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山脉环抱的碾盘村里,周家独子周小满,于十六岁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父母为他缔结的一门亲事——与邻村李家小姐的联姻。然而,就在花轿即将临门之际,李家却突然悔婚,缘由竟是周家的那盘古老石磨,被传为夜间会自转,并伴随女子笑声的“精怪”。
周小满心急如焚,那石磨乃家族传承之物,青灰石体,磨齿斑驳,唯有母亲制豆腐时才会运转。他连续三夜潜伏于磨房外,除了虫鸣交织的夜曲,未闻任何异响。
一日,正当周小满对着沉默的石磨沉思之际,背后忽传笑声:“小伙子,这般出神作甚?”转身一望,只见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老婆婆,手提竹篮,篮中红豆闪烁。她自称邻村人氏,欲借石磨磨制红豆面。
周小满欲阻,却见老婆婆手法娴熟地推动磨杆,小脚轻盈,稳若磐石。更奇的是,磨出的红豆面香气扑鼻,细腻无比,远超自家出品。“此磨盘,识人心。”老婆婆边磨边道,“心怀不轨者,得石渣;心诚之人,则能磨出甘露。”
磨毕,老婆婆赠予周小满一个红布包裹,内藏一幅绣有并蒂莲的棉布,言能止人非议。待周小满欲询问其姓氏,老婆婆已如影随形般消失,唯余竹篮于墙角。
是夜,李家传来佳音,姑娘愿依约完婚。原来,李家姑娘亦闻磨盘异声,且见磨房窗上映出纺线身影,手中线穗竟与她的陪嫁品如出一辙。
大婚之日,花轿临门,一阵微风拂过,磨房门扉轻启。众人窥视,只见石磨之上,十二块红豆糕整齐排列,每块糕上红枣点缀,正是老婆婆所磨红豆之成果。
新妇入门,次日清晨即至磨房。周小满欲相助,却被新妇笑拒:“无妨,这磨盘与我甚亲。”果然,她推磨轻松自如,所出豆浆熬制的豆腐,柔嫩欲滴。
事后,村人才揭秘,那老婆婆实为石磨之“守护神”,专佑心地善良之家。周家的豆腐坊日益兴隆,石磨于晨昏时分欢转,其声似混有新婚夫妇的欢笑,甜蜜四溢,洒满整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