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汴京盛府(盛琮致仕后居住的府邸,非盛紘宅邸)的后园层林尽染,枫红似火,菊黄如金。然而府中最肃穆庄严之处,并非这绚烂的秋色,而是那座历经百年风雨、承载着盛氏家族荣光与训诫的祠堂。
祠堂内,檀香袅袅,百盏长明灯映照着历代先祖的牌位,光晕柔和而庄重。正中高悬的,是元熙帝御笔亲题的“簪缨世泽”赤金大匾,其下供奉着盛家列祖列宗的神位,最显眼处,是盛老太太(一品国夫人)和盛老太公的牌位。
今日并非大祭之日,但祠堂内却齐聚了盛氏一族的核心血脉,从垂暮老者到垂髫稚子,四代同堂。
盛琮与卫恕意(宁国公主)端坐于上首特设的紫檀木椅上。盛琮须发皆已银白,但精神矍铄,目光依旧深邃睿智,身着深紫色锦缎常服,气度沉凝如渊。卫恕意虽年过六旬,公主的雍容气度与岁月沉淀的慈和在她身上完美融合,身着绛紫色宫装,发髻间一支简单的凤头金簪,已是无上尊荣的象征。他们看着满堂儿孙,眼中是历经沧桑后的平和与欣慰。
现任宰相盛长柏(盛紘嫡长子),身着深绯色官服,肃立于父母身侧。他面容刚毅,气质端方,承继了伯父盛琮的清廉刚正,更添几分属于实干能臣的沉稳干练。在他身后,是他的妻子海朝云(已是一品诰命夫人)及他们的子女。
盛长松(现为内阁重臣)与妻子申玉玲、盛长栋(现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与妻子萧姝妍,皆携子女肃立。兄弟二人早已褪去少年锋芒,沉淀为国之栋梁的从容气度,目光清明,身姿挺拔。
盛华兰与镇国公赵允,盛如兰与周靖远,盛清兰与张若昀,以及她们的夫婿子女,亦在堂中。嫣然与清远侯张君泽亦在列。她们虽已嫁作人妇,成为别府的当家主母,但此刻在盛氏祠堂,她们首先是盛家的女儿、孙女。盛家二房盛紘(已致仕)与王若弗、长枫(在柳清媛规劝下早已收敛,现为安稳的闲散文官)与柳氏及其子女亦恭敬肃立。
皇后明兰(明嘉皇后)虽因身份无法亲临,但她所出的几位皇子、公主,此刻正由盛家第三代中稳重可靠的长兄(长柏之子)带领,安静地站在最前方。年幼的孩子们穿着簇新的锦袍,小脸上带着懵懂,却也努力模仿着大人的肃穆神情。其中一位小皇子,手中还捏着一小块描红未干的习字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个“正”字。
祠堂内静得落针可闻,唯有烛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落叶声。
盛琮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陪伴一生的老妻卫恕意,到刚学会走路、好奇张望的曾孙辈。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力量,清晰地回荡在祠堂的每一个角落:
“今日齐聚宗祠,非为祭祀大典,而是要让尔等,尤其是这些初识人事的稚子们,再次聆听、铭记我盛氏一族安身立命、世代簪缨的根本——家训!”
他抬手,指向悬挂于正堂中央,以古朴苍劲笔法书写的家训木匾:
**“正心修身,明德惟馨;**
**勤勉向学,诗礼传家;**
**持俭戒奢,仁厚睦邻;**
**忠君爱国,清慎自持;**
**兄弟同心,妯娌相谐;**
**盛衰有常,唯德永光!”**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沉甸甸的分量。盛琮逐句解释,声音沉稳而饱含深意:
“‘正心修身,明德惟馨’:心术不正,纵有滔天权势,亦如沙上筑塔,终有倾颓之日。我盛家子弟,首重德行,心正则身正,德馨方能致远。长柏为相,松栋辅国,当以此为圭臬。”
盛长柏、盛长松、盛长栋闻言,皆肃然躬身。
“‘勤勉向学,诗礼传家’:盛家以耕读起家,以科举显达。松栋‘六元双辉’之荣光,非仅天资,乃焚膏继晷、寒窗苦读之功!诗书传家,方能根基永固。尔等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读书明理,永不可废!”
年幼的皇子公主们,似懂非懂,却也睁大了眼睛。
“‘持俭戒奢,仁厚睦邻’:富贵易生骄奢,骄奢乃败家之始。华兰、如兰、清兰持家,当知柴米之艰。嫣然持家有方,得郡君美名,亦在此道。仁厚待人,和睦乡邻,方是长久之计。纵是皇家血脉(目光扫过小皇子小公主),亦不可忘本。”
“‘忠君爱国,清慎自持’:我盛家满门朱紫,皆赖国恩君恩。忠君非阿谀,爱国在实干。为官者,如长柏、松栋,当以社稷黎民为重,清正廉洁,谨慎自持,方不负君恩,不负所学。切莫因权势熏心,忘了根本,步了那等败落勋贵的后尘!”
“‘兄弟同心,妯娌相谐’:家族兴旺,贵在人和。兄弟阋墙,家必败落。长松、长栋幼时共勉,方有今日成就。长柏、长枫,亦当互扶。妯娌之间,如海氏、申氏、萧氏、柳氏,当效玉玲、姝妍、清媛之贤,和睦相处,方是家门之福。”
几位媳妇皆微微颔首。
“‘盛衰有常,唯德永光’!”盛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历史的回响,“世间万物,盛衰起伏本是常理。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没有长盛不衰的权柄!今日我盛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位列宰辅,母仪天下,看似极盛。然,此非永固之基!真正能支撑家族绵延百世、泽被子孙的,唯有这‘德’字!是融入血脉的正直、勤勉、仁厚、忠诚与和睦!纵使将来门庭或有变迁,只要盛氏子孙谨守此训,以德立身,以德传家,我盛氏一族的精神与风骨,便永不磨灭,这‘簪缨世泽’,方能真正绵长!”
他的话音落下,祠堂内一片肃穆。阳光透过高窗的棂格,洒下道道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仿佛无数先人的目光在凝视。
盛长柏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祖宗牌位和满堂族人,朗声道:“伯父(盛琮)训示,字字珠玑,振聋发聩!长柏身为当朝宰辅,盛氏一族之长(盛琮致仕后,长柏为族长),在此立誓:必以家训为镜,以身作则,带领阖族子弟,恪守祖训,正心明德,勤勉忠慎!不负祖宗厚望,不负皇恩浩荡,定要让我盛氏‘簪缨世泽’,如这长明灯火,代代相传,永续辉煌!”
“谨遵家训!正心明德,勤勉忠慎,簪缨世泽,代代永传!”祠堂内,无论白发老者,还是垂髫稚童,无论朝堂重臣,还是闺阁命妇,皆肃然躬身,齐声应和。声音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充满了信念的力量,穿透祠堂的屋顶,仿佛要直达云霄。
盛琮与卫恕意相视一笑,眼中是无尽的欣慰与安然。卫恕意轻轻握住丈夫的手,低语道:“老爷,可以放心了。”
盛琮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那块承载着家族灵魂的家训木匾,最后落在那个由小皇子攥在手中、描红未干的“正”字上。那稚嫩的笔画,在明亮的烛火映照下,虽显歪扭,却透着一股勃勃生机。
祠堂外,秋风飒飒,吹动满园红叶,如金似火。落叶归根,滋养着大地,静待来年新绿。盛氏一族的故事,如同这生生不息的自然轮回,在“正心修身,明德惟馨”的永恒训诫下,必将伴随着大宋的江山,继续书写其波澜壮阔、绵延不绝的篇章。