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玥瑶第三次调整后视镜时,雨刷器正徒劳地对抗着倾盆大雨。后视镜里,那家亮着惨白灯光的便利店像座孤岛,而她的车,就抛锚在孤岛三百米外的辅路积水中。
手机电量跳成红色的1%时,她终于踹开车门。雨水瞬间灌进帆布鞋,冰凉顺着脚踝往上爬。便利店的玻璃门被推开时,风铃发出刺耳的响声,蒋玥瑶抹了把脸,水珠混着睫毛膏的黑色痕迹往下淌。
“要帮忙吗?”
声音从冰柜方向传来。蒋玥瑶抬头,看见个穿深蓝色工服的年轻男人,正弯腰把掉在地上的巧克力捡起来。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额角,露出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
“我车坏了。”她的声音被空调吹得发涩,“能借个充电器吗?”
男人直起身时,她才发现他工牌上写着“曾舜晞”。他指了指收银台旁边的插座:“安卓还是苹果?”
“苹果。”蒋玥瑶刚把手机插上,就听见他在身后说:“雨太大了,拖车今晚估计过不来。”
她转身看见他抱了箱矿泉水往货架上摆,动作利落得不像个临时店员。“你怎么知道?”
“我住这附近,每年汛期这条路都要淹三次。”曾舜晞拍了拍手上的灰,“老板今天没来,我替班。”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湿透的真丝衬衫,“里面有休息室,能换身干衣服。”
休息室比想象中整洁,折叠床上堆着几件干净的T恤和运动裤。“都是我的,没穿过。”曾舜晞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你慢慢换,我去煮点姜茶。”
蒋玥瑶盯着那件印着乐队logo的黑色T恤发呆。半小时前,她还在高级餐厅里等着和客户签合同,而现在,她正站在便利店的储藏室里,手里攥着件带着洗衣粉清香的陌生男装。
姜茶煮得很辣。蒋玥瑶捧着马克杯坐在靠窗的吧台前,看曾舜晞给货架补货。他个子很高,伸手够最上层的货架时,工服后背绷紧,露出流畅的腰线。雨势渐小时,他忽然开口:“你是做什么的?”
“公关。”蒋玥瑶抿了口姜茶,“就是替人收拾烂摊子的。”
他转过身时,嘴角带着点笑意:“比如被客户灌酒,还是被老板甩锅?”
她差点呛到。上周在酒局上被合作方总监揩油的事,总不会全天下都知道。“你怎么……”
“猜的。”曾舜晞擦着柜台,“穿真丝衬衫来这种天气跑业务,要么是刚从重要场合出来,要么是对自己的运气过于自信。”他抬眼看她,“显然你是前者。”
手机终于充到20%,蒋玥瑶刚要叫拖车,就收到助理的消息:“王总说合同的事再等等,他侄子想接手这个项目。”
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她花了三个月谈下来的项目,就因为对方想安插自己人,轻飘飘一句“再等等”就搁置了。窗外的雨又开始下,蒋玥瑶把手机扔回包里,声音有点哑:“再来杯姜茶。”
曾舜晞煮第二锅姜茶时,蒋玥瑶坐在旁边看。他切姜片的动作很稳,刀刃贴着指节划过,像在表演某种精确的手艺。“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她忽然问,“不像一直看店的。”
“赛车手。”他低头搅着锅里的红糖,“三年前撞断了腿,就回来看店了。”
蒋玥瑶的目光落在他的右腿上。牛仔裤包裹的线条很匀称,看不出任何异样。“很疼吧?”
“拆钢板那天比撞车时疼。”他笑了笑,把新煮的姜茶推给她,“但最疼的是,再也踩不了油门了。”
凌晨两点,雨终于停了。拖车司机打电话来说要等天亮,曾舜晞指了指休息室:“你去躺会儿,我守着店。”
折叠床很小,蒋玥瑶躺下时能闻到枕头套上的阳光味。休息室的门没关严,她能看见收银台的灯光里,曾舜晞正低头看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偶尔敲两下键盘。
她不知睡了多久,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透过门缝,看见曾舜晞站在货架前,手里拿着罐咖啡,侧脸在月光里显得很柔和。他似乎在跟谁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方案我改好了,明天发你邮箱……对,那个弯道的数据我重新测过……”
蒋玥瑶忽然想起他说自己是赛车手时的眼神,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
天亮时,拖车终于来了。蒋玥瑶换回自己的衣服,衬衫上的褶皱像道解不开的难题。“衣服洗干净了还你。”她把叠好的T恤递过去,“多少钱?”
曾舜晞没接,反而从柜台底下拿出个塑料袋:“给你的。”里面是包红糖姜茶,还有一把伞。“下次别穿真丝衬衫跑业务了。”
蒋玥瑶发动车子时,看见他站在便利店门口挥手。后视镜里,那抹深蓝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被晨光吞没。
三天后,蒋玥瑶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店遇见曾舜晞。他穿着白衬衫,正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说话,手里拿着的平板上,赫然是她那个被搁置的项目方案。
“蒋经理?”男人先看见了她,递过来一张名片,“我是城通集团的项目负责人,这是我们的技术顾问曾舜晞。”
蒋玥瑶盯着曾舜晞手里的方案,上面用红笔标注的修改意见,精准地避开了王总侄子可能插手的环节。“你……”
“我晚上还在便利店替班。”曾舜晞的笑容里带着点狡黠,“那天听见你打电话,刚好我以前做过类似的项目。”
城通集团的会议室里,王总看见新方案时脸色很难看。蒋玥瑶陈述完修改后的执行计划,余光瞥见曾舜晞正低头记笔记,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和那天在便利店煮姜茶时的动作惊人地相似。
合同签完那天,蒋玥瑶拉着曾舜晞去了家日料店。清酒喝到第三瓶时,她终于问出那句憋了很久的话:“你为什么不当赛车手了?”
窗外的霓虹灯在他眼里明明灭灭。“一次雨战,转弯时刹车失灵。”他转动着酒杯,“副驾的工程师受了重伤,我再也不敢坐进驾驶舱了。”
蒋玥瑶忽然想起休息室门缝里看到的那一幕。“你现在做的技术方案,是关于赛车的?”
“嗯。”他笑了笑,“不能亲自开,总得做点什么。比如优化刹车系统,让下雨天更安全。”
那晚的风带着初夏的暖意。蒋玥瑶送曾舜晞到便利店门口,看见他熟练地换上工服,系围裙的动作利落得像在系赛车安全带。“进来坐坐?”他拉开玻璃门,风铃又发出清脆的响声。
收银台后面的墙上,贴着张泛黄的照片。穿赛车服的年轻男人站在领奖台上,眉眼飞扬,和眼前这个低头扫码的曾舜晞重合又分离。“这是我。”他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以前总觉得速度能解决一切问题。”
“现在呢?”
“现在觉得,能在雨夜里煮杯姜茶,也挺好。”曾舜晞扫完她手里的巧克力,忽然说,“明天我休息,要不要去看我改的赛车模拟器?”
模拟器在他住的老楼顶层。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照在那些精密的仪器上。曾舜晞坐在驾驶座上调试设备时,侧脸的线条和照片上一模一样。“上来试试?”他拍了拍副驾的位置。
虚拟赛道的雨刷器疯狂摆动,蒋玥瑶握紧方向盘时,听见曾舜晞在耳边说:“别怕,刹车系统我重新调过了。”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她转头看见他眼里的光,比任何领奖台上的聚光灯都亮。
后来蒋玥瑶常去便利店等曾舜晞下班。有时他在整理货架,她就坐在吧台前看文件;有时他在煮关东煮,她就帮着递调料。有次老板来巡店,看着他们笑:“小曾,这是你女朋友?”
曾舜晞正往关东煮里加萝卜,闻言手顿了顿。蒋玥瑶刚要解释,就听见他说:“还不是,但快了。”
那晚关店后,曾舜晞送蒋玥瑶回家。走到楼下时,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给你的。”是枚小小的赛车模型,车身上印着她的名字。
“我下个月要去上海做个项目。”曾舜晞的声音有点低,“关于赛车安全系统的,可能要去半年。”
蒋玥瑶捏着那枚模型,金属的凉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口。“那便利店怎么办?”
“老板说等我回来继续替班。”他笑了笑,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或者,你愿意来替我看店吗?”
蒋玥瑶抬头时,看见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亮他眼里的期待。她忽然想起那个雨夜,他递过来的姜茶,那件带着洗衣粉味的T恤,还有他说“现在觉得,能在雨夜里煮杯姜茶,也挺好”时的温柔。
“曾舜晞,”她踮起脚尖,轻轻吻了吻他的嘴角,“半年后,我来接你下班。”
便利店的风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为这场迟来的告白伴奏。蒋玥瑶看着曾舜晞眼里炸开的光,忽然明白,有些相遇,就像雨夜里的便利店,看似偶然,实则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