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重生之她杀疯了
本书标签: 校园  重生复仇 

第二十七章:星火燎原处

重生之她杀疯了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给基金会的小院镀上了一层金边。林薇揉着酸涩的眼睛从机房走出来,VR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已经进入尾声,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笑脸。陈默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指了指画面角落里一个正在擦黑板的小女孩:“这孩子叫阿依古丽,父亲是护林员,母亲在县城打零工,她每天天不亮就来学校帮老师打扫卫生。”

林薇抿了口咖啡,指尖在屏幕上轻点,画面立刻切换到阿依古丽的家——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昨天整理素材时发现,她认养的那棵树就种在父亲巡逻的路线旁,每天放学都会绕路去给树浇水。”她忽然笑了,“系统显示,她给树录的语音超过一百条,从‘今天下雨啦,你要好好喝水’到‘我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像在跟老朋友聊天。”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喧闹。睿睿背着小书包跑进来,胸前的“公益小天使”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张爷爷!陈叔叔!你们看我带什么来了?”他举起手里的储蓄罐,里面装满了硬币,“这是我攒的零花钱,能种几棵树呀?”

陈默蹲下身,打开手机上的认养系统:“一块钱就能捐一棵小树苗,你这些钱呀,能种整整一片小森林呢。”他帮睿睿在系统上注册,当听到“认养人:裴明睿,年龄六岁”的提示音时,院子里的志愿者们都鼓起了掌。

“我要把树种种在周爷爷照片里的山坡上。”睿睿盯着屏幕上的地图,认真地说,“妈妈说那里以前全是沙子,种上树就能变成绿色的。”叶惊鸿站在一旁,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时她刚大学毕业,跟着裴砚辞第一次去山区,看到孩子们在黄土地上追逐嬉闹,衣服上沾满了尘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悦心姐,这是今年的公益夏令营方案。”实习生小李递过来一叠文件,脸上带着兴奋,“有二十个山区孩子报名参加,我们打算带他们去科技馆、海洋馆,还要去看天安门升国旗。”文件里夹着张名单,第一个名字就是那个曾寄核桃的男孩,旁边备注着“梦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

悦心翻到方案的最后一页,看到合作单位名单里有十几家企业,从提供住宿的酒店到捐赠文具的出版社,甚至还有家航空公司捐了往返机票。“还记得第一年办夏令营,咱们凑钱给孩子们买火车票,六个人挤一张卧铺。”她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落在院墙上的照片上——那是第一届夏令营的合影,十几个孩子穿着不合身的T恤,挤在故宫的红墙前,笑得露出豁牙。

中午开例会时,裴砚辞带来个好消息:“陈默团队开发的‘公益区块链’系统通过了验收,以后每笔捐款的去向都能实时查询,从买水泥的钱到孩子们的午餐费,一分一厘都清清楚楚。”他点开演示页面,屏幕上跳出一串数据:“就像上周捐的图书款,现在已经变成了三百本崭新的课外书,堆在希望小学的图书馆里,每本书的扉页都印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是谁捐的。”

“有个上海的阿姨给我发消息,说看到自己捐的《昆虫记》被三年级的小男孩借走了,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林薇补充道,她打开后台留言,里面有几千条消息:“有位老爷爷说,他每月捐的五十块钱,能让孩子每天多喝一袋牛奶,比自己喝还开心;还有个高中生,把攒了半年的压岁钱捐出来,要给学校装空调,怕孩子们夏天热得睡不着。”

会议结束后,叶惊鸿收到条视频消息,是藏区的扎西发来的。画面里,那个曾送她牦牛角哨子的男孩已经长成了小伙子,正牵着马站在新建的畜牧培训站前。“叶老师,我们现在有二十个牧民学会了科学养殖,去年的牦牛存活率提高了三成。”他指着身后的教室,里面摆着电脑和投影仪,“这是用网友捐的钱盖的,每周都有专家来上网课,教我们怎么给牛看病、怎么配饲料。”

视频里突然传来一阵笑声,扎西的妹妹举着本字典跑过来,指着扉页上的名字念:“李——小——华——阿姨,谢谢你给我买的字典,我认识好多字啦!”她翻开字典,里面夹着片干枯的格桑花,“这是我采的花,等你们来藏区,我给你们编花环。”

挂了视频,叶惊鸿走到书架前,拿出那本老周的笔记本。最新的一页上,睿睿歪歪扭扭地写着:“今天种了一百棵树,周爷爷你看到了吗?”旁边画着个笑脸,像极了照片里老周的样子。她忽然想起老周生前常说的话:“公益这事儿,就像滚雪球,开始时可能只有一点点,但越滚越大,最后能变成一座山。”

下午,基金会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当年帐篷学校里那个断了胳膊的小男孩,如今已是名牌大学的美术生。他抱着一卷画轴走进来,展开后,所有人都愣住了:画的是二十年前的帐篷学校,夕阳下,叶惊鸿在教孩子们画画,裴砚辞在修黑板,老周蹲在地上给大家分糖果,画面的角落里,有个用左手画画的小男孩,手里举着张画着太阳的纸。

“这是我凭记忆画的。”他眼睛有些红,“去年在档案馆查到了你们当年的资料,才知道那个总给我偷偷塞画笔的阿姨就是您。”他从包里拿出个相框,里面是张泛黄的画——用蜡笔画的太阳,边缘歪歪扭扭,却涂得格外鲜艳,“这是我当年画的第一张画,一直留着。现在我在教山区的孩子画画,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心里都要装着太阳。”

叶惊鸿接过那张画,指尖轻轻拂过画面上的太阳,忽然想起那个雨天——小男孩坐在帐篷里,用缠着绷带的左手,一笔一笔地把太阳涂成金色,雨水打在帐篷上沙沙响,他却笑着说:“老师,等太阳出来了,我们就能在外面画画了。”

傍晚时分,睿睿在院子里玩滑板车,看到有个快递员抱着个大箱子进来,箱子上印着“爱心包裹”四个字。“这是从新疆寄来的。”快递员笑着说,“里面是孩子们自己种的葡萄干,让我一定亲手交给你们。”

打开箱子,一股甜香扑面而来。每个小袋子上都贴着孩子们的画,有雪山,有草原,还有基金会的小院。其中一个袋子上写着:“给睿睿小朋友,这是我家葡萄架上结的,可甜了。等你长大,我带你去看葡萄沟。”

睿睿抓起一颗葡萄干放进嘴里,眼睛亮晶晶的:“妈妈,葡萄干是太阳的味道!”他忽然跑到陈默身边,指着电脑上的认养系统:“陈叔叔,我能再种些树吗?种在新疆,给那里的小朋友遮太阳。”

陈默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当然可以,不过这次,我们要请更多小朋友一起种。”他打开直播设备,镜头对准院子里的葡萄干:“大家好,这里是公益基金会,今天我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直播刚开了十分钟,就有上万人涌入直播间。有人留言说要捐钱种树,有人说要给孩子们寄图书,还有个妈妈带着女儿来留言:“我们明天就去买葡萄干,让孩子知道,善意是会变成甜果子的。”

夜幕降临时,裴砚辞带着大家在院子里种树。树苗是睿睿特意挑选的,说是“能长得高高的,像周爷爷一样”。培土的时候,睿睿不小心把铲子掉在了地上,发出“哐当”一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小心点呀。”叶惊鸿帮他捡起铲子,忽然发现树坑里有个东西在闪。挖出来一看,是枚生锈的徽章,上面刻着“公益志愿者”——是二十年前她和裴砚辞第一次来基金会时发的。

“这是妈妈当年的徽章。”她把徽章擦干净,别在睿睿的衣服上,“以后,它就是你的了。”睿睿摸着徽章,突然立正站好,像个小军人:“保证完成任务!”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院子里的灯亮了。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今天的故事:有人说收到了山区孩子寄来的感谢信,有人说自己的孩子主动把玩具捐了出来,还有人说看到直播里的葡萄干,突然想带家人去新疆看看。

裴砚辞看着墙上的公益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插着小红旗,从西部的山区到南部的海岛,从东部的乡村到北部的草原。“还记得吗?刚开始时,这张地图上只有一个小红旗。”他指着甘肃的位置,那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叶惊鸿点头,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她和裴砚辞站在帐篷学校前,看着老周用冻红的手在地图上画圈:“这里要盖学校,这里要修路,这里要打水井……”那时他们总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而自己的力量太渺小。

“张爷爷说,老周生前总念叨,等全国的希望小学都盖起来了,就办个大聚会,让所有帮助过别人的人都来坐坐。”睿睿抱着他的储蓄罐,打了个哈欠,“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办这个聚会呀?”

叶惊鸿抬头看向天空,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亮得耀眼。她想起老周的笔记本里有句话:“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颗可能不亮,但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个夜空。”

“快了。”她轻声说,把儿子抱起来,“等你种的小树长高了,等山区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等所有的路都修通了,我们就办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聚会。”

睿睿在她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枚生锈的徽章。叶惊鸿低头看着儿子的睡颜,又看向院子里忙碌的身影——陈默在调试设备,林薇在整理捐赠名单,悦心在给明天要寄的包裹贴邮票,裴砚辞在地图上又插上了一面新的小红旗。

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地上织成一张银色的网。她忽然明白,公益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无数个平凡的瞬间组成的——是孩子们递来的一杯热茶,是认养树上的一句留言,是陌生人之间的一次援手,是像老周这样的人,用一生的时间,种下的一颗又一颗希望的种子。

这些种子,有的长成了参天大树,有的开出了美丽的花,还有的,正在泥土里悄悄发芽。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浇水、施肥,等着它们长成一片森林,一片花海,一片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的阴凉。

夜深了,基金会的灯还亮着。就像二十年前那个夜晚一样,灯光下,有人在为远方的孩子们整理图书,有人在规划新的学校,有人在记录今天的故事。而在遥远的山区,希望小学的教室里,那盏新安装的太阳能灯也亮着,照亮了课桌上摊开的课本,照亮了孩子们用铅笔写下的句子:“我长大了,也要去帮助别人。”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春天的气息。叶惊鸿知道,这条公益的长河,还在继续流淌。它从二十年前的帐篷学校出发,流过老周种下的向日葵田,流过网友众筹的连心桥,流过孩子们认养的小树林,流向更远的地方,流向那些需要温暖和希望的角落。

而他们,会一直走在河边,带着爱和信念,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去。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这条河不停歇,就会有更多的花开,更多的笑声,更多的人,接过那根叫做“善意”的接力棒,把这份温暖,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长河溯源时 重生之她杀疯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百川归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