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洪武小孩
本书标签: 穿越 

第二章

洪武小孩

---

洪武十六年,春。

五岁的朱宁踮着脚尖,趴在御花园的石桌上,小手握着毛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字。一阵春风吹过,将她额前的碎发拂起,露出那双过于灵动的眼睛。

"公主,该用膳了。"宫女轻声提醒。

朱宁头也不抬:"再等会儿,我把这首诗写完。"她的声音稚嫩,却透着不符年龄的沉稳。

五年来,朱宁小心翼翼地平衡着"神童"与"正常孩童"的形象。她刻意控制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既不能表现得太过平庸而失去朱元璋的宠爱,也不能聪慧得令人起疑。

"宁儿又在写诗?"朱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宁转头,看见自己的太子兄长一身杏黄常服,面带微笑地走来。

"大哥!"朱宁立刻放下毛笔,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她指着宣纸上的字,"我在写《悯农》,李绅的。"

朱标俯身看去,纸上字迹虽然稚嫩,但结构端正,笔锋已有章法。他惊讶地挑眉:"宁儿何时学会写这么多字了?"

"看大哥写字学的。"朱宁眨着天真的大眼。这倒不全是谎言——朱标批阅奏章时常抱着她,她确实暗中观察许久。

朱标宠溺地揉揉她的发髻:"聪明是好事,但别太劳累。走,陪大哥用膳去。"

朱宁乖巧地点头,任由朱标牵着自己的手往东宫走去。路上,她听见几个小太监在哼唱凤阳花鼓,歌词却让她心头一紧。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标显然也听到了,眉头微皱。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这类民谣虽反映实情,但在宫中传唱实在不妥。

朱宁眼珠一转,突然挣脱朱标的手,蹦蹦跳跳地跑到那几个小太监面前,用稚嫩的嗓音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朱皇减税又免粮,家家户户喜洋洋!"

小太监们吓得跪倒在地。朱标快步上前,却见朱宁已经又改口唱起了新词:"洪武爷,爱百姓,轻徭薄赋施仁政..."

朱标怔住了。这即兴改编的歌词不仅化解了原版的讽刺意味,还巧妙提出了"轻徭薄赋"的主张。他蹲下身,平视着朱宁:"宁儿,这歌是谁教你的?"

朱宁歪着头,作思考状:"前几天听母后说江北旱灾,父皇减免了税粮...我就想,减税是好事,应该唱出来呀!"

朱标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赏。他牵起朱宁的手:"走,宁儿,咱们去见父皇。"

......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与户部尚书郁新商议江北旱灾之事。朱标带着朱宁在殿外等候时,朱宁已经将她改编的花鼓词教给了朱标。

"陛下,太子殿下和福宁公主求见。"太监通传道。

朱元璋眉头舒展:"让他们进来。"每当见到这个小女儿,他严肃的面容总会柔和几分。

朱标行礼后,拍了拍朱宁的背:"宁儿,把你刚才唱的歌给父皇听听。"

朱宁深吸一口气,用清脆的童声唱起了她改编的花鼓词。唱到"轻徭薄赋"时,她故意加重了音调。

朱元璋起初面带笑容,听着听着却渐渐严肃起来。他看向郁新:"爱卿,朕记得江北三府今年的税赋是..."

郁新连忙答道:"回陛下,已按您的旨意减免了三成。"

朱元璋沉吟片刻:"再加两成。传旨,江北旱灾严重,今年税赋只收半数。"

朱宁心头一喜,却强忍着不表现出来。她装作天真地问:"父皇,减税是不是能让百姓吃饱饭?"

朱元璋将她抱到膝上,罕见地耐心解释:"是啊宁儿。百姓吃饱了,天下才太平。"

朱宁趁机道:"那宫里的宴席能不能少些?上次中秋宴,好多菜都没动就倒掉了..."

朱元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咱闺女都知道节俭了!传旨,今后宫中宴席减半,省下的银两用于赈灾!"

离开乾清宫后,朱标若有所思地看着朱宁:"宁儿,你今日可是立了大功。"

朱宁装作懵懂:"什么大功?我只是唱歌而已呀。"

朱标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捏了捏她的小手。

......

当晚,马皇后将朱宁叫到寝宫,屏退左右后,神色复杂地看着她:"宁儿,今日那首花鼓词,真是你自己想的?"

朱宁心跳加速,但面上不显:"母后,我就是觉得原来的不好听..."

马皇后轻叹一声,拉过朱宁的小手:"宁儿,你聪慧过人,母后心里清楚。但你要记住,在这深宫里,过人的才智有时反而危险。"

朱宁低下头,这次是真的有些心虚了。

马皇后继续道:"你还小,有些事不懂。今日你劝谏父皇减税节俭,虽是好事,但若次数多了,难免会有人觉得...异常。"

朱宁猛地抬头,对上马皇后慈爱却洞察一切的目光,顿时明白了——马皇后是在教导她如何在这深宫中生存。

"母后,我记住了。"朱宁郑重地点头。

马皇后欣慰地笑了,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坠挂在朱宁脖子上:"这是母后从小戴的护身符,现在给你。记住,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朱宁摸着温润的玉坠,突然扑进马皇后怀中。这位历史上以贤德著称的皇后,给了她穿越以来最真切的母爱感受。

......

几日后,朱宁在御花园玩耍时,发现一个瘦小的少年太监躲在假山后偷偷抹泪。她好奇地走近,那少年吓得立刻跪下:"奴婢惊扰公主,罪该万死!"

朱宁摆摆手:"起来吧。你为什么哭?"

少年不敢抬头:"回公主,奴婢...奴婢学不会字,被师傅责罚了..."

朱宁这才注意到地上用树枝划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她心中一动:"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马和。"

马和?朱宁心头一震。这不就是后来的郑和吗?历史上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

她蹲下身,捡起树枝:"你想学字?我教你。"

马和惊得目瞪口呆。堂堂公主,竟要教一个小太监识字?

朱宁已经在地上写下一个端正的"马"字:"这是你的姓,看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宁常常"偶遇"马和,暗中教他识字读书。这位未来的航海家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很快就能读写简单的文章了。

"公主为何对奴婢这么好?"一次课后,马和鼓起勇气问道。

朱宁望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轻声道:"因为我觉得,你将来会做大事。"

马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郑重地磕了个头:"奴婢此生,定不负公主厚望。"

春风吹过御花园,掀起两人的衣角。朱宁不知道,这段友谊将在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此刻,她只是享受着以孩童身份改变他人命运的满足感。

远处,马皇后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笑容。

---

上一章 第一章 洪武小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