗进来的寒气。林黛玉(月欣然)裹着一件家常的银红撒花旧袄子,并未像往日般歪在熏笼旁看书或凭窗出神,而是罕见地端坐在一张小楠木方桌前。桌上摆着的并非诗笺笔墨,也不是绣花绷子,而是一摞裁得整整齐齐的竹纸,纸上用纤细却异常工整的字迹,记录着日期、天气、以及一连串旁人看了定然一头雾水的符号和数字。

她的视线,却越过桌沿,专注地投向窗边暖炕一角。那里,用几个小巧的白瓷浅盆,盛着些寻常园土,里面稀疏地栽种着几株花草——这便是她悄然开辟的“实验田”。盆中之物,看着并不起眼,不过是些冬日常见的角堇、几株矮小的瓜叶菊,角落里甚至还有一株看似蔫头耷脑、仅剩几片残叶的小月季。

然而,正是这方寸之地,让此刻的林黛玉(月欣然),这位昔日翻手覆掌间星辰生灭的月圣仙,眼底交织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近乎哭笑不得。

【生存日志:仙力逸散管控评估报告(持续监测期)】

核心结论: 第五章汲取的太虚仙力已初步巩固(状态:稳定C-级)。本源逸散速度较巩固前降低约75%(显著成效)。

现存问题: 微量逸散(0.001单位/日)无法根除。 逸散方向:高概率锁定“实验田”区域(>90%)。

逸散效应:

影响: 微量逸散对当前仙力储备及躯体修复无实质性损耗(可忽略不计)。

外部影响(实验田): 目标植物(角堇品种A,瓜叶菊品种B,月季品种C)出现持续性异常生长反应。具体表现:

反季性: 瓜叶菊本应花期已过,现花苞持续分化(观测样本B-3于腊月初三二次开花)。

抗逆性: 角堇样本A-2在近窗低温区(实测温度低于其他样本3℃)叶片依旧鲜绿挺阔,无冻伤迹象。

生命力: 濒死月季样本C-1,残存叶片叶脉呈异常淡金色纹路,枯萎进程停滞(观测周期:15日无恶化)。

色泽变异: 实验田内所有植株,花色、叶色均较对照样本(府内同品种室外植株)饱和度提升15%-20%,尤其蓝色系角堇,呈现一种近乎妖异的深海蓝紫光泽。

实验价值(理性评估): 持续观测验证了仙力(即便微量)对凡俗植物的改造潜力。此现象具备潜在的长期研究价值(如培育特殊耐受性植株)。

风险警惕: 植株变异程度尚在“奇花异草”可解释范围内(贾府本多珍品),但需持续监控变异幅度,避免超出合理认知边界引发关注。

仙力乃生存的根本,任何非主动的消耗都如同在生命之泉上开了一个无法掌控的缺口,被视为不可饶恕的浪费!即便只是微乎其微的一丝流失,那种对自身力量失控的根源性恐惧,仍如附骨之疽般深深啃噬着内心,带来难以平息的焦虑与不安。哪怕表面上云淡风轻,心底却早已掀起了汹涌波澜,仿佛一座精心筑起的堤坝即将崩塌于无形之中。

逸散的仙力悄然笼罩实验田区域,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将这片土地温柔地纳入怀抱。这种力量虽非刻意引导,却在不经意间化作了“定点滋养”,为植物带来了蓬勃而诡异的生命力。它们的生长速度远超寻常,茎叶在寒风中依然挺立,无惧霜雪侵袭,似乎连时间也无法抑制它们的生机。

这片被仙力浸润的土地,开始回馈出微弱却不可忽视的正面效应。湿润的气息从植物间蒸腾而起,悄然改变着我所处环境的微气候;一抹鲜活的绿意点缀了原本单调的空间,带来了视觉上的慰藉与心灵上的宁静。即便这些变化细小如涟漪,却足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美好。

“呵……”林黛玉(月欣然)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竹纸上记录着“样本B-3花色加深至茜素红,瓣缘现银丝纹路”的一行字迹,唇角牵起一丝无可奈何的弧度。这情形,如同守着一眼细小的泉眼,泉水虽珍贵,却时时渗出几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滴落到脚边几株野草上,野草因此长得格外青翠茂盛。阻止不了泉水的渗出,又无法完全无视那野草的茂盛——毕竟,那绿意多少也点缀了泉眼边的荒凉。

【生存策略微调:实验田管理方针】

核心原则: 损失最小化,效益最大化(针对不可避免的逸散仙力)。

具体举措:

扩大种植范围(适度): 在碧纱橱内光照、温度适宜区域,增设2-3个小型盆栽(品种选择:耐阴、花期长、观赏性强的低维护草本植物),引导逸散仙力向更可控、更具美化价值的目标分散。

引入对照样本: 每类植物设置1-2盆远离实验田核心区(逸散仙力影响微弱)的对照组,用于直观对比变异程度,量化仙力效果。

定期修剪与记录: 维持植株形态正常化,避免过度繁茂或变异过于突出引人注目。每次修剪枝叶、残花均需称重记录干湿重,评估仙力累积效应。

环境反馈利用: 利用植株旺盛生命力释放的氧气、蒸腾作用带来的湿润空气、以及鲜活色彩,优化碧纱橱微环境,辅助缓解宿主肺疾症状(辅助手段)。

心理建设: 将逸散仙力视作“不可控环境变量”,将实验田视为“被动增益设施”。警惕心态由纯粹的“损失厌恶”向“资源被动转化”过渡。

正暗自筹谋着是否该再寻摸两盆文竹或是吊兰来“分流”那无处安放的微量仙力,碧纱橱外却传来一阵不同于往日的喧嚷。惯常的丫鬟走动细语声中,夹杂着陌生的、带着浓厚乡土气的说话声,还有管家娘子们稍显疏离又不失礼数的应承声。

“……哎呦呦,这地方,真是画儿里的神仙洞府一般!老婆子我两只眼睛都不够瞧的!”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穿透门帘,引得黛玉微微抬眼。

“姥姥您慢着点,仔细脚下台阶。”这是平儿的声音,带着几分周全的笑意。

紫鹃正巧掀帘子进来,手里捧着个填漆托盘,上面是一碗温着的燕窝粥。见黛玉看向门口,便低声道:“姑娘,是后廊上住的周瑞家的,领着个乡下来的老婆子,说是太太(王夫人)那边的远亲,来给太太请安问好的。瞧着面生得很,穿着也……唔,质朴。”

刘姥姥。

林黛玉(月欣然)心中了然。原著里这关键人物终于登场了。一个为了生存,能放下脸面、豁出老脸来这侯门公府撞运气的庄稼人。她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漠然。凡俗的柴米油盐,求告攀附,在她月圣仙的眼中,不过尘埃般微不足道的挣扎。她关注的,是这老妪的到来,是否会让这府邸内院多几分嘈杂,或许会干扰到她那些需要安静观察的盆栽记录。

她并未起身,只对紫鹃淡淡道:“知道了。把粥放下吧,我待会儿再用。”复又垂下眼帘,指尖下意识地抚摸着桌上一片从实验田里摘下的瓜叶菊花瓣。那花瓣边缘隐隐流动的银丝纹路,在指尖传递着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温润活力——那是逸散仙力被固化在植物组织中的体现。虽不能直接吸收,但接触时的确能让指尖那常年微凉的肌肤感到些许熨帖。

外间的喧闹并未持续太久,想是周瑞家的引着刘姥姥往王夫人那边去了。碧纱橱内重归宁静,唯有暖炉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林黛玉(月欣然)端起燕窝粥,小口啜着,心思却依旧萦绕在窗前那片小小的绿色上。

她踱步过去,蹲下身,仔细审视着那株起死回生的小月季。原本枯黄的枝干上,竟从基部萌发出两粒米粒大小的、嫩红微带金晕的芽点!这在隆冬腊月,简直是违背自然之理。她伸出指尖,极其小心地触碰了一下那芽点。一股比花瓣更清晰、更活跃的暖意顺着指尖传来,仿佛一个微小生命的脉动。

【实时感知:仙力被动转化效应】

媒介: 实验田变异植株(月季样本C-1新芽)。

接触反馈: 微弱生命力流(源于固化仙力)导入宿主指尖。

效果: 局部微循环轻微活化(指尖冰凉感减轻约5%),精神提振感(轻微)。

评估: 非能量回收! 属接触性被动刺激,类似低阶暖玉效果,无法储存,无累积性。但验证了逸散仙力在植物组织中转化为“生命力场”的理论。

“生命力场……”她收回手,若有所思。不能直接吸收为己用,却能在接触时带来类似“暖玉温养”般的微弱舒适感。这倒是个意外发现。如果……将这被动滋养的范围扩大?这些植物,是否能成为她这具病弱身体的一个……外部缓冲器?一个持续散发着微弱“生机”的小型环境增益阵列?

这个念头一起,她看向那几盆花草的眼神,少了几分之前的无奈,多了一丝冰冷的算计。废物利用,似乎也可以更有效率一些。她站起身,走向书桌,提笔在最新的记录页上添了几行字:

腊月初七,晴,寒风。

样本C-1:基部新生芽点二枚,色嫩红带金晕。接触感知:温润微暖,触之有微韧弹性(非正常冬芽)。初步推论:逸散仙力经植株转化,可形成微弱‘生命气场’。

下一步计划:

扩大‘阵列’规模(目标:碧纱橱内形成低强度覆盖域)。

筛选‘气场’反馈最优品种(侧重触感温润、气息清香者)。

评估长期接触对躯体沉滞感的缓解潜力(需设立主观感受量表)。

刚放下笔,碧纱橱的帘子又被掀开了。这次进来的却是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彩霞,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匣。她满脸堆笑地对黛玉行了礼:“林姑娘,太太让我送花儿来了。是姨太太(薛姨妈)那边才送来的宫花,说是新鲜样法堆纱做的,极是精巧。太太吩咐了,给姑娘们戴去玩。这是姑娘的份例。”说着便将锦匣打开。

匣中绒衬上,十二支堆纱假花,做工着实精美,缠枝莲、牡丹、海棠、玉兰……形态各异,色彩鲜艳逼真。

林黛玉(月欣然)的目光淡淡扫过那些巧夺天工的人造花朵,礼貌性地赞了一句:“姨太太费心了。”心中却毫无波澜。堆纱再美,终究是死物。岂能与她那吸收了微量仙力、在寒冬中倔强吐露生机的活物相比?

彩霞笑着将匣子递到紫鹃手里,又寒暄了两句便退下了。

紫鹃看着匣中花朵,取出一支缠枝莲的,笑着对黛玉道:“姑娘,这支颜色配您前几日穿的那件藕荷色袄子正好,明儿就戴上?”

林黛玉(月欣然)尚未答话,目光却无意间掠过紫鹃的手,又落回窗边的“实验田”。一盆角堇恰好开在几支宫花后面,那深蓝紫的花瓣在窗外雪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深神秘,花瓣边缘似乎流动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近乎活性珍珠般的细腻光泽。而那些堆纱宫花,虽则艳丽,却在对比下显得呆板、匠气,徒有其形,毫无生气。

她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撇,带着一抹源自月圣仙骨子里的、对凡俗造物的鄙薄。她缓步走到窗边,伸出手指,指尖拂过那娇嫩却似乎蕴含着某种奇异力量的蓝紫色花瓣。那触感温润微凉,却又带着一种内在的韧性与蓬勃之意,仿佛指尖触及的不是一片花瓣,而是一粒被封存的、微缩的春日星辰。

“放着吧。”她头也不回地对紫鹃道,声音带着惯常的疏淡,“这纱花精致是精致,只是……”她顿了顿,指尖停留在那抹蓝紫之上,感受着那微弱却真实的“气场”,“……少了点活气儿。还是这能自己生根发芽、顶着风雪开花的,看着更顺眼些。”

紫鹃眨了眨眼,看看匣子里巧夺天工的宫花,又看看姑娘指尖那几朵虽然开得精神、但样式实在普通的角堇,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觉得姑娘今日的神态,比平日更清冷了几分,对着窗边那几盆花草倒像是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专注。她只道是姑娘病中喜静,心思格外不同些,便也不再劝,小心地将锦匣收好,想着改日姑娘若有兴致再拿出来。

窗外,风似乎更紧了些,卷起檐角残存的雪沫,扑簌簌打在窗棂上。远处隐约又传来些喧哗笑语,想是那刘姥姥得了些接济,正千恩万谢,或许还被凤姐或哪个丫鬟逗弄了几句,惹出了一串粗豪又带着窘迫的笑声。

碧纱橱内,却是一片异样的静谧。暖炉无声地散发着热力,空气中漂浮着药香与一丝极淡的、独属于那几盆变异花草的清冽气息。林黛玉(月欣然)独立窗前,身影单薄,垂落的眼睫下,眸光映着窗边那抹顽强盛放的蓝紫与枝头微金嫩红的芽点,深幽如古井寒潭。

她指尖的触碰未曾离开花瓣。体内那稳固的C-级仙力核心缓缓流转,如同深埋地下的泉脉。而窗台上那方寸之地,几株被无意浇灌了“星尘”的凡草,正以一种超越自然规律的方式,倔强地回应着窗外凛冬的肆虐,散发出微弱却持续的生机波动。这波动拂过她的指尖、她的衣袂,如同无声的涟漪,萦绕在这温暖的斗室之内。

【生存日志:第六章状态更新】

逸散仙力管理: 被动接受“实验田”作为逸散出口,并初步确立“外置生命力场/微观环境优化”的利用思路。

实验田反馈: 确认微量仙力逸散经植物转化后,可形成微弱但持续的“生命气场”,接触时对自己具有微弱安抚与局部活化效应(非治疗,非能量补充,属环境增益)。

外部事件: 刘姥姥进府(漠然旁观)。薛姨妈赠宫花(对比强化对“活性植物”价值的认知)。

心态调整: 对不可避免的仙力逸散,心态由“损失焦虑”逐步转向“被动资源再分配与次级利用探索”。对“实验田”投入度提升(视为生存辅助设施)。

后续重点:

筛选并扩大“高气场反馈”植物阵列。

深化观测逸散仙力对植物作用的底层规律(能量转化效率、变异阈值)。

警惕外界(尤其敏锐者如贾宝玉?)对实验田异常的关注。

寒风掠过屋脊,呜咽声里,荣国府的繁华喧嚣似乎隔着一重天地。唯有这碧纱橱窗台一角,几株异样的花草在炭火与雪光的映照下,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超越此界认知的秘密。而秘密的中心,那披着林黛玉柔弱皮囊的异世之魂,正以草木为介,冰冷而精准地计算着每一丝可利用的生机,在这富贵牢笼之中,为自己铺设一条布满荆棘、却也隐现微光的生存之径。指尖的蓝紫色花瓣,在她无意识的轻抚下,幽光流转,暗香浮动。

上一章 窃火太虚境 写黛玉穿黛玉,月圣仙翻车实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归·寒水残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