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无声证词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复仇文  小阴暗 

第二章:尘封的蛛网

无声证词

技术队的强光灯将书房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无所遁形。空气采样器发出低沉的嗡鸣,静电吸附板在地毯上缓缓移动,寻找着肉眼难辨的微粒。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个豪华囚笼里最不和谐的死亡景象。

陈默站在书桌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壁炉上方那片被熏得微黑的区域。烟囱通道被一块厚重的铸铁板封死,焊点牢固,积着厚厚的陈年灰尘。他蹲下身,指尖拂过壁炉内壁的砖块,触感粗糙冰冷。强光手电斜斜打进去,光束在砖缝和烟灰间跳跃。忽然,在靠近内侧底部、一块不起眼的砖石边缘,他捕捉到几道极其细微、近乎平行的、新鲜的刮擦痕迹。痕迹很浅,像是某种坚硬物体快速蹭过留下的。他示意取证人员:“这里,高倍微距拍照,静电吸附取样,注意灰尘堆积形态。”

“是,陈队。”技术员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操作。

方锐在一旁记录,忍不住低声问:“陈队,您怀疑……有人从这里进出?”他看着那狭窄得连小孩都未必能钻过的通道口,满脸不可思议。

“怀疑一切,验证一切。”陈默的声音没有波澜,“现场越‘干净’,越需要关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他站起身,目光再次落在那张被装入证物袋、放在隔离台上的青藤福利院照片上。那个被划掉面孔的空洞,像一只恶毒的眼睛,无声地嘲笑着。

楼下门厅的压抑气氛并未缓解。林浩宇的耐心似乎耗尽,他烦躁地挥开试图采访的记者(被警员拦在门外),大步走到负责现场指挥的副队长王强面前,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王副队,我父亲尸骨未寒,你们把我林家当什么了?封锁现场?盘问家人?效率!我要知道真相!现在!”

王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但面对林浩宇这种级别的压力源,额头也微微见汗。他努力保持镇定:“林先生,我们理解您的心情。命案调查需要时间,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这是对死者负责…”

“负责?”林浩宇冷笑一声,打断他,“我看是你们无能!心脏病突发,有什么好查的?是不是想借机生事,查我们林家的账?!”他的目光扫过坐在沙发上、依旧平静得过分的林婉仪,又狠狠瞪了一眼角落里抱着画板、面无表情的林薇薇。“还是说,有人给了你们什么暗示?”

林婉仪适时地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温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浩宇,别这样。警方也是为了查明国栋的死因。我们……配合就是。”她微微侧头,看向身后的苏晚晴,“晚晴,给王副队和陈警官他们倒杯热茶吧,这雨夜寒气重。”

“好的,夫人。”苏晚晴轻声应道,动作麻利地走向茶水间。她低垂着眼睑,步伐轻而稳,经过陈默和方锐身边时,带来一丝淡淡的、洁净的皂角香气。她熟练地准备着茶具,手指纤细稳定,没有丝毫颤抖。

陈默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这个存在感不高的私人助理,动作太过流畅自然,像精密仪器的一个零件。他带着方锐走下楼梯。

“陈队!”王强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介绍,“这位是市局刑警支队的陈默副队长,负责本案具体侦办。陈队,这位是林国栋先生的长子,林浩宇先生,宏远集团CEO。这位是林夫人。”

陈默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迎上林浩宇审视的、带着明显不信任的眼神:“林先生,林夫人。节哀。我们需要向各位了解一些情况,希望配合。”

“配合?”林浩宇哼了一声,语气依旧不善,“问吧!最好快点!集团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处理!”

询问在门厅旁一间较小的会客室进行。陈默主问,方锐记录。

林浩宇的叙述充满了不耐烦和一种被冒犯的愤怒。他承认当晚家庭聚会是为庆祝父亲即将获得“终身成就奖”,气氛“还算可以”。他提到父亲近期“有些心神不宁”,“好像在看一些旧东西”,但具体是什么不清楚。他本人因集团一个新项目融资问题与父亲有过争执(“理念不同,很正常!”),但否认矛盾激烈到不可调和。案发时,他与几位高管在偏厅讨论项目细节,有不在场证明(几位高管和佣人可证实)。他强调父亲身体一向硬朗,有私人医生定期检查,绝不可能突发心脏病,暗示必有隐情或谋杀,矛头隐晦地指向“某些见不得光的人”或竞争对手。

林婉仪的回答则像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圆润、克制,滴水不漏。她穿着剪裁完美的黑色套装,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声音柔和而带着恰到好处的悲伤。“国栋他…最近是有些心事,睡眠不太好。医生开了些安神的药。他喜欢在书房独处,看看书,整理些旧物。”当陈默问及“旧物”是否包括照片或福利院相关的东西时,她微微蹙眉,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照片?福利院?我不太清楚…可能是他年轻时做慈善的一些纪念吧?他不太和我提过去的事。”她确认案发时自己在主卧整理第二天慈善活动的礼服,女佣可以作证。对于林浩宇与父亲的争执,她轻描淡写:“父子间有些不同看法很正常,浩宇是心急了些,国栋也是为他好。”她全程表现出一种符合身份的哀伤和镇定,唯有在陈默锐利的目光偶尔扫过时,那交叠的双手会无意识地收紧一下。

林薇薇的询问最为简短,也最冰冷。这个年轻的画家穿着与豪华别墅格格不入的宽大工装裤和沾着颜料的毛衣,抱着她的画板,像抱着盾牌。她承认与父亲在聚会上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是父亲再次贬低她的艺术追求,称其“不务正业,丢林家的脸”。“我受够了!这个家,虚伪、冰冷、令人窒息!”她提前离场,独自开车回了自己市区的画室(小区门禁和监控可证实)。对于父亲的死,她只冷冷地丢下一句:“报应。” 再不愿多说一个字。苏晚晴在她离场时试图劝慰,被她一把推开。

最后是苏晚晴。她坐在那里,姿态谦恭,有问必答,条理清晰得令人惊讶。作为林婉仪的私人助理兼生活秘书,她详细描述了林国栋当晚的饮食(少量红酒,聚会后喝过半杯温牛奶)、精神状况(“老爷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心情尚可”)、作息习惯(“他习惯睡前在书房处理半小时文件或看书”)。她提到林国栋近期确实常在书房翻阅一些旧文件盒,“有一次我进去送茶,看到桌上摊着一些泛黄的老照片和纸张,老爷好像…在找什么,表情很专注,甚至有点…凝重。我没敢多看,放下茶就出来了。” 当被追问照片内容时,她微微摇头:“距离有点远,灯光也暗,没看清具体是什么,感觉像是…很多人合影?建筑很旧。” 这个描述,与那张青藤福利院的照片隐隐吻合。她强调自己案发时一直在一楼小客厅整理林婉仪第二天活动的行程文件,有女佣中途进来送过水果可以作证。在整个询问过程中,她的眼神清澈,语气真诚,偶尔流露出对林国栋逝去的惋惜和对林婉仪处境的担忧,将一个忠诚、细心、略带悲伤的助理形象演绎得无可挑剔。

询问结束,窗外天色已微微泛白,雨势渐歇,只留下淅淅沥沥的余音。陈默站在静园冰冷的门廊下,看着取证车辆陆续离开。方锐拿着初步报告走过来,低声道:“陈队,安保系统查了。昨晚十一点半到十一点四十五分,因‘设备例行维护调试’,后园监控和部分红外警报有十五分钟的盲区。但时间很短,而且从后园到二楼书房,路径复杂,避开所有其他监控和佣人,十五分钟…几乎不可能完成侵入杀人。”

“十五分钟…”陈默重复着这个数字,目光投向二楼那扇紧闭的书房窗户。壁炉内壁那新鲜的刮痕,管家撞门前反锁的门,死者手中那张诡异的照片,苏晚晴口中林国栋翻找的“旧合影”…这些碎片在他脑中盘旋碰撞。“不可能,往往就是最大的可能。重点查那个负责‘例行维护’的安保人员,还有,查清楚苏晚晴口中看到的‘旧合影’到底是什么。”

他深吸了一口雨后清冽又带着土腥味的空气,那寒意直透肺腑。静园的华丽表象之下,尘封多年的蛛网,正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搅动。

上一章 第三章:心障与暗流 无声证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