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车里挺宽敞,永宁公主掀开侧面的小窗帘,看着外面渐渐远去的京城城墙,忽然叹了口气:“这一路怕是得走四五天,坐马车可真不如骑马舒服。”
汪隐坐在对面,正翻着隋峰给的莲池寺地形图,闻言抬头笑了笑:“公主忍忍,轻车简从,不容易引人注意。等到了金陵,事情顺了,再骑马逛秦淮河也不迟。”
“也是。”公主接过裴夜提前备好的点心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些杏仁酥,“你也吃点,昨儿让厨房新做的,不腻。”
汪隐拿起一块,确实挺爽口。他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说:“这莲池寺在城郊的山上,周围就一条路进去,要是藏了人,想跑都难。”
“那最好,”公主咬着杏仁酥,“咱们到了得先去巡抚衙门,就说奉旨来看灾情。哎,你说,那黑莲教真敢在寺庙里藏孩子?”
“不好说,”汪隐摇摇头,“去年查走私案时,就见过把鸦片藏在佛像肚子里的,这些人啥缺德事都干得出来。”
一路倒也平顺,元容赶车稳当,裴夜骑马跟在后面,见天快黑了,就找个客栈歇脚。汪隐总睡不踏实,夜里总起来看看马车,怕有人动手脚。公主看在眼里,第二天打趣他:“汪督公倒是谨慎。”
汪隐只是笑笑,没说话。他知道,这趟差事不光是查案,更是皇上的一片心意,得把公主护好了,把案子办利落了。
第五天头上,总算望见金陵城的影子。城墙比京城矮些,但更宽,城门楼子上挂着“金陵”两个大字,看着挺气派。守城的兵见是辆普通马车,只问了两句,见裴夜拿出公主府的腰牌,赶紧放行。
进了城,先去巡抚衙门。巡抚姓周,是个五十来岁的红脸膛老头,见了公主赶紧行礼,又拉着汪隐的手说:“汪督公可算来了!这阵子金陵乱得很,又是灾又是丢孩子的,我正愁没个头绪呢。”
公主摆摆手:“周大人不用多礼,此次来就是为了体恤民情,照顾灾情的。另外,路上听说金陵最近丢孩子?”
“是啊,微臣先把各位安置一下,我们坐下说。”周巡抚把他们领到衙门旁边的一处院子,挺清静,院里还有棵大槐树。坐下刚喝了口茶,周巡抚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丢孩子的事,从上个月就开始了,城里城外丢了十几个,都是五六岁的娃。有人说是被拐子拐走了,可查来查去,没见着啥踪迹。直到前几天,有个老太太说,见着个穿灰布褂子的瘸腿汉子,在丢孩子的巷口转悠过。”
汪隐心里一动,他赶紧问:“那汉子往哪去了?”
“说不好,”周巡抚摇摇头,“有人说见他往城郊莲池寺方向去了。我也让人去寺里问过,了尘主持说没见过,寺里的和尚也都摇头。”
“行,知道了。”公主接过话,“周大人先忙你的,灾情要紧。我们歇两天,自己去转转。”
等周巡抚走了,裴夜关上门说:“我刚才在衙门附近转了转,听老百姓说,莲池寺的香火最近特别旺,尤其是初一十五,好多人去求平安符。”
汪隐站起身:“明天我跟裴夜先去莲池寺看看,公主就在院里歇着,让元容陪着。”
“这可不行,”公主立刻站起来,“本宫是来体恤民情的,总待在院里像什么样?我跟你们一起去,再说我来体恤民情,去个寺庙祈福一下,怎么不行。”
汪隐拗不过她,只好点头:“那明天都换身素净衣裳,少说话,多看看。”
夜里,汪隐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出怀里的绿豆糕纸包,那天皇上给的半块,他一直没舍得吃完,这会儿摸起来还挺硬。他想着,等把孩子都找着了,案子结了,就能回京城复命了,到时候再跟皇上说说金陵的事,说不定皇上还能再赏块绿豆糕。
这么想着,心里踏实了些,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
收藏破20啦,多更两章吧~
谢谢各位爷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