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出院那天,天气格外好。祁逸辰开车来接,后备箱里塞满了老人家住院时用的东西,还有江辞特意给奶奶买的新靠垫。
“慢点慢点,这画框别碰着。”奶奶看着江辞小心翼翼抱着的画,忍不住叮嘱。
那是江辞特意为奶奶画的肖像,画里的老人家坐在窗边晒太阳,手里拿着毛线团,笑得眉眼弯弯。
“放心吧奶奶,结实着呢。”江辞笑着应道,把画轻轻放进后座。
回家的路上,奶奶一直念叨着要给他们做拿手的红烧肉,说要好好补补。江辞和祁逸辰听着,时不时应和几句,车厢里满是温馨的絮语。
回到公寓,祁逸辰忙着把东西搬上楼,江辞则扶着奶奶在楼下小花园坐了会儿。老人家看着不远处忙碌的身影,拉着江辞的手说:“逸辰这孩子,是真把你放在心上了。”
江辞望着祁逸辰的背影,阳光落在他身上,像画里走出来的人,嘴角忍不住上扬:“我知道。”
奶奶出院后,家里顿时热闹了不少。每天清晨,江辞还没起床,就能听见厨房传来奶奶和祁逸辰的对话声——大多是奶奶在指导祁逸辰做早餐,偶尔夹杂着锅碗瓢盆的轻响。
这天江辞走进厨房,就看见祁逸辰正笨拙地学着擀饺子皮,手里的面团被揉得歪歪扭扭。奶奶在一旁着急:“轻点,别太用力,你看你把面粉都撒桌子上了。”
祁逸辰无奈地笑:“奶奶,您这要求比我们公司的项目标准还高。”
“那可不,”奶奶理直气壮,“给我孙儿做吃的,必须讲究!”
江辞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觉得心里暖暖的。他拿起画笔,在画板上快速勾勒出这两个身影,笔尖带着笑意。
下午阳光正好,江辞把画搬到阳台晾晒。祁逸辰走过来,从身后环住他,下巴抵在他肩上:“在看什么?”
“看我们的家。”江辞轻声说。
阳台上摆着几盆绿植,是祁逸辰买来的,叶片上还带着水珠。不远处的小桌上,放着奶奶织了一半的围巾,颜色是江辞喜欢的浅灰色。画架上,那幅画祁逸辰的作品已经装裱好,挂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对了,下周有个画展,朋友送了两张票,要不要去看看?”祁逸辰忽然说。
江辞眼睛一亮:“好啊,正好想找找灵感。”
画展那天,两人特意打扮了一番。江辞穿着浅色的毛衣,祁逸辰则是一身合身的西装,牵着他的手走在展厅里,引来不少目光。
“你看这幅画的光影处理,很特别。”江辞指着一幅风景画,眼里满是欣赏。
祁逸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认真听着,偶尔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其实对艺术不算精通,但只要是江辞喜欢的,他总会用心去了解。
走到一个角落,江辞忽然停下脚步,看着墙上的一幅画笑了。那是一幅抽象画,色彩明亮,线条灵动,像极了他画里常用的风格。
“怎么了?”祁逸辰问。
“没什么,”江辞摇摇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就是觉得,以后我的画,说不定也能挂在这里。”
祁逸辰握住他的手,语气坚定:“一定会的。”
从画展出来,天色已晚。两人没有打车,像往常一样慢慢走着。路灯次第亮起,拉长了他们的影子。
“其实我以前总觉得,画画是一个人的事。”江辞忽然说,“但现在觉得,有人陪着看画,听我讲那些线条和色彩,好像更有意思。”
祁逸辰低头看他,月光落在他脸上,温柔得不像话:“那我以后天天听你讲。”
江辞笑了,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亲了一下:“好啊。”
回到家,奶奶已经睡了。客厅的灯留着一盏,暖黄的光洒在地板上。祁逸辰去热了牛奶,江辞则走到画架前,看着白天勾勒的草图——那是今天在画展看到的风景,他想画下来,画里要有两个人的影子。
祁逸辰端着牛奶走过来,站在他身边:“还画?”
“嗯,有点灵感。”江辞接过牛奶,抿了一口,“等画好了,挂在卧室。”
祁逸辰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好,挂在哪里都好。”
画室的灯亮了很久,月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画布上。画里是画布的星空,星空下有两个依偎的身影,手牵着手,走向远方。
画里的世界温暖而美好,画外的日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