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齿轮一旦启动,便再难减速。省级“未来科技创意大赛”的初赛通过后,月明昱与陆商明的齿轮模型被推向决赛舞台。然而,喜悦尚未沉淀,新的挑战便如潮水般涌来——决赛要求模型实现“动态自适应传动”,即齿轮需根据外力变化自动调整转速与扭矩。月明昱盯着新要求,后颈疤痕在焦虑中泛起淡红,陆商明却将任务卡撕成碎片:“这次,我们需要让齿轮学会‘呼吸’。”
深夜的实验室成了他们的秘密战场。月明昱将芭蕾中“气息与动作同步”的理念融入设计,试图用舞蹈的韵律感启发自适应机制。陆商明则用微分方程构建动态模型,笔尖在草稿纸上疾驰如解题的锋芒。当两人因参数分歧争执时,陈雨桐端着热可可闯入:“学霸吵架要罚款!用折纸齿轮模拟争议点,林浩说这样能直观化矛盾。”三人围着纸齿轮讨论,月明昱突然抓起陆商明的手按在模型上:“你的方程太刚性,像没有呼吸的机械。试试加入我旋转时的‘气息停顿’。”陆商明耳尖微红,却在草稿纸上画出月明昱舞蹈动作的受力曲线,裂痕般的疤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成了他计算时的灵感锚点。
班级的齿轮开始为决赛轰鸣。林浩用折纸模拟齿轮形变,王磊竟用顺口溜编出参数口诀:“扭矩如呼吸,转速随心动,学霸疯魔全班跟,齿轮跳舞不卡顿!”陈雨桐将排练与调试切割成更精细的时段,甚至为月明昱定制了“舞蹈式思维休息法”——每解一小时题,便用五分钟芭蕾动作舒展大脑。月明昱的疤痕在协作中渐隐,如被众人合力磨平的锈迹,而陆商明总在深夜调试时,用热可可的温度悄悄熨平他后颈的灼烫。
转折点发生在模拟测试日。模型在高压测试中突然过热,齿轮咬合发出刺耳摩擦声。月明昱的脊背瞬间绷如冰弦,陆商明却将他拽到角落,用粉笔在地面画出热力学图谱:“摩擦声的节奏,像不像你旋转时足尖点地的韵律?”月明昱闭眼回忆舞步,脑海中公式与节奏交织成光。两人联手将芭蕾的“气息控制”转化为齿轮的散热节奏,疤痕在汗水中若隐若现,竟成了校准参数的视觉标记。当模型在第二次测试中流畅运转时,陈雨桐录下视频:两道身影在故障的机械旁共舞解题,裂痕般的疤痕在灯光下成了勋章的纹路,而陆商明偷拍月明昱侧脸的草稿纸,被陈雨桐发现时,他慌乱解释:“这是受力分析图……的素描版。”
决赛前夕的夜晚,月明昱在舞蹈室独自练习。陆商明突然出现,递来一瓶温蜂蜜水:“你的疤痕今天褪得更淡了。”他指尖轻触那道淡痕,声音低哑:“每次看到你后颈发红,我的齿轮就转速失控——但现在,我想让它的转速,永远与你的呼吸同频。”月明昱心跳错拍,却将他的手引向新优化的模型图纸:“我们该让齿轮学会的,不仅是咬合,还有为彼此留出呼吸的缝隙。”
决赛舞台的灯光下,他们的“裂痕齿轮”以全新的自适应系统惊艳全场。月明昱在演示中融入芭蕾旋转,陆商明同步解析数学模型时,目光始终追随着他后颈那道几乎隐形的疤痕——那不再是焦虑的灼痕,而是被爱与协作淬炼出的,独一无二的转速标记。当齿轮在掌声中完美运转时,月明昱转身看向陆商明,两人在轰鸣声中相视而笑,裂痕与锋芒,终于找到了咬合的永恒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