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社:梦女文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德云社同人文  曹鹤阳   

梨园春色(陶阳)

德云社:梦女文

第一章:初遇梨园

北京的四月,春意裹在梨花香里,陶阳踩着自行车穿过胡同,车筐里还搁着刚买的糖炒栗子。他今儿要去德云社隔壁的京剧团排练场,师父郭德纲给他安排了新活儿——给一位京剧名角儿配相声段子。这事儿新鲜,他嘴里哼着《叫小番》的调子,脚尖点地,自行车在青石板路上划出一道轻快的弧线。推开排练场门时,正撞见一位姑娘在吊嗓子。她身段纤长,水袖甩得似云流水,唱的是《贵妃醉酒》里那句“海岛冰轮初转腾”,嗓音亮得能劈开春日的雾气。陶阳立在门口愣了神,栗子“啪嗒”掉了一颗,滚到姑娘脚边。“对不住!”他忙弯腰去捡,抬头时姑娘已转身。她眼角沾着胭脂红,一笑便漾出梨涡:“陶阳老师吧?我叫林夕,听说您来配《三岔口》的相声桥段。”林夕的声音像浸了蜜的琵琶弦,陶阳耳根子发热,脱口而出:“您这嗓子,倒仓期都扛过去了?”京剧演员最怕倒仓,他自个儿当年差点因这坎断了戏路。林夕轻抚戏服上的绣纹:“师父给开了西洋护嗓的方子,倒是熬过来了。”她眼底闪过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疲色,却让陶阳心头莫名揪紧。排练很快开始。林夕演武生,陶阳以相声搭词。原本以为京剧与相声撞一块儿会生硬,可林夕的剑舞与陶阳的贯口竟像天生一对。她剑锋扫过,陶阳接一句“刀光剑影里见真章”;她翻身踢腿,他立马抖个包袱:“您这武生扮相,比我这说相声的还利索!”场里笑声炸开,连导演都拍腿叫绝。中场休息时,林夕递来温热的茶:“陶老师,您这相声里藏着京剧的骨。”陶阳接过茶杯,指尖触到她手腕,她皮肤凉得像春日晨露,却让他掌心发烫。“您才是,每句唱词都带着刀马旦的韧劲儿。”他忽然想起师父说的“戏魂相通”,此刻倒真信了。此后半月,排练场成了两人的天地。陶阳教林夕用相声的俏皮化解武戏的滞涩,林夕则在他说《文王卦》时悄悄在后台配唱,声线交织如丝缠锦。有日陶阳忘词,林夕倏然登场,用京剧念白替他圆场,台下喝彩声震得梁柱颤。那晚散场后,陶阳在胡同口拦住她:“林夕,下月我专场,您来客串一段?”她垂睫,睫毛在路灯下投出细密的影:“若您教我《学哑语》的窍门,我便应。”陶阳喉头一紧,竟答得爽快:“成!明儿午后在茶馆,我候着。”风掠过时,他嗅到她发间淡淡的檀香,与京剧戏服的樟脑味混在一处,成了他此后梦里总散的香。五月专场那日,林夕扮《穆桂英》亮相,陶阳在相声段落中突然插一句:“这穆桂英的枪,比我这嘴皮子还厉害!”台下哄笑,林夕却抛来一记眼风,媚中带飒,直戳进他心窝。散场后,郭德纲拍他肩:“小子,戏里戏外都搭上了,这缘分怕是老天给的。”陶阳不敢多想,直到林夕邀他去她家试新戏服。她住处是老式四合院,梨树花开满院,她穿素色旗袍替他量尺寸,尺子在她指尖游走,划过他脊背时,他觉出痒,更觉出慌。“陶阳,”她忽然停手,梨花瓣落在她鬓角,“若您哪天不唱戏了,会后悔吗?”他怔住,想起倒仓期那段灰暗日子,师父为他铺的相声退路。此刻却答得斩钉截铁:“不悔。但如今戏是命,您是……命里添的糖。”林夕脸颊霎时绯红,梨花瓣簌簌落她衣襟,两人对视间,蝉鸣声忽地静了。秋初,陶阳在兰心剧院正式向林夕求婚。她正练《四郎探母》,剑尖指地,泪眼盈盈望他:“唱戏的嫁人,得守得住寂寞。”陶阳从兜里掏出两枚玉佩,一枚刻相声鼓板纹,一枚雕京剧戏帽:“我守着您,您守着戏,咱们守着这戏魂不散的缘分。”台下戏班众人喝彩,林夕掷剑入鞘,扑进他怀里,戏服上的银线绣纹与他的大褂缎面摩挲,响如春蚕食桑。腊月婚礼上,郭德纲携德云社众人唱《恭喜曲》,林夕的师父则挥毫写下“梨园春色”四字。红烛燃尽时,陶阳抚她微凸的肚腹:“这娃娃,怕是听着戏词就胎动。”林夕笑嗔:“若是个丫头,教她唱《叫小番》;若是小子,随您学说《扒马褂》。”窗外雪落无声,两人的影子在窗纸上叠成戏中的一双人。

上一章 雏菊绽放(完) 德云社:梦女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梨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