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疏影问月照卿心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岁月平生

疏影问月照卿心

景和三十五年深秋,将军府的梧桐叶又一次染透金黄。周昭祈坐在廊下的藤椅上,看着不远处柳妙涵带着孙儿周明轩在庭院里扑蝶,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并蒂莲玉佩——那是柳妙涵及笄时他送的定情物,如今玉色已被岁月滋养得愈发通透。

“祖父,您看祖母捉到蝴蝶了!”明轩举着纱网跑过来,小脸红扑扑的,像极了年轻时的柳妙涵。

周昭祈笑着将孙儿抱上膝头,目光追随着柳妙涵的身影。她已年近五旬,鬓边添了些许华发,行动间却依旧带着当年的灵动。方才扑蝶时,她不小心踩在落叶上打滑,下意识扶住身旁的梧桐树,那一瞬间的娇憨模样,竟与三十年前在荷塘边追蜻蜓的少女重叠。

“慢点跑,别摔着。”柳妙涵走近,将网中的白蝴蝶放飞,抬头看见周昭祈望着自己,眼中含笑,“又在看什么?莫不是嫌我这老婆子疯癫了?”

“怎会?”周昭祈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落叶,“我方才在想,初见你时,你还在襁褓里哭,如今却连孙子都这么大了。”

话音刚落,内室传来婴儿的啼哭,是刚满百日的孙女明玥醒了。柳妙涵连忙去抱,周昭祈则牵着明轩跟在身后,看着妻子熟练地哄着孙女,动作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发间的银簪上跳跃,那支凤头金簪早已传给了儿媳,她如今常戴的,是周昭祈亲手为她雕琢的白玉兰花簪。

“说起来,明轩该启蒙了,”柳妙涵逗弄着明玥,忽然想起什么,“前几日你说要亲自教他习字,可还记得?”

周昭祈颔首,想起自己十岁时教柳妙涵写“永”字的情景。那时她总把墨汁蹭满脸,急得直哭,如今却能将孙儿们教导得彬彬有礼。“自然记得,”他看着明轩趴在桌前描摹字帖的认真模样,“就像我教你时那样,一笔一划,慢慢来。”

午后,两人坐在暖阁里喝茶,周昭祈翻出一箱旧物,里面是多年来往来的书信。柳妙涵拿起一封北境寄来的信,信纸边缘已磨得发毛,上面是周昭祈刚劲的字迹:“今日猎得白狐,毛极软,想着给你做个暖手筒……”

“这白狐暖手筒,我还收在箱底呢,”柳妙涵指尖划过字迹,眼眶微湿,“后来你出征,我就把它放在床头,权当你在身边。”

周昭祈握住她的手,那双手早已不复年轻时的细腻,却依旧温暖。“我知道,”他想起自己在寒夜里读她的信,信纸下垫着她绣的平安符,“每次收到你的信,就觉得北境的风雪都不那么冷了。”

正说着,管家进来禀报,说京郊的“勿忘我”花田今年开得格外好。柳妙涵闻言,眼睛一亮:“还记得那年在山神庙,你说攒够一百束‘勿忘我’就娶我吗?如今我们都抱上孙子了,倒该去看看。”

次日,两人乘上轻便的马车,来到京郊的花田。淡紫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像一片梦幻的云霞。柳妙涵蹲下身,指尖轻抚过花瓣,忽然想起周昭祈第一次送她“勿忘我”时的情景——那时他还带着北境的风霜,眼神却比这花还要温柔。

“你看,这花还是老样子,”她抬头对周昭祈笑,鬓边的白发被风吹起,“可我们都老了。”

周昭祈在她身边蹲下,摘了朵最大的花别在她发间:“在我眼里,你还是那个会揪着我衣角喊‘周哥哥’的小丫头。”

夕阳西下,两人相携走在花田间,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周昭祈想起自己十六岁时,在丞相府书斋教她写字,那时他不敢承认的心意,如今已化作鬓边的白发与掌心的纹路;柳妙涵想起上元节那晚,他在护城河边说“以后离他远点”,那时她不懂的愁绪,如今已酿成岁月里最甘甜的酒。

“说起来,我们这辈子,也算经历了不少事,”柳妙涵靠在他肩上,听着风吹过花田的声音,“北境的雪,朝堂的风,还有承煜出生时的那场大雨……”

“但都过去了,”周昭祈握紧她的手,“如今儿孙绕膝,你我安好,便是最好的结局。”

上一章 兰因絮果 疏影问月照卿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