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音乐学校的事..."
"也是认真的。"田嘉瑞握住她的手,"我已经看好了城里的一个场地,离音乐学院不远。等阿姨完全康复了,我们就可以开始筹备。"
沈轻梨停下脚步,凝视着他的眼睛:"你真的愿意放弃维也纳?"
"不是放弃,是调整计划。"田嘉瑞认真地说,"维也纳的音乐学院每年都有进修课程,我们可以暑假去。平时在国内建立自己的事业,不是更好吗?"
月光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眼神坚定而成熟。沈轻梨突然意识到,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比许多三十岁的男人更有担当和远见。
"好。"她轻声说,"我们一起。"
田嘉瑞的笑容在月光下闪闪发亮。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回家吧,未婚妻。"
这个称呼让沈轻梨的心跳加速。她挽住田嘉瑞的手臂,两人沿着小镇的石板路慢慢走回家。夜风轻拂,带着初夏的温暖和梨花的余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祝福他们的未来。
一年后,"梨音音乐教育"的招牌在城中心的商业区闪闪发光。沈轻梨站在宽敞明亮的接待区,看着墙上的照片——田嘉瑞在国际比赛上领奖、他们的婚礼照片、音乐学校开业剪彩...最中央的是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小镇广场上,田嘉瑞单膝跪地,她捂着嘴一脸惊喜。
"沈总,下周的暑期班报名已经满了。"前台小姑娘走过来汇报,"要增加名额吗?"
沈轻梨摇摇头:"质量比数量重要。按原计划,每个班不超过八个人。"
自从一年前开业,"梨音"以其高水准的教学和温馨的环境迅速赢得了口碑。田嘉瑞负责艺术方向和师资培训,沈轻梨则掌管运营和财务。他们各展所长,将一个小小的音乐教室发展成了城中知名的教育机构。
"我回来了!"田嘉瑞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猜猜谁答应来暑期大师班了?"
"谁?"沈轻梨笑着问,尽管已经能从丈夫的表情猜到答案。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田嘉瑞几乎是跳着说的,"他下个月来中国巡演,同意抽一天时间到我们这里!"
沈轻梨惊讶地瞪大眼睛。齐默尔曼是当今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这样的大师能来他们的小机构,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你怎么说服他的?"
田嘉瑞神秘地眨眨眼:"秘密武器。"
他搂住沈轻梨的腰,在她唇上轻啄一下。一年过去了,他们之间的甜蜜丝毫未减,反而因为共同创业的经历而更加深厚。
晚上回到家——他们在城里买的一套 loft 公寓,宽敞明亮,有一间专门的琴房——沈轻梨做了田嘉瑞最爱的红烧排骨。饭后,田嘉瑞照例去琴房练习,沈轻梨则处理一些文件。
琴声突然停止,田嘉瑞的声音从琴房传来:"轻梨,来一下!"
沈轻梨走过去,看到田嘉瑞坐在钢琴前,手里拿着一封信。
"维也纳音乐学院的邀请函。"他递给她,"夏季进修课程,为期六周。他们邀请我们两个一起去。"
沈轻梨惊讶地接过信:"我?我又不是学音乐的。"
"管理研修班,专门为艺术机构管理者设置的。"田嘉瑞的眼睛闪闪发亮,"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旅游,就当补蜜月了。"
沈轻梨读着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年他们忙于事业,确实没有正经度过蜜月。而且,维也纳是田嘉瑞曾经的梦想之地。
"妈妈一个人..."
"我问过阿姨了,她说没问题。"田嘉瑞拉着她坐在琴凳上,"马克答应帮忙照看学校,林小雨也能处理日常事务。"
沈轻梨看着丈夫期待的眼神,不忍拒绝:"好吧,我去申请签证。"
田嘉瑞欢呼一声,立刻弹奏起《蓝色多瑙河》,夸张地摇晃着身体,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沈轻梨忍不住笑出声,这个在商谈中沉稳老练的音乐总监,在她面前永远保留着少年般的一面。
曲终时,田嘉瑞转向她,表情突然变得认真:"轻梨,这一年你快乐吗?"
沈轻梨没有立即回答。她环顾这个他们共同打造的家——墙上挂着的结婚照,书架上并排放着的管理学著作和乐谱,琴房里那架田嘉瑞最爱的施坦威钢琴...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非常快乐。"她最终说道,声音轻柔而坚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快乐。"
田嘉瑞微笑着吻了吻她的手:"我也是。"
他重新将手指放在琴键上,开始弹奏那首《梨涡浅笑》。沈轻梨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任由熟悉的旋律将她包围。这首曲子记录了他们爱情的开始,而现在,它将伴随着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六岁的年龄差距,曾经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但现在,沈轻梨明白了,爱情从不看数字,它只看两颗心是否真诚相待。她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田嘉瑞有无穷的创造力和热情——他们不是谁比谁更成熟,而是互相补充,共同成长。
曲终时,田嘉瑞轻声问:"想学弹这首曲子吗?"
沈轻梨点点头。田嘉瑞将她的手指放在琴键上,手把手教她按出第一个音符。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而他们的家,充满了音乐与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