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春余烬
本书标签: 现代 

回忆的褶皱与当下的温度

青春余烬

林溪结婚那天,南方下了场罕见的雪。

婚纱的裙摆扫过雪地,留下浅浅的痕迹。她站在教堂门口,看着未婚夫——现在该叫丈夫了——朝她伸出手,突然想起十七岁那年,陈倦在三千米终点递给她矿泉水的样子。

那时他的手指沾着汗水,掌心温热得像要烧起来。而此刻,丈夫的手干燥而稳定,指尖带着常年握手术刀的薄茧,轻轻包裹住她的手时,有种踏实的安稳。

交换戒指时,牧师问是否愿意无论顺境逆境都彼此相守。林溪看着丈夫眼里的认真,突然想起高三那年的春游。陈倦说要去北方军校时,她心里也曾有过类似的问句,却终究没能问出口。

有些遗憾,大概就是用来衬托此刻的圆满。

婚礼的宾客里,张琪哭得稀里哗啦。她拽着林溪的手说:“你知道吗?陈倦托我给你带了份礼物,说实在来不了,部队有任务。”

礼盒里是个相框,里面嵌着两张照片。一张是高中篮球赛时的抓拍,陈倦跃起投篮,而她站在围栏外的香樟树下,校服裙摆被风吹得鼓起,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他,连自己都没察觉的痴迷。另一张是去年拍的,陈倦穿着军装,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妻子周然站在他身边,一家三口笑得眉眼弯弯。

照片背面有行字:“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祝你永远幸福。”

林溪把相框放进梳妆台的抽屉,和那只装着银杏叶项链的铁盒放在一起。抽屉里还有很多零碎的物件:大学录取通知书、考研成绩单、和丈夫第一次约会的电影票……它们像书页上的褶皱,各自藏着不同的故事,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婚后第三年,林溪跟着丈夫去北方参加一个医学研讨会。会议结束那天,她鬼使神差地打车去了陈倦所在的军区家属院。

周然抱着二胎儿子开门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把她拉进屋:“稀客啊!陈倦刚去出操了,估计快回来了。”

院子里的银杏树叶黄得正好,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在捡叶子,看见林溪时,奶声奶气地喊:“阿姨好!”

“这是念念,大女儿。”周然笑着说,“小的叫安安。”

林溪看着小女孩手里的银杏叶标本,突然明白“陈念溪”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有些惦记,不必宣之于口,却会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岁月里。

陈倦回来时,穿着体能训练服,额头上还带着汗。看见林溪,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像当年在操场遇见她时那样,有些局促,又有些坦然。

“好久不见。”他说。

“好久不见。”林溪看着他鬓角新生的几根白发,突然觉得时光真的很奇妙,“听说你立了三等功?”

“小事。”他挠了挠头,耳根有点红,像回到了少年时。

那天他们聊了很多,从高中的老师聊到现在的工作,从孩子的奶粉聊到院子里的银杏树。周然时不时插句话,目光落在陈倦身上时,带着毫不掩饰的爱意。林溪看着他们之间的默契,心里一片平静。

离开时,陈倦送她到门口。秋风卷起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像一场盛大的告别。

“林溪,”他突然说,“当年那支钢笔,我女儿拿去练字了,说笔帽上的叶子好看。”

林溪笑了:“挺好的,物尽其用。”

车子驶离家属院时,她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身影,突然想起十七岁那年的夏天。阳光、篮球场、香樟树、少年的白衬衫……那些画面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却再也带不起一丝波澜。

原来忘记一个人,不是把他从记忆里彻底抹去,而是当你再次想起时,心里只剩下释然的温柔。爱上他或许只用了一秒,但真正和那段青春和解,却花了整整十年。

上一章 青春的长度与遗忘的厚度 青春余烬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故事的尾声与余生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