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灯扫过沸腾的观众席时,我在尖叫浪潮里捕捉到黄子弘凡的目光。他倚在升降台边,黑色皮衣下摆被气流掀起,银质项链随着剧烈的呼吸起伏,耳返里突然传来他压低的声音:"副歌第三句,等我和声。"
舞台震颤着升起,贝斯重音撞击胸腔。三年前《声入人心》的录制现场突然在眼前重叠——那时我不过是个从万人海选中杀出的素人选手,在即兴改编环节突然忘词,当着千万观众的面僵在聚光灯下。汗湿的手攥着话筒支架,膝盖止不住地发抖,直到黄子他坐到我身边,墨黑色瞳孔映着舞台灯:"别慌,跟着我的节奏。"
琴弦震颤的刹那,他哼出一段随性的旋律。我咬着下唇跟上节奏,原本凝滞的空气突然流动起来。混着鼓点的即兴哼唱中,他突然歪头冲我眨了眨眼,这个瞬间被镜头捕捉,成了节目最出圈的片段。后来的庆功宴上,他晃着香槟杯笑:"你破音的样子,比完美的假声更有生命力。"
"这次编曲加了电子音效。"黄子将平板电脑推到我面前,屏幕上跳动的音轨像闪烁的星河。之后我们双人的合作便越来越多,此刻正在筹备新专辑《双声》。他指尖划过某个波形,银色戒指在屏幕上投下细碎的影子,"这里用你的气声转音,我铺低频和声,副歌部分..."
"又要改我的和声?"我挑了挑眉,想起上个月他推翻整首歌编曲的固执模样。录音棚的隔音棉吸走了所有外界声音,只剩他认真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你的声音应该在更自由的旋律里舒展,而不是被框架困住。"
新歌发布会当天,场馆外挤满举着灯牌的粉丝。我站在后台补妆,镜中突然映出黄子的身影。他伸手帮我调整耳返位置,薄荷香水混着雪松气息扑面而来:"紧张吗?"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主持人激昂的报幕声,我们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这已经是我们第17次同台演出。
记者提问环节来得猝不及防。当闪光灯聚焦在我们身上时,前排戴着金丝眼镜的女记者举起话筒:"黄子和你(你的名字)的合作默契,是不是因为恋爱关系?"现场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快门声,我瞥见黄子耳尖泛红,却听见他从容回应:"我们的感情,是在无数次录音棚的争吵、舞台上的即兴碰撞里炼成的。"
他转头看向我,眼睛里有星光流转:"记得《声入人心》最后一期吗?她在后台哭得眼睛通红,说自己永远追不上专业歌手的水准。"观众席传来轻笑声,我感觉脸颊发烫。黄子继续说:"但她教会我,最好的音乐不是技巧堆砌,而是灵魂的共鸣。"
故事发生的时间我没仔细算,《声入人心》那个是快七年了,但是为了这个故事我改了下时间,他本来是都是男生,但我为了写这个故事改了一下
希望各位凑过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