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金融论坛会场,灯光璀璨。沈拂身着剪裁利落的西装套裙,作为金融新星代表出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凤纹佩——这是她每次奔赴 “战场” 的习惯,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论坛间隙,她被业内前辈拉着交流,眼角余光却瞥见姜氏集团代表和一个陌生男子交头接耳,两人交换的文件袋上,姜氏logo刺目。沈拂找机会靠近,只听清 “十年前并购案…… 收尾” 几个字,刚想再探,被人撞了个踉跄,再看过去,两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文件袋也消失无踪。
撞她的是傅云砚,他歉意地笑:“沈同学,好久不见。” 沈拂直勾勾盯着他,像是想要将他看穿。某人弯起眼睛,可是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只有一层浓浓的雾气。想起他课堂上关于 “金融欺诈隐蔽性” 的提醒,还有姜氏案件里若有似无的助力,心里疑云更重。沈拂巧声道:“傅教授,巧合太多,可不是好事。” 她丢下这话,转身追那神秘人,却在会场转角失去踪迹。
眉心皱了又皱,最后只得松开。
回到公寓,沈拂反复翻看论坛照片,试图从姜氏代表的微表情里找线索。电脑突然弹出匿名邮件,是姜氏十年前并购案的资金流转暗线!她心跳加速,刚要深入分析,杀毒软件疯狂报警—— 邮件带木马程序,瞬间摧毁了她整理的姜氏证据链。
沈拂望着黑屏的电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是谁,既给她线索又毁她证据?是姜氏的陷阱,还是 “自己人” 的试探?
这个人到底想要干什么?竟然能够摸索她的一举一动。
次日,傅云砚的金融犯罪研讨课上,讲到 “证据博弈” 时,他突然停顿:“在金融战场,真真假假的线索,可能是战友的援手,也可能是敌人的绞索。” 沈拂抬头,与他目光相撞,她分明从那眼神里,读出 “信我” 的意味,可过往的背叛阴影,让她不敢轻信。
课后,沈拂去律所整理新证据。伦敦的冬意渐浓,沈拂裹紧大衣,脚步匆匆往律所赶。这是她在英国实习的第一家律所,专门处理跨国金融纠纷,她要在这里,把所学化作利刃,为揭开沈家旧案攒更多筹码。
低头分拨证据的时候,沈拂瞥见一个U盘掉落在缝隙。迟疑地拿起,发现它背后印着姜氏的logo。插上电脑,发现姜氏伦敦分公司账户有异常资金流动,流向竟是自己实习律所的合作企业!她浑身发冷,这意味着律所可能被姜氏渗透,自己的查案行动,早已暴露在敌人视野。
夜幕降临时,沈拂站在泰晤士河畔,风卷着细雨打在脸上。姜氏的狡诈、证据的真伪、身边人的虚实,像沉重的锁链,捆住她追寻真相的脚步。可她望着河对岸璀璨的灯火,想起父母曾经的期许,攥紧凤纹佩的手不曾松开——哪怕前路满是迷雾,她也要用金融知识作剑,法律条文为盾,劈开这混沌,让姜氏乃至所有害沈家的人,在阳光下无所遁形。而那些藏在暗处的助力与威胁,终会随着她的每一步,在真相的强光中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