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村那口古井旁,终年盘绕着一根被岁月磨砺得油光锃亮的老井绳。它那棕褐色的身躯上,布满了层层叠叠的节结,仿佛记录着无数辈村民提水时的辛勤与坚持。这根井绳颇为神奇,每当天空酝酿着雨意,它便会渗出晶莹的水珠;而遭遇大旱之时,它又会变得干硬异常。
村中的陈寡妇,自夫君早逝后,便与盲眼的小女儿相依为命。每日拂晓之前,她总要摸索着前往井边取水。在老井绳的陪伴下,她的动作显得格外娴熟,水桶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轻轻一触水面便自满盈,提起时轻盈如同空篮。
某年严冬,井台覆上了一层薄冰。陈寡妇提着水桶欲俯身取水,不料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额头顿时血流如注。她忍痛捂住伤口,恍惚间感到手中的井绳轻轻颤动。循绳望去,只见绳端缠绕着一块洁白的布条,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她用布条包扎好伤口,再提水时,惊异地发现桶中竟漂浮着几片姜片。将这姜汤饮下,她冰冷的身躯渐渐回暖。
村西头的刘老抠目睹此景,心中暗自盘算。趁夜深人静之时,他悄悄将老井绳解下,欲藏于自家柴房以待明日换钱。然而,刚将绳子藏匿于柴堆之中,柴房便轰然倒塌半边。老井绳仿佛拥有灵性,从废墟中挣脱而出,径直向井台奔去。刘老抠气喘吁吁地追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自行缠回井架。
岁月流转,陈寡妇的女儿逐渐长大,盲眼也得以治愈。母女俩常携手前往井台取水。某日,小姑娘边数着井绳上的节结边玩耍,忽而说道:“娘,这绳子上的节结,好似我们帮助过的人一样多呢!”陈寡妇闻言一愣,回想起为李奶奶担水、给王大爷送菜的往事,似乎那些日子里,井绳上的节结确实增添了不少。
时至今日,柳溪村的那口老井依旧静静伫立,井绳上的节结愈发密集。外来打水之人总爱抚摸着这根温热的井绳,赞叹它所提之水比别处更加甘甜。而井台旁的石板上,两道浅浅的脚印历久弥新,仿佛总有位善心之人在那里守候,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