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夏末最后一丝黏腻的热意,漫过青藤缠绕的教学楼。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蝉鸣声像被拉满的弓弦,一阵高过一阵,把整个校园都浸在这喧闹又慵懒的声浪里。
林雪抱着一摞刚从教务处领的新书,指尖被书脊硌得有些发红。她走得急,额角沁出的细汗顺着脸颊往下滑,滴在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带上。新生报到处的人潮还没完全散去,走廊里挤满了扛着行李、抱着资料的学生和家长,空气里混杂着汗水、纸墨和淡淡的消毒水味。
为了避开迎面走来的两个拖着行李箱的男生,她下意识地往右侧躲了躲,却没留意到走廊拐角处突然冒出来的人影。肩膀猛地撞上一个坚实的胸膛,怀里的书失去平衡,“哗啦”一声散了一地。
白色的书页在穿堂风里打着旋,其中一本《高等数学》的书角直直地磕在一双干净的白色板鞋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灰痕。
“对不起!对不起!”林雪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慌忙蹲下身去捡。指尖刚触到最上面那本《现代汉语词典》的书脊,就先一步撞上了另一只手。
那是一只很好看的手,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指腹带着点薄茧,正稳稳地捏着词典封面印着的烫金书名。
“没关系。”男生的声音响起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像冰镇橘子汽水拧开瓶盖时的那声脆响,瞬间压过了周遭的嘈杂。
林雪抬头的瞬间,阳光恰好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射进来,给他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男生很高,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浅灰色牛仔裤,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带着点笑意,温和又干净。他也蹲了下来,动作不快,却很稳地帮她把散落的书一本本摞好,连夹在书里的几张新生须知传单都细心地捋平了边角。
“真的很抱歉,我走得太急了。”林雪接过他递来的书时,指尖不小心蹭过他的手背,像被夏日午后的阳光烫了一下似的,猛地缩回手,脸颊不受控制地发起烫来。她的视线落在自己那双洗得发白的帆布鞋上,鞋边还有块没补好的磨损——那是昨天搬行李时被楼梯蹭的。
“我叫赵竹,计算机系的。”男生把最后一本《大学英语》放进她怀里的书堆,指尖在书脊上轻轻按了按,确保不会再散开。他站起身时,白T恤的领口随着动作往下滑了点,露出一小片清晰的锁骨。嘴角扬起的弧度恰到好处,左边脸颊上还有个浅浅的梨涡,“你呢?”
“林雪,中文系。”她抱着书,声音细若蚊蚋,眼睛依旧盯着自己的鞋尖,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落在自己微微发红的耳垂上。
“中文系?”赵竹挑了挑眉,眼镜后的眼睛亮了亮,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那你肯定很会写东西吧?我最头疼这个了,从小到大作文从没及格过。”他半开玩笑地说,顺手帮她把歪到一边的书包带理了理,“以后有不会的,能不能请教你?”
他的动作很自然,带着点熟稔的亲昵,却不让人觉得冒犯。林雪愣了一下,抬头时正好撞进他含笑的眼睛里,那双眼睛很亮,像盛着夏夜的星星,看得她心跳漏了一拍。
“可、可以。”她点点头,怀里的书堆有点晃,赵竹伸手扶了一把,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书页传过来,暖暖的。
“你的书太多了,我帮你拿几本吧?”赵竹看着她怀里快抱不住的书堆,主动提议道。没等林雪拒绝,他已经抽走了最厚的那本《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正好,这两本我也得学,先借我预习一下。”
“啊?可是……”
“就当是帮你减轻负担了。”他冲她笑了笑,抱着书转身往走廊另一头走,“你往哪边走?我送你过去。”
林雪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散落着零星纸屑的地板上,白T恤的后颈处有块淡淡的汗渍,是被刚才的热气蒸出来的。
“我、我去中文系报到处拿课表。”她连忙跟上,脚步有点慌乱。
“巧了,我刚从那边过来,计算机系的报到处在隔壁楼。”赵竹放慢脚步等她,侧过头说话时,眼镜片反射着阳光,“你们系的张老师是不是特别凶?刚才我路过,听见他在训一个迟到的女生,声音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
“张老师?”林雪想了想,摇摇头,“我不知道,我还没见过系里的老师。”
“没事,等会儿你就知道了。”他笑了笑,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你是本地人吗?听口音不像。”
“不是,我家在南边的小城,坐火车要四个小时。”
“那和我差不多,我家在北边,比你远俩小时。”赵竹掂了掂手里的书,“看来咱们都是‘背井离乡’啊。”
他的语气带着点自嘲的幽默,林雪忍不住笑了出来,刚才的窘迫感消散了不少。走廊里的人渐渐少了,蝉鸣声从窗外钻进来,和他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节奏。
走到中文系报到处门口时,赵竹把怀里的书递还给她:“到了。”
“谢谢你,赵竹。”林雪接过书,这才发现他的T恤袖口沾了点灰尘——应该是刚才蹲下去捡书时蹭的。
“不客气。”他推了推眼镜,指了指她怀里的《大学英语》,“对了,你的英语书借我看一眼?我忘领了,想看看版本对不对。”
林雪连忙把书递给他。赵竹翻到扉页,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黑色水笔,飞快地写下一串号码,然后把书还给她:“这是我手机号,加个微信?以后方便请教问题,也方便……还你人情。”
他写的字和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带着点飞扬的笔锋,末尾还画了个简单的笑脸。
“好。”林雪把书抱在怀里,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着那串数字,感觉纸页都带着点温度。
赵竹冲她挥了挥手:“那我先走了,计算机系的报到处估计要关门了。”
“嗯,再见。”
“再见。”
他转身走进走廊拐角,白T恤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里。林雪站在原地,低头看着扉页上的号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书脊。报到处里传来老师喊名字的声音,她这才回过神,抱着书快步走了进去,嘴角却忍不住一直向上扬着。
领完课表出来时,走廊里的人已经少了很多。阳光西斜,把梧桐树叶的影子投在地板上,晃悠悠的。林雪拿出手机,犹豫了几秒,还是输入了那串号码,申请好友的验证消息写着:“你好,我是林雪。”
消息发出去还没半分钟,就显示“已通过”。紧接着,对方发来一条消息:“刚报完到,累死了。对了,晚上七点在图书馆门口见?我把书还你,顺便请你吃食堂的糖醋排骨?听说咱们学校食堂的糖醋排骨是一绝。”
林雪看着屏幕上的字,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想了想,回了个“好呀”,后面加了个笑脸表情。
手机揣回兜里时,她摸了摸刚才被赵竹碰过的手背,好像还残留着一点温热的触感。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阳光依旧炽热,但林雪觉得,这个有点混乱又漫长的下午,好像突然就变得明朗起来了。
她抱着书往宿舍走,脚步轻快了不少。路过操场时,看见几个男生在打篮球,篮球砸在地上的声音“砰砰”响,和远处的蝉鸣、近处的脚步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关于夏天和相遇的序曲。
从报到处到宿舍的路要穿过大半个操场。草坪上散落着几顶帐篷,是社团招新的摊位,有人举着吉他弹唱,有人拿着传单大声吆喝,空气里飘着廉价气球的橡胶味和冰镇汽水的甜香。林雪抱着书走在树荫下,帆布鞋踩过被风吹落的梧桐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赵竹发来的消息:“图书馆门口有棵老槐树,到时候我就在树底下等你,穿白T恤那个就是。”
她忍不住笑了笑,手指在屏幕上敲:“好,我记住了。”
走到宿舍楼下时,宿管阿姨正在核对名单,手里的钢笔在登记本上划过,留下沙沙的声。林雪报了名字,领了钥匙——302室,靠窗的上铺。宿舍里已经来了两个女生,一个正踩着凳子贴墙纸,另一个在整理行李箱,看见她进来,都笑着转过头打招呼。
“你就是林雪吧?我叫陈佳佳,新闻系的。”贴墙纸的女生跳下来,露出一张圆圆的脸,“这是孟瑶,跟你一样是中文系的。”
孟瑶推了推眼镜,手里还捏着一本《诗经》:“刚才听阿姨说你也是中文系的,真巧。”
林雪放下书,刚想说句话,就被陈佳佳拉到窗边:“你看你这位置多好,能看见操场,晚上还能看星星。”
窗外的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天边染成一片橘粉色。操场的篮球架下,几个男生还在打球,其中一个穿白T恤的身影特别显眼,投篮的姿势干净利落,像只舒展翅膀的鸟。林雪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赶紧移开视线,假装整理书桌上的台灯。
“对了,晚上一起去食堂吃饭吗?”陈佳佳递过来一块巧克力,“我哥送的,进口的,可甜了。”
“不了,我约了人。”林雪接过巧克力,指尖有点烫,“晚上……有个同学要还我书。”
“同学?男的女的?”陈佳佳挤了挤眼睛,笑得一脸暧昧。
“男的,今天刚认识的,计算机系的。”林雪的脸颊又开始发烫,赶紧低头去铺床单,“就是帮我捡了本书,非要请我吃饭道谢。”
“捡本书就要请吃饭?”孟瑶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这借口也太老套了。”
三个人正说笑间,手机又震动起来。赵竹发来一张照片,是图书馆门口的老槐树,树底下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配文:“提前踩点,保证你找得到。”
林雪看着那张有点幼稚的画,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六点五十的时候,她换了件浅蓝色的连衣裙,是去年生日妈妈给买的,领口绣着朵小小的栀子花。对着镜子梳头发时,陈佳佳凑过来看:“啧啧,还说就是普通同学,穿得这么乖。”
“就是件普通裙子。”林雪把头发扎成马尾,发尾扫过锁骨,有点痒。
走到图书馆门口时,离七点还差五分。老槐树的影子在路灯下拉得很长,树干上挂着块木牌,写着“植于1956年”。赵竹果然在树下站着,背靠着树干,手里拿着她的两本书,指尖夹着片槐树叶,正低头看着手机。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眼睛亮了亮:“你来了。”
“嗯,没等很久吧?”林雪走到他面前,才发现他换了件干净的白T恤,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戴着块黑色的电子表,“你的衣服……”
“哦,刚才回宿舍换了一件,下午那件汗湿了,穿着不舒服。”他把书递过来,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袋子,“给你,刚才在超市买的,柠檬味的糖,你应该会喜欢。”
袋子里装着五颜六色的水果糖,透明的糖纸在路灯下闪着光。林雪接过来,指尖碰到他的手心,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
“谢谢你。”
“走吧,去食堂。”赵竹转身往食堂的方向走,脚步轻快,“再不去糖醋排骨就被抢光了。”
傍晚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槐树叶沙沙作响。他们并肩走在人行道上,影子在地上时而靠近,时而分开。
“你们宿舍怎么样?室友好相处吗?”赵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漫不经心地问。
“挺好的,两个女生都很随和。”林雪想起陈佳佳和孟瑶,忍不住笑了,“一个特别活泼,一个特别文静,反差挺大的。”
“我们宿舍也差不多,三个计算机系的,一个体育系的,晚上聊游戏能聊到半夜。”赵竹叹了口气,又笑起来,“不过体育系那哥们能徒手开西瓜,以后有口福了。”
林雪被他逗笑了:“还有这种技能?”
“那可不,开学典礼那天他表演过,全场都在拍视频。”他说着,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的宣传栏,“你看,那是迎新晚会的海报,下周六晚上,据说有乐队表演。”
海报上印着几个跳跃的音符,背景是闪烁的霓虹灯。林雪凑近看了看,上面写着“新生联欢晚会”,时间是周六晚上七点。
“你会去看吗?”赵竹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
“应该会吧,室友说想去。”
“那到时候一起?”他看着她,路灯的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我知道后排有个位置视野特别好,还能偷偷溜出去买烤肠。”
林雪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她点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好啊。”
食堂里人声鼎沸,不锈钢餐盘碰撞的声音、打菜阿姨的吆喝声、学生的说笑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个集市。赵竹熟门熟路地拉着她走到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你先坐着,我去打饭,糖醋排骨要多来点吗?”
“嗯……少来点就行。”
他转身走向打菜窗口,白T恤的身影在人群里穿梭,很快就消失在队伍里。林雪看着窗外,夜色已经完全沉下来,教学楼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散落的星星。手机在桌子上震动了一下,是陈佳佳发来的:“进展怎么样?帅哥帅不帅?”
她回复:“就普通同学,别乱说。”
刚放下手机,赵竹就端着两个餐盘回来了,上面各放着一大块糖醋排骨,油光锃亮的,还冒着热气。
“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他把筷子递给她,自己先夹了一块塞进嘴里,“嗯,果然名不虚传。”
糖醋排骨的酱汁是琥珀色的,甜中带酸,肉炖得很烂,轻轻一抿就脱骨。林雪小口小口地吃着,看着赵竹吃得一脸满足,嘴角沾了点酱汁也没发现。
“这里。”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尖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嘴角。
赵竹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用手背擦了擦,脸颊微微发红:“谢了,吃太急了。”
“没事。”林雪低下头,假装专心吃饭,耳根却热得发烫。
食堂的电视里正在放新闻,主持人的声音平缓地说着各地的天气。赵竹突然指着屏幕说:“你看,你们老家那边明天要下雨,记得提醒家里人收衣服。”
林雪惊讶地抬起头:“你怎么知道我老家在哪?”
“你刚才说坐火车四个小时,南边的小城,我猜是桐城吧?”他笑得有点得意,“我爸以前在那出差过,说那边的黄梅戏特别好听。”
“嗯,是桐城。”她点点头,心里有点暖,“你记性真好。”
“那当然,我记代码记得可牢了。”他拍了拍胸脯,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你们中文系是不是要背好多东西?《离骚》什么的,我看着都头疼。”
“还好吧,慢慢背就记住了。”林雪想起高中时背《离骚》的日子,忍不住笑了,“其实读顺了还挺好听的,像唱歌一样。”
“真的?那你背一句我听听。”
她犹豫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小声念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桐城口音特有的温婉,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赵竹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筷子都停了下来,直到她念完,才回过神来,鼓掌道:“厉害啊,比我们系主任念PPT好听多了。”
林雪被他逗得笑出声,食堂的灯光落在她脸上,把脸颊的绒毛都照得清清楚楚。赵竹看着她眼里的笑意,突然觉得,食堂里嘈杂的声音好像都消失了,只剩下她的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吃完饭走出食堂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像一块被擦亮的银币。赵竹坚持要送她回宿舍,说“天黑了,女生一个人走不安全”。
路过操场时,吉他声还没停,有人在唱《同桌的你》,旋律慢悠悠的,带着点怀旧的温柔。赵竹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了,我给你看看我们系的迎新照,有个男生穿西装戴墨镜,像个黑帮大佬。”
他把手机递过来,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照片里的人挤成一团,赵竹站在后排,比别人高出一个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林雪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两个人都像触电似的缩回手。
“挺……挺有意思的。”林雪的声音有点不自然。
“等你们系拍了迎新照,也给我看看呗?”赵竹把手机揣回兜里,路灯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好。”
走到宿舍楼下时,陈佳佳和孟瑶正趴在窗边朝他们挥手,脸上的笑容暧昧得过分。林雪的脸颊瞬间红透了,赶紧推赵竹:“我到了,你快回去吧。”
“嗯。”赵竹点点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周六晚上六点,我在图书馆门口等你,一起去看晚会。”
“好。”
“那我走了。”他后退了两步,又挥了挥手,“晚安。”
“晚安。”
林雪转身跑进宿舍楼,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走到三楼楼梯口时,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赵竹还站在楼下,见她看过来,冲她挥了挥手,然后才转身离开,白T恤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推开宿舍门,陈佳佳和孟瑶立刻围了上来。
“老实交代,是不是对人家有意思?”陈佳佳抱着胳膊,笑得像个侦探。
“就是一起吃了顿饭而已。”林雪把柠檬糖放在桌子上,拆开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吃顿饭需要穿新裙子?需要脸红半小时?”孟瑶推了推眼镜,一针见血。
林雪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月亮,嘴角忍不住向上扬着。手机在桌子上亮了一下,是赵竹发来的消息:“糖好吃吗?我特意挑的柠檬味,据说能提神。”
她回复:“好吃,谢谢。”
屏幕那头很快回了个笑脸表情,后面跟着一句:“周六见。”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把那袋柠檬糖照得亮晶晶的。林雪拿起一颗,对着光看,糖纸里的柠檬味糖果像一块小小的月亮。她想,这个刚开始的秋天,好像比想象中要甜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校园里的梧桐叶又落了一层。林雪每天踩着满地碎金似的阳光去上课,手机总会在固定的时间震动——是赵竹发来的消息,有时是“三教302的阶梯教室第二排有插座,适合带电脑”,有时是“食堂今天的豆浆煮糊了,别买”,偶尔还会附上一张拍歪了的天空照片,配文“今天的云像棉花糖”。
周三下午有节全校公共课,在能容纳五百人的大礼堂。林雪提前十分钟到,刚找到位置坐下,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这里有人吗?”
她回头,赵竹正背着黑色双肩包站在过道里,手里还拿着两杯热奶茶,白T恤外面套了件灰色连帽衫,眼镜滑到了鼻尖上。
“没、没人。”林雪往里面挪了挪,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
赵竹把其中一杯奶茶放在她桌上,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珍珠奶茶,三分糖,加了椰果,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椰果?”她惊讶地抬头。
“猜的。”他笑得狡黠,拉开椅子坐下时,背包带蹭到桌角,露出里面塞着的一本《C语言程序设计》,“上次看你喝酸奶加了椰果粒。”
林雪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在食堂吃完饭,她顺手买了杯酸奶,确实加了椰果。没想到这种小事他都记着,心里像被奶茶的热气熨过,暖融融的。
上课铃响时,教授抱着一摞讲义走进来,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他在黑板上写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几个大字,粉笔末簌簌往下掉。
林雪听得认真,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滑动。忽然有张纸条从旁边递过来,是赵竹的字迹:“教授刚才说‘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你觉得我和你的联系算不算普遍?”
她的脸颊“腾”地一下红了,偷偷抬眼,赵竹正假装看黑板,耳朵却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林雪在纸条背面画了个问号,又加了个吐舌头的表情,悄悄塞回去。
没过几秒,纸条又传了回来:“算,因为我们都爱吃食堂的糖醋排骨,都觉得张/师训人像唱山歌,还都……”后面的字被涂掉了,只剩下几道浅浅的划痕。
林雪盯着那道划痕看了半天,心跳快得像要撞出胸腔。她没再回信,只是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夹进笔记本,指尖触到纸页上凹凸的字迹,像触到了他藏在玩笑里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