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卷着樟树的清香漫进高一(一)班的窗棂时,稚伊正对着课程表发愣。初中时记熟的教学楼布局全作废了,刚领到的校服还带着新布料的硬挺,袖口蹭得手腕发痒。
“同学,请问高三(七)班怎么走?”她攥着手里的社团报名表,拦住一个抱着作业本的学姐。
“直走到头左转,三楼最里面那个班就是。”学姐指了路,又补了句,“找谢霜序啊?这届新生里好多人打听他呢。”
稚伊的脸悄悄发烫。上周开学典礼,作为高三代表发言的谢霜序站在主席台上,白衬衫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声音清冽如冰泉。她坐在台下第三排,看着他念完发言稿转身下台,阳光在他挺直的背影上流动,忽然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攥着那张要请学生会主席签字的报名表,稚伊在三楼走廊尽头停住脚步。高三(七)班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翻书的沙沙声。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目光立刻被窗边的身影勾住——谢霜序正趴在桌上写题,侧脸线条利落,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手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连握笔的姿势都透着股沉稳。
“那个……学长好。”她的声音有点发颤。
谢霜序抬头的瞬间,教室里好像静了半拍。他的眼神先是掠过一丝疑惑,随即落在她手里的表格上,起身时带起一阵清风:“学生会的?”
“嗯!”稚伊慌忙把表格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腹,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他的指尖带着纸张摩擦出的薄茧,比想象中更温暖些。
“高一(一)班的稚伊?”他看着表格上的名字,笔尖在签名处顿了顿,“上周军训会操,你是不是站在方阵最左边那个?”
稚伊愣住了。那天她被太阳晒得头晕,差点在齐步走时顺拐,是旁边的女生悄悄拽了她一把才没出错。这种丢脸的瞬间,他怎么会注意到?
“记不太清了。”她含糊地应着,却看见他已经签好了名字,字迹和他的人一样,清瘦又有力。
“三楼楼梯间有饮水机,”他把表格递回来时,目光扫过她泛红的脸颊,“刚开学别太累。”
稚伊抱着表格跑出教室,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走廊里遇见抱着一摞试卷的老师,她侧身让路时,听见老师笑着问谢霜序:“又帮学弟学妹忙?这届新生可真依赖你。”
后来的日子,稚伊总能在校园里撞见谢霜序。清晨的操场,他穿着运动服跑步,额发被汗水打湿;午休的图书馆,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刷题,身边堆着半人高的复习资料;晚自习前的公告栏前,他被一群学弟围着问问题,耐心地指点着什么。
她开始刻意绕远路走高三教学楼的楼梯,只为能在转角多看他一眼。有次抱着刚领的校服外套,在下楼梯时没踩稳,怀里的衣服哗啦啦散了一地。正要蹲下去捡,一只手已经先她一步拾起最上面那件,叠得整整齐齐递过来。
“小心点。”谢霜序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他刚从办公室出来,胳膊底下夹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封面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谢谢学长!”稚伊把衣服抱在怀里,忽然发现他校服袖口磨出了点毛边,大概是洗了太多次。
“高一的课程还适应吗?”他随口问了句,脚步没停,却放慢了速度等她。
“数学有点难……”她小声说,想起昨天被函数图像绕晕的自己。
“晚自习结束后,三楼空教室会开答疑室,”他侧过头看她,路灯的光在他睫毛上跳跃,“去那里问问,高三的学长学姐都很乐意帮忙。”
稚伊后来真的去了答疑室。第一次推开那扇门时,谢霜序正站在白板前讲题,手里的马克笔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几个字下重重画了线。他讲题时语速比平时快些,偶尔会抬手推一下并不存在的眼镜,讲到关键处会忽然停下来,问“这里听懂了吗”。
有次她被一道立体几何题困住,戳了戳前排的谢霜序。他转过身,拿过她的草稿纸看了看,忽然从笔袋里抽出支荧光笔,在辅助线上画了道亮黄色的线:“把这个面当成底面,体积公式是不是就好算了?”
灯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咖啡味——高三的学长们好像都靠这个提神。
十月运动会那天,稚伊作为通讯员在场地边写稿,忽然听见广播里喊她的名字。“高一(一)班稚伊同学,你的校卡在失物招领处,请速来领取。”
她跑到主席台时,正撞见谢霜序把校卡递给老师。他运动服的拉链敞开着,里面的T恤沾着汗渍,显然是刚跑完步。
“在操场边捡到的。”他指了指她别在校服上的通讯员证,“下次别把校卡和证件挂在一起,丢了麻烦。”
稚伊摸着失而复得的校卡,忽然注意到他脖子上挂着块奖牌——银色的,应该是刚结束的1500米长跑拿的。
“学长跑得好快!”她由衷地赞叹。
他笑了笑,那是稚伊第一次见他笑。不是礼貌性的颔首,而是眼角弯起,露出点少年气的模样:“等你到高三就知道,跑圈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闭幕式结束时,稚伊抱着一摞没发完的加油棒往教室走,远远看见谢霜序和几个男生站在公告栏前。他手里拿着张志愿填报指南,指尖在某所大学的名字上轻轻点着。
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稚伊忽然想起开学典礼那天,他站在主席台上说:“希望明年夏天,我们都能站在想去的地方。”
她悄悄往后退了两步,转身走向高一教学楼。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操场时,看见跑道上还有谢霜序跑步的身影,一圈又一圈,像在追逐着什么。
回到教室,稚伊从笔袋里抽出张便签纸,认认真真写下“要像学长一样努力”,贴在了课本的第一页。窗外的樟树沙沙作响,她知道,从这个秋天开始,有些东西正在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