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后宫浮沉
本书标签: 古代  皇宫 

香囊暗计

后宫浮沉

晨雾未散,长春宫庭院的青砖地上还凝着露水。沈微婉披着薄纱外衫站在队列里,发髻略乱,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她只睡了两个时辰,后半夜几乎睁眼到天亮。

“沈淑媛,”掌事女官轻声提醒,“站直些。”

沈微婉心头一紧,连忙挺直腰背。琵琶搁在膝上,指尖却微微发颤。她望着前方那排整齐划一的宫女们,个个低眉顺目,动作如镜中倒影般一致。唯有华贵妃身后的红翘,手背上隐约有道新鲜针眼,在晨光下泛着微红。

“今日的曲子是《渔舟唱晚》,”掌事女官话音刚落,琴弦已齐齐拨响。可沈微婉的手指总跟不上节奏,几度弹错音。华贵妃冷哼一声,故意将琵琶往身后藏了藏,遮住自己袖口沾染的香灰。

“沈淑媛,”她突然开口,声音娇柔得像浸了蜜糖,“你这衣襟歪了,要不要我替你整理?”

沈微婉低头一看,衣襟果然松了些。她正要谢过,却被华贵妃凑近耳边低声警告:“小心有人栽赃。”随即退开两步,继续抚琴。

沈微婉怔了片刻,余光瞥见红翘正将一只绣花香囊塞进紫檀木箱夹层。那箱子摆在掌事女官案边,是专门收存各嫔妃私物的。她心头一跳,装作弯腰捡帕子,趁机扫了一眼箱角。香囊一角露出半截丝线,打了个双股同心结——尚仪局特有绣法。

正午时分,御花园凉亭内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牡丹开得正好,香气浓得发腻,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沈微婉坐在席间,手里端着莲子羹,汤面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

“沈妹妹脸色不太好。”华贵妃端着茶盏凑过来,语气关切得过分,“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她说话时有意无意扫了眼沈微婉的荷包。

李公公例行检查随身物品,翻到一半突然停住。他从荷包夹层抽出一个绣着生辰八字的香囊,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这是……毒囊!”

亭子里炸开了锅。有人惊呼,有人窃语。沈微婉盯着那香囊,心跳如擂鼓。她认得那个打结方式——尚仪局绣娘惯用的手法。而尚仪局,正是淑妃的地盘。

“臣妾绝无此物!”她强作镇定,手指却死死攥住了袖口。

“证据确凿,还想狡辩?”华贵妃冷笑一声,“陛下最恨巫蛊之术,你这是想害谁?”

沈微婉猛地抬头,对上她眼中闪过的得意。她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陷害,而是淑妃与华贵妃联手布下的局。一个要除掉她,一个要借题发挥。

“请容臣妾拆解看看。”她声音平稳,伸手接过香囊。丝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果然是尚仪局特制的蚕丝。她当众剪开线头,取出里面的粉末。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竟是曼陀罗与朱砂混杂的味道。

“各位姐姐请看,”她举起丝线,“这种双股同心结,只有尚仪局绣娘才会使用。而且……”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臣妾平日多用单股蝴蝶结,从未用过此法。”

众人议论纷纷,连李公公也皱起眉头。华贵妃脸色变了变,但仍咬牙道:“你怎知尚仪局绣法?莫非……你曾去过?”

“娘娘说得对。”沈微婉淡然一笑,“臣妾的确去过尚仪局,但不是为了学绣法,而是为了查证一件事。”她转向李公公,“劳烦公公带人搜查臣妾寝殿,必能在妆匣夹层找出更多‘证据’。”

李公公一愣,随即点头。不多时,几名内侍果然捧来几个香囊,与手中的丝线如出一辙。沈微婉拿起其中一个,轻轻摩挲腕间玉镯:“请公公验看,这些香囊的丝线,是否与臣妾的玉镯暗格材质相同。”

李公公接过去细看,果然发现玉镯内壁有一层极薄的银粉,与丝线摩擦后留下的痕迹如出一辙。他脸色一变,立刻命人将所有香囊封存。

“此事另有隐情。”皇帝不知何时已站在亭外,身后跟着王德全。他缓步走进来,目光落在沈微婉身上,“淑媛,你做得很好。”

沈微婉低头行礼,心头却沉重起来。皇帝这话,既是夸奖,也是警告。她抬头时,看见华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怨恨。

夜深时,王德全亲自送来一碗安神汤。他站在门口,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微婉一眼:“娘娘今日辛苦了。”

沈微婉接过汤药,淡淡一笑:“劳烦王公公费心。”她知道这是变相软禁,皇帝要她好好“反省”。

待王德全离去,她吹灭烛火,靠在窗边望着月色。忽然,一张纸条从门缝下塞进来。她捡起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娘娘当心枕边人。”

她心头一震,想起云岫临走前的眼神。难道……她仍在暗中相助?

正想着,窗外传来一阵轻微响动。沈微婉屏息凝神,看见一道黑影掠过屋檐。这次不是青衫男子,而是一个披着斗篷的女子身影。她似乎察觉到沈微婉的目光,停下脚步,朝这边看了一眼。

沈微婉心头一紧,正要起身,对方却已消失在夜色中。

她回到案前,取出玉镯。月光下,内壁竟多了一道新划痕。她凑近细看,竟是“辅政”二字。与前章残破的“辅”字连在一起,赫然是“辅政”之意。

她手指微微发抖。母亲临终前的话再次响起:“永绥……辅政……”

更漏声从远处传来,三更天了。

沈微婉缓缓坐下,望着桌上尚未喝完的安神汤。夜风穿堂而过,烛火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上一章 御花园惊心 后宫浮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玉阶之下暗流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