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的摩州立精神病院那令人窒息的地下气息仿佛还黏在皮肤上。回程的车厢内,空气凝滞。史达琳紧握着方向盘,指关节依旧泛白,目光时不时瞟向副驾驶座上的沈昭昭。
沈昭昭闭目养神,侧脸线条在车窗透过的斑驳光影中显得异常沉静。只有她自己知道,脑海中那台名为“万象侧写”的量子计算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汉尼拔·莱克特那张面具碎裂后露出的、混合着惊怒与病态狂喜的脸,是她此行最重要的“样本”。他的精神图谱被反复拆解、建模:
核心驱动:操控、品尝(精神崩溃的“风味”)、追求剥离人性的“艺术完美”。
对水牛比尔的影响模式: 非直接命令,而是精妙的“引导”。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对受害者选择(特定体型、年龄段的女性)的暗示、甚至是对“蜕变”概念的扭曲诠释,在比尔原本就因母亲阴影而扭曲的心理土壤上,播下了更疯狂的种子。比尔是他的“作品”,是他用以观察人性在极端绝望下反应的“实验品”。
弱点(侧写推演):
对“纯净”的病态渴求:她的精神场域对他产生了“万象共鸣”,折射出他内心深处对某种绝对纯粹、未被污染的“精神美食”的渴望。这种渴望强烈到足以成为他的执念,也是可以利用的诱饵。
对“失控”的绝对厌恶: 他享受操控一切的感觉。当沈昭昭轻易看穿并公开展示他的引导角色时,那种失控感引发了他强烈的负面反应。
“艺术品”被玷污的愤怒: 比尔作为他的“作品”,其“艺术性”(即绝望的拼凑过程)如果被提前终止或以一种“庸俗”的方式(如被FBI乱枪打死)终结,会激怒他。
“沈顾问……”史达琳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犹豫和难以抑制的求知欲,“你刚才对莱克特医生说的……关于比尔的核心动机,还有莱克特医生的引导……你是怎么在那么短时间内确定的?仅凭……侧写?”
沈昭昭缓缓睁开眼,那双清澈的眼眸转向史达琳,里面没有炫耀,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史达琳探员,侧写不是魔法,是信息整合与逻辑推演。莱克特医生本人就是最关键的线索源。”
她声音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第一,他对受害者选择的‘偏好’。他几次将话题引向‘蜕变’、‘改变’,并暗示比尔追求的是一种‘不完美’的蜕变。结合比尔的受害者都是体型偏大、试图减肥或寻求改变的女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投射和引导,将比尔的个人创伤(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扭曲并放大为一种‘仪式’。”
“第二,他对你提问的引导。他不断试图让你回忆童年的恐惧、失去父亲的痛苦,看似在帮你‘理解’比尔,实则在测试你的精神韧性,同时也在向你展示他操控人心的‘艺术’。他对我的反应,证实了他对‘纯净精神’的贪婪和对失控的厌恶。”
“第三,”沈昭昭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他牢房里那幅素描。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那扭曲的人体线条,融合了昆虫羽化与人体解剖的元素……那正是比尔追求的‘蜕变’美学雏形。莱克特医生,他在‘创作’。”
史达琳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你是说……那些素描……是他为比尔提供的‘灵感’?”
“灵感?不,是精准投喂的‘养料’。”沈昭昭纠正道,“他洞悉比尔的渴望,然后像喂养宠物一样,用符合其心理预期的‘美学’去喂养他的疯狂,让那份绝望和扭曲按照他预想的‘艺术’路径生长。”
车子驶入FBI行为科学部所在的匡提科总部。冰冷的现代建筑群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
刚踏入杰克·克劳福德的办公室,一股无形的压力便扑面而来。克劳福德站在巨大的案情板前,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受害者的照片、地图标记和凌乱的分析线条。他转过身,鹰隼般的目光首先落在史达琳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随即转向沈昭昭,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充满了探究和不加掩饰的质疑。
“史达琳探员。”克劳福德的声音低沉有力,“还有……沈顾问。”他刻意加重了“顾问”二字,“我收到了巴尔的摩的简报。精彩,或者说,惊世骇俗。”他踱步过来,高大的身影带来强烈的压迫感,“你当着汉尼拔·莱克特的面,指控他是水牛比尔的导师?”
“是侧写结果,克劳福德主管。”沈昭昭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她的“纯净精神场域”在克劳福德这位以强硬铁腕著称的领导者面前,折射出的是一种“绝对坚韧的信念”和“洞穿迷雾的锋芒”。克劳福德内心最深处渴望的,或许正是这种能在黑暗中劈开道路、不受任何干扰(包括体制内掣肘)的纯粹力量。这让他对沈昭昭的质疑中,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欣赏。
“侧写结果?”克劳福德嗤笑一声,指了指案情板,“我需要的是证据,是能钉死那个剥皮混蛋的铁证!不是精神病院里一场唇枪舌剑得出的……心理分析报告!”
“证据,需要方向。”沈昭昭走到案情板前,目光快速扫过每一张受害者照片、每一个失踪地点标记。“莱克特是扭曲的源头,是比尔的‘精神灯塔’。找到比尔,需要先理解灯塔投射的光影规律。”
她白皙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
受害者选择模式侧写升级:“不仅仅是体型。她们都曾寻求过‘改变’,但方式错误且无效。减肥中心、整容咨询记录、甚至……缝纫课程报名表?看这里,第三位受害者,她报名了一个高级定制服装的短期班。” 沈昭昭的思维高速运转,将零散信息瞬间串联,“比尔不是在寻找‘完美’的皮囊,他在寻找能承载他‘母亲意象’的‘布料’。他需要的是……懂得‘缝纫’、能将皮肤‘完美拼合’的……载体!他下一个目标,极可能是从事或学习服装设计、裁缝、甚至人偶制作的女性!” 这个细节在之前的报告中未被重点关联。
巢穴侧写:“他的绝望需要仪式感,需要‘工作间’。不是肮脏的地下室,而是一个能让他安静‘创作’的地方。有水,大量的水,用于浸泡和处理皮肤。偏僻,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需要能观察到‘猎物’(符合他标准的女性)的场所。结合失踪地点集中在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印第安纳三角地带,重点排查废弃的纺织厂、靠近水源的独立工作室、甚至……殡仪馆附近的出租屋。” 她直接缩小了范围。
时间紧迫性: “莱克特被激怒了。我的出现和对他的‘揭露’,加速了他的游戏进程。他会催促比尔,或者通过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隐秘渠道,刺激比尔尽快完成最后一次‘拼凑’。比尔的目标,可能已经锁定。我们最多还有72小时。”
克劳福德脸上的质疑在沈昭昭精准、快速且逻辑严密的侧写分析中,渐渐被震惊取代。她提供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受害者“缝纫/改变”关联和巢穴特征的推论,是之前侧写团队完全忽略或未深挖的盲点!她的速度、洞察力,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侧写师。
史达琳更是听得心潮澎湃,沈昭昭的分析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之前许多模糊的直觉。她看向沈昭昭的眼神,崇拜和依赖感更深了。
“立刻!”克劳福德当机立断,抓起电话,声音斩钉截铁,“通知所有相关分局,按沈顾问的侧写范围,重新筛查失踪人口报告!重点:女性,体型符合,近期有缝纫、服装设计、人偶制作相关学习或工作背景!排查目标区域所有符合‘有水源、偏僻但能观察社区’特征的废弃工厂、独立工作室、特殊场所出租屋!优先级最高!24小时内我要看到初步名单!” 他放下电话,目光复杂地看向沈昭昭,“沈顾问,希望你的‘拓扑结构’这次也足够精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笑容和煦但眼神深处带着一丝精明算计的男人走了进来。奇尔顿医生,巴尔的摩州立精神病院的院长。
“克劳福德主管,打扰了。”奇尔顿的笑容有些刻意,“关于莱克特医生……他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并且,情绪似乎……非常不稳定。他指名要见沈昭昭顾问。”他看向沈昭昭,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评估。
沈昭昭心中一凛。汉尼拔的反应比她预想的更快、更直接。他无法忍受失去控制,更无法忍受“珍馐”脱离视线。
奇尔顿继续说道:“他还说……如果沈顾问不去,他可能会‘遗忘’一些关于他过去一位‘老朋友’的有趣往事。那位‘老朋友’,似乎对某种……特殊的‘昆虫收藏’很感兴趣。” 奇尔顿的话语带着暗示,显然汉尼拔抛出了一个关于比尔,或者另一个潜在威胁的诱饵。
克劳福德皱紧眉头,看向沈昭昭。史达琳则紧张地低呼:“沈顾问,别去!他一定是想……”
沈昭昭抬手,止住了史达琳的话。她清澈的眼眸深处,冷静的分析光芒闪烁。
奇尔顿的意图侧写:渴望利用汉尼拔的信息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对沈昭昭这个“变量”既想利用又心怀警惕。他的“纯净场域”在他眼中,可能折射为一种“可利用的专业价值”和“潜在的麻烦”。
汉尼拔的陷阱: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引诱。他渴望再次“品尝”她的精神,测试她的边界,甚至可能设下语言陷阱来操控她或FBI的行动。但他提供的信息,关于“昆虫收藏家”,极有可能直指比尔的下一个目标特征(比尔在养蛾子)或其重要的心理符号。
“我去。”沈昭昭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她看向克劳福德,“这同样是‘侧写’的一部分,主管。直面扭曲源,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其投射的阴影。而且,‘昆虫收藏家’……这个信息很关键。”
“沈顾问!”史达琳急道。
“史达琳探员,”沈昭昭转向她,眼神带着一丝安抚和托付,“你留在这里。利用我刚提供的侧写方向,配合技术部门,全力筛查。我们的时间在比尔那里,不在汉尼拔的牢笼里。我需要你在外部,抓住他暴露出的每一丝线索。” 她将寻找比尔的希望和重任,明确地交给了史达琳。
史达琳看着沈昭昭平静而坚定的眼神,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压过了担忧。“我明白了!我一定尽全力!”
沈昭昭点点头,转向奇尔顿:“奇尔顿医生,请安排吧。不过,我需要带上我的记录设备,并且,会面全程录音录像。” 她提出了条件,既是自我保护,也是收集“样本”。
奇尔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当然,当然,我们会确保安全。沈顾问果然……与众不同。”
克劳福德看着沈昭昭,这个看似单薄却拥有钢铁般意志和恐怖洞察力的女子,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她“纯净精神场域”之下那深不可测的力量。他沉声道:“小心。史达琳,立刻行动!”
沈昭昭转身走向门口,口袋里的警徽再次传来温热的触感。“信念之锚”在提醒她坚守的初心。
精神病院的阴影再次笼罩而来,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者。她是主动踏入陷阱的猎手,以自身为饵,要在汉尼拔扭曲的精神迷宫中,侧写出比尔藏身之处的最后一块拼图,并在这汹涌的暗潮中,为自己和史达琳劈开一条生路。
汉尼拔的“游戏”已经开始,而沈昭昭,正以她独有的方式,悍然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