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锦阙争芳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江南

锦阙争芳录

早朝的钟声在太和殿前响起,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御座上,皇上萧暮身着明黄龙袍,目光扫过阶下,身旁侍立的小辉子躬身垂首,大气不敢出。

“户部递上的江南盐税核查本,众卿可有看法?”萧暮的声音沉稳,带着帝王的威严。

大殿下萧浚出列,一身蟒袍衬得他身姿挺拔,身后的小远子与侍卫忠宇紧随其后。“回父皇,儿臣以为,江南盐商勾结地方官虚报税额一案,需从严查办,以儆效尤。”他语气掷地有声,条理清晰地陈述着处置方案。

皇上微微颔首,未及开口,大公主萧敏携侍女思思、叶芽立于殿侧,轻声道:“父皇,江南盐区民生凋敝,若一味重罚,恐激起民怨,不如恩威并施,既清吏治,也安抚百姓。”她声音柔和,却字字在理。

二公主萧琳与侍女林诗、林琳站在一旁,闻言补充道:“大姐说得是。儿臣听闻此次查出的盐商中,有几家是苏国公府暗中照拂的,或许可让苏大人协助查办,事半功倍。”

三公主萧采苓的侍女明月、秋月悄悄交换了个眼神,萧采苓 herself 则垂眸而立,似在思索。

这时,二殿下萧逸然出列,身后小振子与侍臣辰沙屏息待命。“儿臣附议大哥的提议。”他性子略显急躁,“若不严惩,日后各地官吏必效仿,国库亏损事小,动摇民心事大!”

四公主萧瑟的侍女谷雨、夏至为她拢了拢袖角,萧瑟轻声道:“二哥稍安。苏国公府与江南盐商素有往来,若能让苏家主动交出涉案之人,既全了皇家与勋贵的颜面,也省了不少周折。”

五公主萧蔷的侍女荷香、竹青侍立在侧,萧蔷年纪尚轻,只安静听着,未发一言。

三殿下萧泽与四殿下萧游也相继发表了看法,小才子、辰明与小善子、辰颐分别站在他们身后,神色恭敬。

殿内议论声渐息,皇上看向萧浚:“大殿下,此事便交由你牵头,苏国公府那边,你去沟通。”

“儿臣遵旨。”萧浚躬身领命。

早朝散去,皇子公主们按序退出太和殿。萧敏走到萧浚身边,轻声道:“大哥,苏家那位大公子苏云佑素来刚正,若要他交出人,怕是不易。”

萧浚点头:“我知晓,但若此事真与苏家有关,父皇的意思,是要敲山震虎。”他目光望向远处,“走吧,先去苏府一趟。”

阳光透过宫殿的飞檐洒下,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朝堂上的风云,正悄然蔓延向京城的各个角落。

御花园的秋菊开得正盛,明黄、绛紫、雪白的花瓣在风中轻颤,衬得朱红宫墙愈发庄重。

皇上萧暮正坐在水榭中批阅奏折,小辉子踮着脚为他续上热茶,青瓷盖碗碰撞的轻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皇上,大殿下和大公主在外面候着了。”

萧暮抬眸:“让他们进来。”

萧浚与萧敏一前一后走进水榭,身后的小远子、忠宇与思思、叶芽皆垂手立在阶下。“儿臣(儿臣)参见父皇(父皇)。”

“免礼。”萧暮放下朱笔,“江南盐案的章程拟得如何了?”

萧浚上前一步:“回父皇,儿臣已与苏国公谈过,他愿配合交出涉案的远房旁支,只是苏大公子苏云佑……”

“苏云佑怎么了?”萧暮挑眉。

“他坚持要亲自彻查,说不愿家族蒙冤。”萧浚道,“儿臣看他神色恳切,许是真有隐情。”

萧敏在旁补充:“父皇,苏云佑在军中声望不低,若能让他心服口服,此事办起来更稳妥。”她话音刚落,就见二公主萧琳带着林诗、林琳从菊丛后转出来,手里还捧着一盆开得正艳的墨菊。

“父皇,您瞧这株‘墨麒麟’,是不是极少见?”萧琳笑着将花盆放在石桌上,“方才路过花圃,听花匠说这是新培育的品种,特意给您送来。”

萧暮看着花,语气缓和了些:“有心了。”

正说着,二殿下萧逸然带着小振子、辰沙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色:“父皇,儿臣刚收到消息,江南那边有盐商聚众闹事,说是……”

“慌什么。”萧暮打断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苏云佑带兵去一趟,正好让他看看,包庇纵容的后果。”

萧逸然愣了愣,随即躬身:“儿臣遵旨。”

不远处的九曲桥边,三公主萧采苓正与明月、秋月赏鱼,听见这边的话,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帕子。四公主萧瑟带着谷雨、夏至走过来,轻声道:“三哥这性子,还是这么急躁。”

“二哥也是为了国事。”萧采苓回眸,“倒是苏云佑,这次怕是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了。”

五公主萧蔷拉着荷香、竹青的手跑过,看见她们便停住脚:“三姐,四姐,你们看我新得的琉璃珠!”她手心摊着颗莹蓝的珠子,在阳光下泛着光。

萧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心些,别摔了。”

另一边,三殿下萧泽与四殿下萧游正围着棋盘对弈,小才子与辰明在旁研墨,小善子和辰颐则替他们扇着风。“大哥这步棋走得险。”萧游落子,“让苏云佑去江南,明着是信任,实则是……”

“父皇的心思,岂是我们能猜透的。”萧泽捻起棋子,目光落在远处的水榭,“看着便是。”

风拂过湖面,吹起层层涟漪,也吹动了宫人们的衣袂。看似平静的御花园里,每一句闲谈、每一个举动,都藏着看不见的牵绊,如同这秋菊的根须,在泥土下悄然蔓延。

深秋的午后,玲珑带着小汸去城西的药铺抓药。自从陈子衿公开护着她后,陈府里明面上的刁难少了许多,只是大夫人杨氏看她的眼神越发冷了,她便借着配药的由头,常来城外走动。

刚走出药铺,就见一辆熟悉的青帷马车停在街角,车旁侍立的侍卫身形挺拔——是赤峰。玲珑脚步微顿,正想绕开,车帘已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露出苏云佑清隽的面容。

“陈姑娘。”他开口,声音温和,“好巧。”

玲珑屈膝行礼:“苏公子。”心里却有些诧异,这等繁华街角,竟能与他遇上。

苏云佑下了马车,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药包上:“身子不适?”

“不是,替院里的小丫头抓些调理的药。”玲珑解释道,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药包。自静安寺一别,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想起他那日赠药的情谊,还有他弟弟苏云铮的传言,她脸颊微微发烫。

“近来在府中,还好吗?”苏云佑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

“劳公子挂心,一切安好。”玲珑低头道,“大小姐照拂良多。”

苏云佑点点头,目光掠过她被风吹乱的鬓发:“天气凉了,早晚出行多添件衣裳。”他从袖中取出个小巧的木牌,“这是城西‘回春堂’的令牌,往后抓药不必排队,记账即可。”

玲珑连忙摆手:“公子已帮过我许多,不敢再叨扰。”

“拿着吧。”苏云佑将木牌塞进她手里,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顿了一下。他收回手,语气自然,“只是举手之劳。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多谢公子。”玲珑握着温热的木牌,看着他上了马车。青帷马车缓缓驶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却像敲在她的心尖上。

小汸凑过来,小声道:“姑娘,苏公子对您……真是不一样。”

玲珑低头看着木牌,上面刻着一个简洁的“苏”字,边角打磨得十分光滑。她将木牌小心地放进袖中,轻声道:“别瞎说,苏公子只是心善。”

可心里却清楚,这份“心善”,似乎带着格外的温度。就像此刻袖中木牌的暖意,一点点漫开来,驱散了深秋的寒凉。她抬头望向马车消失的方向,忽然觉得,这京城的日子,或许并不全是晦暗。

几日后的清晨,陈子衿刚从父亲书房议完事,走出陈府大门,就见李浚的马车停在巷口。他一身玄色劲装,显然是要出行的模样,见她出来,便翻身下马。

“陈大小姐。”李浚拱手,“皇上有旨,命你我一同前往江南,协助苏云佑彻查盐商一案。”

陈子衿微怔:“我?”她虽懂些账目,却从未涉足过朝堂事务,更别提这种牵涉甚广的案子。

“你父亲向皇上举荐了你,说你精于算计,且对江南民情略有了解。”李浚解释道,“此事与陈家也脱不开干系,大夫人杨氏的远房表哥,恰是江南盐道的主事之一。”

提到杨氏,陈子衿眸色沉了沉。原来父亲让她参与,是存着让她查清杨氏是否牵涉其中的心思。

“何时动身?”她问。

“即刻。”李浚指了指身后的马车,“行李已备妥,我们与苏云佑在城外渡口汇合。”

陈子衿点头,转身交代芸香几句,便上了李浚的马车。车厢内陈设简洁,却干净整洁,角落里放着一叠卷宗,显然是关于盐案的资料。

“这些是初步查到的涉案人员名单,你先看看。”李浚递给她一卷纸,“江南盐商盘根错节,苏家虽有牵涉,却未必是主谋,我们此行的关键,是找出幕后真正的操盘手。”

陈子衿接过卷宗,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在其中看到了“杨氏”的名字旁标注着“关联人:张启山(盐道主事)”。她眼神一凛,果然与大夫人有关。

“李公子觉得,苏家是清白的?”她抬头问。

李浚看着她:“苏云佑的为人,你该信得过。但苏家旁支众多,难保有人利欲熏心。”他顿了顿,“此次任务凶险,江南盐商势力庞大,我们需步步为营。”

陈子衿点头,将卷宗收好:“我明白。”

马车驶出城郭,朝着渡口而去。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陈子衿望着远处的江面,心里清楚,这次江南之行,不仅是为了查案,更是为了撕开陈家那些藏在暗处的龌龊。而身边这位看似清冷的李公子,或许会成为她最可靠的盟友。

“对了。”李浚忽然开口,“苏云佑的弟弟苏云铮也会同行,那小子性子跳脱,你多担待。”

陈子衿想起那位在苏府听来的二公子,忍不住弯了弯唇角:“但愿他别添乱才好。”

李浚看着她难得的笑意,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暖意,随即正色道:“放心,正事上,他不敢胡闹。”

马车在江风里继续前行,带着两人驶向未知的江南,也驶向一场注定不平静的风波。

上一章 心事 锦阙争芳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