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达标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后记

达标

从2024年6月30日我下定决心写这本书,到现在已经过了正好370天了,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不善于坚持的我会写完整本《达标》。

说句实话,写这本书的人表面上看着是我一个,其实是一群。为什么说是一群呢?因为其实在这个写作过程中,都是根据我个人经历过的事和我身边人经历过的事改编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人都在经历这种遭遇。同时,大家在看的时候也能看出来,这里面有AI的味道。不瞒你讲,在刚开始的构思以及后期段落的润色是有AI完成的。这时我想应该会有人反驳说:“真正的好作品是不能用AI的”,而我想这个道理也太绝对了,应该改成:“好作品不能全部用AI”,接下来我要说什么就不用我直接讲了。

这是我写作生涯中第一部完整的作品,虽然这部作品的字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一个开始,而我的人生也将在临近不久的高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崭新起航。

写完《达标》的最后一章,我坐在熟悉的位置发了很久的呆。盛夏时的大雨仿佛是像那些受了不知多少委屈的“我们”哭诉中为我道完了谢,我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与父亲谈起梦想时,他表面上装作支持,而后他在一次聚会上当众贬低,我在忍无可忍下直接摔碎瓷碗,而后被我爸撵出去……

这个故事里有太多人的影子。可能是我,可能是你,可能是你的同桌,可能是那个总在课间补觉的隔壁班同学。我们都在同样的期待里长大,背着沉甸甸的爱,走过一条被标记好"正确方向"的路。父母们举着"为你好"的旗帜,孩子们攥着"不想辜负"的愧疚,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前行。

最讽刺的是,就在这本书结束的前两天,我和我父亲在吵架时因为点破了他的心理,他直接演都不演的将我姐的书本扔到了我的脸上……

看,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那些控制欲、那些比较、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从来不会因为某个故事的完结而消失。但至少,当我们把这些细碎的疼痛写下来时,它们就不再是不可言说的秘密。那个以“家丑不可外扬”作为遮羞布的丑陋,在此刻被彻底揭开,所有事情变得一览无余。这部作品不仅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教育体制下个体的挣扎与妥协,更是了解应试教育生态中望子成龙的焦虑、分数至上的狂热、盲目攀比的风气、功利主义的盛行、教育异化的悲剧、亲子关系的扭曲、以及表面光鲜下的精神荒芜最生动的写照。

这部作品上架后的结果我是知道的,那些被我点破的家长们肯定会去做出他们所谓正确的行为,我要没猜错,他们会变着法的把我压垮。我心里深刻的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整个的环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需要这些为理想主义而举旗呐喊的志士呢?哪怕实现了呢?

我想告诉大家,我写这本书,写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批判谁,也不是为了煽动什么情绪。我只是想记录下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压抑、挣扎、妥协,以及偶尔透进来的一丝光。中国式家庭教育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父母是陪跑员,孩子是运动员,而跑道两旁永远立着“别人家孩子”的标杆。 但在这场漫长的奔跑中,或许我们都该停下来想想—— 到底是谁规定了终点?大家心底里都知道,无论别人怎么评价,现在所发生的这些事情也不会被改变,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你可以想,当我们再过不知多少年为人父母的时候,你是想成为一个“我淋过雨要给孩子撑把伞的人”还是想成为“我淋过雨也要撕碎孩子的伞的人”,我不知道你们选择什么,而我选择前者。

感谢每一个读完这个故事的人,我们有缘再见!

——作者于2025年7月5日全本完成当天

上一章 终章:补考通知 达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