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永宁春影:宫阙风云录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古代宫廷     

第十章:黑莲初现

永宁春影:宫阙风云录

唐砚一夜没合眼。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天察院的捕快扎进了京郊那五个丢孩子的村子。地保们战战兢兢地领着他看现场,指认孩子们最后消失的地方——有的在晒谷场边,有的在井台旁,共同点是都靠近村口的小路。

“那灰布褂子汉子,走路有点瘸,”一个老婆婆颤巍巍地说,“我家狗冲他吠,他弯腰捡石头砸狗,裤腿卷起来,我瞅见他脚踝有块月牙形的疤。”

唐砚立刻让人画了画像,又拿着银锁片问遍了京城的银铺。终于在城南“瑞宝斋”有了线索:“这锁是上个月打的,来定做的是个妇人,说给孙子做的,还特意让刻了‘平安’二字。”铺主指着账本,“地址写的是西郊柳家村,姓王。”

柳家村正是丢孩子的村子之一。唐砚赶过去时,王家夫妇正坐在门槛上抹泪——他们丢的正是小孙子,那银锁是孩子娘临终前嘱咐定做的。“那天我去田里薅草,让他在门口玩泥巴,就一袋烟的功夫,人就没了!”王老汉捶着大腿哭。

唐砚蹲在王家门槛上,看着地上没干的泥巴印,忽然发现几个模糊的马蹄印。“村里谁有马?”他问地保。

“没人有马啊,就李屠户有头驴。”

“这马蹄印是新的,”唐砚用手指量了量,“蹄铁上有个三角缺口,去查查最近有没有外来的马车经过。”

正说着,裴夜派人送来消息:城里三家客栈都住过穿灰布褂子的瘸腿汉子,其中“迎客来”的掌柜记得,那汉子前两天退房时,跟着个穿蓝布衫的人走的,两人往南城门去了,还扛着个大布袋子,沉甸甸的。

“南城门?”唐砚心里一动,“走,去南城门守军那问问!”

——————————————

汪隐在御药房泡了一上午。太医用银针试过那支毒箭,确认毒液里除了腐心草,还混了“水蜈蚣”的汁液——这两种毒物都长在江南沼泽,寻常人根本认不全,更别说调配比例了。

“去年南边漕运总管上报过,说有帮水匪在沼泽里种这些东西,”元容翻着旧卷宗,指尖划过一行字,“为首的叫‘黑莲圣使’,专干走私毒物、拐卖人口的勾当。”

汪隐正看着,禁军统领匆匆进来:“汪督公,昨晚围捕北边余孽的兄弟回话,破庙里只搜出这个。”说着递上一个油纸包。

汪隐打开一看,是半张密信,上面用朱砂画着朵黑莲花,旁边写着:“端午后,船发第三批,货已备齐。”

“第三批?”汪隐皱眉,“前两批去哪了?”

他立刻让人去查近三个月的漕运记录,发现有三艘挂着“粮船”旗号的货船,在夜间偷偷出过长江口,船主登记的名字都是假的,但船夫里有个叫“麻三”的,曾在京城“迎客来”客栈住过——正是裴夜说的那家。

“把麻三的画像给唐砚送去,”汪隐对属下道,“另外,去查南城门的守军,有没有见过装‘粮食’的马车出城。”

傍晚时,永宁公主派人送来个香囊,说是从京郊“清凉寺”搜出来的。香囊里除了艾草,还裹着片晒干的腐心草叶子。“寺里的小和尚说,三天前有个南方来的香客捐了香火,身上带着这味道,还跟主持打听‘往长江走哪条水路最快’。”

汪隐捏着那片枯叶,忽然想起去年截获的李三走私货箱,箱子夹层里也有这种草。“看来黑莲教早就把爪子伸到京城了,”他低声道,“拐卖孩子是为了运去南方当苦力,刺杀皇上是为了搅乱视线,让咱们没空查漕运。”

——————————————

永宁公主没闲着。她让人把京城里做香囊的绣娘都请到府里,指着汪隐画的黑莲花图案问:“谁见过这种花样?”

一个姓苏的绣娘看了半天,忽然道:“这是南边的‘缠枝莲’变体,不过正常的莲花是红的,画成黑的……我上个月给‘锦绣阁’绣过一批帕子,上面就有这黑莲花,说是一个南方商人订的。”

“锦绣阁的老板在哪?”

“老板三天前突然关门了,说是回老家奔丧。”

永宁公主立刻让人去查锦绣阁,在阁楼暗格里搜出个账本,上面记着“五月初三,送‘货’至南码头三号仓”。旁边还压着张纸条,写着“灰褂子已带五件‘货’启程,蓝衫子留京接应”。

“五件‘货’?”永宁公主心头一紧,赶紧让人把账本送进宫给汪隐,自己则带着裴夜往南码头去。

南码头的船工说,三天前确实有艘货船停在三号仓,半夜装了些“麻袋”就开走了,船主戴着斗笠,说话是江南口音。“我听见麻袋里有孩子哭,还问了句,那船主骂我多管闲事,说装的是小猪崽。”老船工啐了一口。

————————————

唐砚在南城门守军那得了消息:昨天傍晚,有辆盖着帆布的马车出城,赶车的是个蓝衫子,马蹄铁上正好有个三角缺口!“守城的兄弟检查时,帆布底下露出来个小胳膊,那蓝衫子说带孩子去乡下探亲,还给了块银子,我们就放行了。”

“往南去了?”唐砚追问。

“对,朝着南码头的方向!”

他立刻快马加鞭往南码头赶,刚到渡口就撞见永宁公主。“唐大人!”公主指着水面,“那艘挂着‘福’字旗的船,刚解开缆绳!”

唐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船尾隐约有个穿蓝衫的人影。他二话不说跳上旁边的渔船,“开船!追上那艘‘福’字旗!”

此时汪隐也带着禁军赶到了,手里举着那半张密信:“黑莲教的船!船上不止孩子,还有往北方运的毒物!”

渔船追得急,唐砚站在船头,看着“福”字旗船上的人慌慌张张往水里扔麻袋——是孩子!他拔刀砍断自家渔船的缆绳,借着水流纵身跳上对方船板,正好撞见那个瘸腿的灰布褂子。

“去年漏网的,就是你!”唐砚认出他脚踝的月牙疤,挥刀就砍。

灰褂子举刀格挡,嘴里喊着:“黑莲圣使不会放过你们!”

汪隐带着禁军随后登船,箭如雨下。混乱中,唐砚在货舱里找到五个缩在角落的孩子,一个个吓得直哭。他抱起王家的小孙子,孩子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麦芽糖,黏糊糊的。

“别怕,叔叔救你们来了。”唐砚声音发哑,把孩子递给身后的禁军,转身又冲进船舱——他看见那蓝衫子正往火盆里扔密信。

“留下!”唐砚一脚踹翻火盆,密信烧了一半,剩下的字迹里能看清“下月初三,金陵码头交接”。

蓝衫子见事败露,咬碎嘴里的毒牙,抽搐着倒了。灰褂子被汪隐一脚踹倒,反手捆了个结实。

————————————

孩子们被送回家时,各村都放起了鞭炮。王老汉抱着小孙子,往唐砚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粽子:“沾了糖的,甜!”

唐砚咬着粽子,糯米粘在嘴角,忽然笑了:“还是甜的好。”

汪隐站在南码头的月光下,看着禁军清点船上的毒物,对身边的永宁公主道:“南边的网,该收了。”

公主望着水面上的月影,轻声道:“至少这些孩子,能好好过端午了。”

远处传来赛龙舟的余声,像是在为这场暗战画上句点。唐砚啃完最后一口粽子,抹了把嘴:“走,去喝两杯!庆祝一下!”

汪隐瞥他一眼:“先把黑莲教的余党审出来再说吧。”

“审审审,就你忙!”唐砚笑着推他一把,两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很长,混着艾草的清香,散在端午的晚风里。

上一章 第九章:南方来客 永宁春影:宫阙风云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玄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