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战死、墙子岭失陷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京城蔓延。恐慌如同实质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街头巷尾,店铺关门闭户,行人神色匆匆,眼神中充满了惊惧和茫然。富户们开始偷偷收拾细软,准备南逃。粮价一日数涨,奸商囤积居奇,顺天府的衙役疲于奔命也弹压不住。整个京城,弥漫着一股末日将近的绝望气息。
紫禁城内,气氛更是凝重得令人窒息。
朱小明(崇祯)站在乾清宫暖阁的窗前,望着宫墙外铅灰色的天空。没有卢象升的捷报,只有一份份如同丧钟的急报:
“建奴前锋已破密云!”
“怀柔陷落!守将殉国!”
“顺义告急!县令弃城而逃!”
“建奴游骑已出现在通州地界!距离京师…不足百里!”
每一个地名,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他的心上。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关外铁骑踏破京郊大地的轰鸣,闻到了烽烟和血腥的气息。京畿的门户,已然洞开!皇太极的屠刀,距离他的脖子,只有一步之遥!
“袁崇焕呢?!袁崇焕到哪里了?!”朱小明猛地转身,声音嘶哑地喝问,眼中布满了血丝。
王承恩连忙捧上一份刚到的军报:“回…回万岁爷!袁督师飞鸽急报!他已亲率关宁铁骑主力四万,星夜兼程回援!前锋已过永平府!最迟…最迟后日黄昏前,必能抵达京师外围!”
后日黄昏?!
朱小明的心沉了下去。一天一夜!皇太极会给袁崇焕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吗?通州到京师,骑兵奔袭,半日即至!他仿佛看到清军的铁蹄,已经踏上了京郊的官道!
“京师守备如何?!”朱小明强压恐惧,厉声问道。
“京营…京营兵额虽号称十万,然吃空饷、老弱病残者众多,实堪战者…恐不足五万!” 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已被问责下狱)战战兢兢地回答,声音发虚,“且…且士气低落,器械老旧…户部粮饷…只够支应三日…”
不足五万!士气低落!粮饷只够三天!
这薄弱的守备力量,如何抵挡皇太极如狼似虎的八旗精锐?!
“废物!都是废物!”朱小明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上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平日养着你们,关键时刻,连守个城都守不住?!给朕征召!征召城内青壮!勋贵、官员、富户的家丁护院,统统给朕编入守城序列!敢有藏匿不出者!抄家!灭门!”
“是…是!陛下!”兵部尚书连滚爬爬地去传令。
“骆养性!”朱小明目光转向角落阴影。
“臣在!”
“城防!给朕盯死城防!九门提督、守城将领,凡有畏战、通敌、玩忽职守者!先斩后奏!京内勋贵、官员府邸,给朕盯紧了!谁敢有异动,妄图里应外合或弃城潜逃…格杀勿论!”
“是!”骆养性领命,眼中寒光闪烁。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连滚爬爬地冲进来,手里捧着一份来自陕西的、密封的八百里加急!
“陛…陛下!陕西密报!王二…王二回信了!”
朱小明心头猛地一跳!他几乎是抢过那份密报,手指颤抖着撕开火漆。里面是一张质地粗糙、带着汗渍和血迹的信纸,字迹歪歪扭扭,显然书写者状态极差,但语气却异常强硬:
“朱皇帝!你许的招安…老子接了!”
“但老子有条件!第一,既往不咎!老子和手下兄弟,以前杀官造反的事,一笔勾销!朝廷不得秋后算账!”
“第二,给粮!给饷!给兵器!老子的人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打不了建奴!”
“第三,给老子‘忠义讨虏将军’的封号!老子的人马,得独立成军!听调不听宣!打完了建奴,老子要回陕西!”
“答应!老子立刻带人出商洛山,往北打!不答应…你就在京城等着给建奴磕头吧!——王二(画押)”
条件苛刻!独立成军!听调不听宣!这哪里是招安?分明是割据!
但朱小明看着信纸上那粗犷的笔迹和“忠义讨虏将军”的要求,再想想城外汹涌的清军,他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王承恩!拟旨!”朱小明一咬牙,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疯狂,“准王二所请!加封其为‘忠义讨虏将军’,赐印信!陕西巡抚张尔忠,即刻拨付粮饷军械!令其火速率部北上!沿途州县,不得阻拦!告诉王二!朕…在京城等着他的‘忠义’!”
“陛下!这…这条件…”王承恩觉得这简直是在饮鸩止渴。
“照写!一字不改!”朱小明低吼,“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只要能解京师之围,剿灭建奴…封个将军算什么?!”
旨意如同离弦之箭,飞向陕西。这是将一支猛虎放出牢笼,驱使它去撕咬另一头饿狼!是生是死,全看天意!
处理完陕西之事,朱小明疲惫地坐回龙椅。他看向温体仁:“温阁老,京城…能守几日?”
温体仁脸色灰败,沉吟片刻,艰难开口:“若…若军民一心,众志成城…若袁督师能如期赶到…或…或可支撑旬日…”
旬日?十天?
朱小明闭上眼睛。十天…太长了!变数太多了!
“传旨!”他猛地睁开眼,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即日起,朕…移驾德胜门!朕就在城楼上!与守城将士同食同宿!城在!朕在!城亡…朕亡!”
“陛下!万万不可啊!”王承恩和温体仁等人大惊失色,慌忙跪倒劝阻。皇帝亲临最前线,万一有个闪失…
“不必多言!”朱小明挥手打断,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顿:
“朕意已决!告诉满城军民!朕…与他们同在!”
皇帝要亲临德胜门守城的消息,如同强心剂,瞬间传遍了恐慌的京城!极大地振奋了守军的士气!但也让皇城内的后妃、勋贵们哭天抢地!
朱小明换上戎装(虽然不太合身),在锦衣卫和侍卫的严密护卫下,登上了德胜门城楼。寒风凛冽,吹动着他的衣袍。他极目远眺,京郊的原野上,烽烟四起,隐约可见清军游骑的身影。更远处,是皇太极主力扎营升起的、如同乌云般的炊烟。
身后,是巍峨却脆弱的北京城,和城中百万惶恐的子民。
身前,是磨刀霍霍、志在必得的建奴铁骑。
他在等!等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等王二那支桀骜不驯的“忠义军”!这是他能抓住的最后两根救命稻草!
“袁崇焕…王二…”朱小明扶着冰冷的城垛,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你们…可一定要来啊!”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和城下清军越来越频繁的试探性进攻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刻,都如同一年般漫长。德胜门城楼上,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成了京城军民心中最后的支柱,也成了皇太极眼中,最显眼、最诱人的目标!
一场围绕着帝都的生死决战,即将拉开最血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